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龙潭金矿硫、H-O同位素具有深源和浅部混合的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为原生岩浆水与东秦岭中生代大气降水混合形成,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后期有地层物质加入,为早白垩世中期扬子板块、华北板块碰撞造山事件的挤压向伸展转变的体制下形成的岩浆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2.
滇西北甭哥碱性杂岩体主要由正长岩、正长斑岩、煌斑岩以及角闪岩、闪长岩、煌斑岩等包体岩石组成,经历了复杂的岩浆—流体作用过程。其寄主岩及包体岩相学和矿物学分析表明,杂岩体存在岩浆混合、混染及交代作用特征。岩体不同岩石类型中浅色矿物基本为正长石,个别代表混合及交代作用残留的样品存在斜长石。暗色矿物均显示出富Si、Mg,贫Al及碱质的特征,不同岩石类型的岩浆来源也不同,其中正长岩类与晚三叠世甘孜理塘洋片俯冲作用有关,为壳幔混合来源,而煌斑岩则是新生代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发的幔源钾质—超钾质岩浆作用产物。两种不同性质的岩浆处于一个封闭体系,并伴随运移和成岩过程发生相应的岩浆混合、混染及交代作用。因此,甭哥碱性杂岩体的成岩作用受制于晚三叠世到新生代以洋壳俯冲为主的岩浆—流体—构造作用的多期叠加过程。   相似文献   

3.
长江中下游铜金成矿岩体的岩浆作用机理研究对于岩体含矿性评价和铜金找矿具有重要意义。代表性岩体的稀土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本区铜金成矿岩体是壳幔混合型岩浆岩,其岩浆作用过程是导源于地幔的岩浆与导源于地壳的岩浆沿起壳断裂混合上侵,金主要富集于幔源岩浆,铜主要富集于壳源岩浆。由于铜金成矿岩体都是壳幔混合型岩浆岩,故铜金矿化总是形影相随;又因为它们的壳幔物质比例各异,故铜金矿化又适度分离。  相似文献   

4.
巴彦都兰地区侵入岩发育,出露有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钾长花岗岩、正长斑岩、石英正长岩等岩体以及石英脉、细粒花岗岩脉、闪长玢岩脉、辉长岩脉、辉绿(玢)岩脉、煌斑岩脉等脉岩。通过对不同侵入岩样品进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合前人已有的锆石U-Pb同位素年龄数据,判断该区不同时代侵入岩产出于不同的大地构造环境。早二叠世侵入岩为在汇聚机制下古洋壳向西伯利亚板块东南缘弧下俯冲,诱发成熟陆缘弧下地壳熔融而形成的最早但规模较小的一次岩浆活动;晚二叠世—早三叠世区域上不仅存在洋—陆碰撞造山,而且也发生过陆—陆碰撞造山过程;中三叠世花岗岩类为两大板块碰撞闭合后,转入伸展体制下岩石圈剥离和热软流圈上涌陆壳熔融形成的;晚侏罗纪,在大规模伸展体制下,幔源底侵,地壳部分熔融,幔源分异形成的基性岩浆、陆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的酸性岩浆以及二者混合形成的中性岩浆沿深大断裂不同层次上侵,形成了系列基性—酸性深成—超浅成岩浆。  相似文献   

5.
前人研究表明,黑云母可具体划分为原生、次生、热液黑云母三类。而且原生黑云母呈自形—半自形,片状构造,表面干净,富含Ti、Mg;次生黑云母部分发生蚀变,局部发生挠曲,富含Fe、Ti;热液黑云母普遍呈细小鳞片形状聚集体、弥散状生产,富含Mg。可通过黑云母的MF指[MF=Mg/(Fe^(3+)+Fe^(2+)+Mg+Mn]来分辨花岗岩种类,当MF>0.38,为Ⅰ型花岗岩(同熔型);当MF<0.38,为S型花岗岩(改造型);根据MgO含量与FeO^(T)/(FeO^(T)+MgO)比值,以及Fe^(3+)、Fe^(2+)、Mg^(2+)的相对含量可判别花岗岩源区物质(壳源,幔源,壳幔混合);且可利用MgO与Al_(2)O_(3)和MgO、FeO^(T)、Al_(2)O_(3)的相对占比将花岗岩的构造起源划分为:过铝质岩石(多数归类于S型),造山带钙碱性岩石(多数归类于Ⅰ型),非造山带碱性岩石(多数归类于A型)。此外,可通过黑云母中的Ti含量来估算岩浆结晶温度,TAl含量来估算花岗岩类的固结压力,而Fe^(2+)、Mg^(2+)与Fe^(3+)离子相对含量来估算结晶时岩浆体系的氧逸度;最后,黑云母中F、Cl含量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母岩浆的F、Cl含量,并将对岩浆热液体系成矿系统研究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马成玉  王洪恩 《现代矿业》2012,(10):54-55,85
通过对老湾花岗岩及成矿物质与岩浆岩的同源性研究,表明成岩成矿物质是来源于上地幔的岩浆在上侵过程中同化混染地壳物质的作用、共存的地幔物质和地壳物质在一起的熔融作用和幔源偏基性岩浆与壳源酸性岩浆直接混合的作用结果,为共存的地幔和地壳物质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7.
《煤炭技术》2016,(3):110-111
共采集7件铜矿石样品,挑选与黄铜矿共生的黄铁矿,进行S、Pb同位素分析。在Δγ-Δβ图解中样品点均落在上地壳与地幔混合的俯冲带铅(岩浆作用)区域内,也指示矿石铅为壳幔混合成因。S、Pb同位素的特征,暗示蒙西铜矿的物质来源主要为岩浆热液所带来的深源Cu。  相似文献   

