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出于材料、视角等方面的限制,此
前的多数山地民族聚落研究存在缺乏聚落空
间整体观、历史研究稀缺等问题。本文基于
人居环境科学生成整体论,融合人类学、形
态学等学科方法与材料,探索了对山地民族
聚落人居环境开展历史演变研究的可能方
法。文章首先厘清山地民族聚落“山体、河
流、水田、山林、村庄”的人居环境范畴,并且
认为应从河谷等区域层面进一步加深整体认
识;其次,本文介绍了从民族志文本与聚落
空间信息两者出发,再现或部分再现聚落演
变、生成过程的方法;最后,文章认为,生存
压力、生计模式与聚落空间这三者的辩证关
系是聚落空间演变的核心问题,须在研究中
持续关注。 相似文献
3.
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亟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和传承,本文以黔东南地区典型的传统民族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文化等因素出发,探究山地环境与乡村聚落的关系,对山地传统乡村聚落的选址、布局和边界形态进行归纳总结,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西南地... 相似文献
4.
山地流域人居环境建设的景观生态研究--以乌江流域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界定了山地流域的环境类型意义;以乌江流域为例,列举了当前一些无序的人居环境建设带来的山地流域景观生态问题;分析了山地流域生境破碎后的不易恢复性,揭示出山地流域景观生态问题的复杂性;提出了科学的人居环境建设对山地流域生态环境的积极影响,并总结出一些可供参考的山地流域景观生态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5.
适宜性人居环境研究--"基本人居生态单元"的概念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在各个学科与领域已被广泛认同,但如何进步深化与落实、并转化成可具体操作的方法与措施,还需进行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目标的过于宏大,往往远离般人的日常生活,从而难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共鸣,也因此削弱了相关理念的普及以及具体措施的实施效果。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研究尺度与角度,对于落实“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6.
李根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3):230-233
对青木川古镇的聚落形态和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从而提炼总结出在现代人居环境中有利的主要因素,为更好的建设和营造现代人居环境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8.
9.
10.
农耕时代民众长期处于"水深齐脖"的生存压力中,贵州少数民族多居住于群山峻岭之中,由于地形等原因,面临更为巨大的生存压力。扁担山地区的布依族先民在聚落营建时,必须首要考虑对所面临生存压力进行合理的回应。因此他们选址时综合考察山形、水势与河谷平坝分布;并以河谷平坝为核心要素,通过总体布局与营建形成"山-水-田-林-村"的聚落有机整体。并在随后的漫长演变过程中,通过生长、调适、应激、交流等方式不断调整、完善聚落空间,最终形成美好的山地聚落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11.
12.
13.
新农村社区形态的启示——以南通地区乡村聚落