8.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S、Pb同位素组成及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甲玛铜多金属矿床矿石矿物和斑岩S、Pb同位素组成的研究,表明两者S同位素和Pb同位素组成比较一致,变化幅度较小,S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显示出岩浆硫组成特点,无论是岩石铅还是矿石铅应具有相同的起源与演化历史,在铅构造模式图上均位于造山带铅演化曲线上。甲玛矿床铜多金属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深源岩浆,岩浆和成矿物质起源于参与造山带的下地壳,具有幔源成分的混染。  相似文献   

9.
火神庙钼矿床位于三川-栾川陷褶断带中,对矿床特点及成因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火神庙钼矿床形成于晚侏罗世,成矿物质来源于壳幔混源,严格受到燕山期侵入的斑状角闪石英二长岩的内外接触带控制,是典型的矽卡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10.
桐柏地区是我国中部著名的集矿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中型、大型矿床。以成矿系统的理论观点,将各独立矿床进行时空分析、分类,划分出原始沉积源层-混合热液成矿系统、火山沉积矿源层-剪切变形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幔源海底火山-喷流热液成矿系统、壳源岩浆-混合岩化流体金成矿系统等4个成矿系统5个成矿亚系统,以期确立地区矿床时空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1.
邱顺才 《现代矿业》2009,25(3):73-77
桐柏地区是我国中部著名的集矿区,相继发现了一批中型、大型矿床。以成矿系统的理论观点,将各独立矿床进行时空分析、分类,划分出原始沉积源层-混合热液成矿系统、火山沉积矿源层-剪切变形岩浆热液成矿系统、幔源海底火山-喷流热液成矿系统、壳源岩浆-混合岩化流体金成矿系统等4个成矿系统5个成矿亚系统,以期确立地区矿床时空结构模式。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辽东青城子姚家沟钼矿床金属硫化物进行S、Pb同位素测量,探讨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δ34S值变化介于2.0‰~3.9‰之间,显示岩浆硫的特点。矿石206Pb/204Pb=17.708~18.854,207Pb/204Pb=15.474~15.669,208Pb/204Pb=37.739~39.097。铅同位素Th/U比值范围为3.74~3.94,μ值介于9.34~9.56之间,均低于9.58 介于地壳与原始地幔值之间,反应矿石铅具深源铅和壳源铅特征,铅同位素特征参数、判别图解结合矿床成矿背景和矿床成因,认为姚家沟钼矿铅同位素组成具混合铅特征,这种混合受俯冲造山作用控制,是一种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壳幔混合铅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3.
老柞山金矿是黑龙江重要的黄金产地之一。本文对该金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和硫同位素、铅同位素、碳和氧同位素的组成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类型为来源于壳幔同熔的混合含矿岩浆热液,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幔源或少量地壳物质。矿石和岩浆岩具有非常相似的铅同位素组成,暗示了二者的亲缘关系。在综合已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对矿床的成因模式进行了总结,强调该矿床的形成是多次构造岩浆逐步富集而成。  相似文献   

14.
波龙铜矿床是西藏地质五队近年来在青藏高原中部发现的最大的斑岩型矿床。为了查明波龙铜矿区成矿流体来源,对采自矿区的黄铁矿及石英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He、Ar同位素与气相成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黄铁矿流体包裹体3 He/4 He分别为3.03和8.51,40 Ar/36 Ar为214.94和284.23,表明成矿流体可能来源于壳幔混源;石英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2O为主,次为CO2,还有少量的N2、CH4、C2H6、H2S及Ar气体,部分样品中还含有O2成分,表明成矿流体中混有高氧逸度组分;结合矿区石英包裹体H-O同位素显示成矿流体以岩浆源为主、并混有大气成分分析,波龙铜矿区成矿流体应属壳幔混源,早期成矿流体以深源为主,晚期随着流体的演化有部分大气降水的加入。具高氧逸度特征的怒江洋壳俯冲板片携带大量成矿物质俯冲进入羌塘-三江复合板片南缘深部,熔融交代上覆地幔楔,发生壳幔混合,形成初始岩浆,在上升过程中混染下地壳物质,并受到深循环大气降水的影响最终侵位到上部地壳形成波龙铜矿床。  相似文献   

15.
新疆卡特巴阿苏大型金矿床古生代中性侵入岩发育,主要岩石类型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和碱(钾)长花岗岩4个岩石单元组成。通过对其岩石化学、岩石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岩石化学图解及地质特征分析,中性侵入岩的SiO2含量较高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稀土分布为右倾斜的平行曲线簇,微量元素总体表现为Ti、Sr亏损型,岩石蚀变较强,抗交代蚀变能力弱,P表现为亏损型,Th、K和Zr表现富集型。认为它们基本属同源岩浆演化的产物,为壳—幔混合源的岛弧“I”型花岗岩类,反映岛弧岩浆岩成因,岩浆在上侵过程中与地壳发生了重熔作用,而具以壳源为主的壳幔混合源的成因特点。  相似文献   

16.
对辽东青城子姚家沟钼矿床金属硫化物进行硫、铅同位素测量,探讨成矿物质来源。研究结果表明,金属硫化物δ34S值变化范围为2.0‰~3.9‰,显示岩浆硫的特点。矿石~(206)Pb/~(204)Pb=17.452~18.854,~(207)Pb/~(204)Pb=15.474~15.669,~(208)Pb/~(204)Pb=37.739~39.097。铅同位素Th/U比值范围为3.74~3.94,μ值介于9.34~9.56,均低于9.58,介于地壳与原始地幔值之间,反映矿石铅具深源铅和壳源铅特征。根据铅同位素特征参数和判别图解,结合矿床成矿背景和矿床成因,认为姚家沟钼矿铅同位素组成具混合铅特征,这种混合受俯冲造山作用控制,是一种与岩浆作用有关的壳幔混合铅的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7.
对北京西山岩浆活动和聚煤作用特征的研究表明,早、中侏罗世岩浆活动与窑坡组聚煤作用关系密切,早侏罗世的岩浆活动形成火山盆地,为聚煤提供基底并引起基底隆起;窑坡早期的岩浆活动,喷出火山碎后物质降落于湖泊,使湖水变浅成煤;煤系形成后的岩浆侵入,产生接触变质,煤层受到破坏和改造.  相似文献   

18.
内蒙古阿巴嘎旗北部大面积NE向展布的岩体为碱性花岗岩,电子探针测试数据显示岩体内的暗色矿物为碱性暗色矿物。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对5件碱性花岗岩样品进行了年代学研究,定年结果显示为(278.1±4.8)~(299.4±2.1)Ma,属于早二叠世。岩体化学成分显示高SiO_2(73.42%~76.79%),富碱(w(K_2O+Na_2O)为8.41%~9.16%),贫MgO(0.06%~0.23%)、CaO(0.04%~0.50%)的特征。稀土配分模式为右倾海鸥型,轻稀土分馏程度较高,重稀土基本不分馏,Eu具有深"V"谷的曲线。显著的Ba、Sr、P、Ti负异常表明岩浆源区有大量斜长石和金红石残留,岩浆结晶分异作用强烈。综合研究表明:早二叠世碱性花岗岩为造山后拉张伸展环境岩浆作用的产物,指示晚石炭世—早二叠世为区域上华北与西伯利亚构造格架的重大转折期,由俯冲、碰撞造山的挤压转为拉张伸展时期。  相似文献   

19.
大陆下地壳是地球深部地壳生长和变形、壳—幔物质与能量交换及壳内物质分异的重要场所。对大陆下地壳结构、成分与性质的认识,是更好地探索地壳形成、演化等地球动力学过程的前提。总结前人根据地震反射、区域麻粒岩和麻粒岩包体等的研究,对大陆下地壳物质组成进行归纳;总结大陆下地壳岩石的流变性质,在此基础上对大陆下地壳流动的几种模式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尕林格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对矿区矿石硫、铅同位素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矿区矿石样品的δ34SCDT值变化范围较宽(-3.08×10-3~12.23×10-3),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较小,显示正常铅的特点。反映该矿区硫主要为深源岩浆硫与地壳硫的混合,且与矿区中酸性侵入体有关;矿石铅与岩浆作用有关,主要为与俯冲作用有关的上地壳和上地幔铅的混合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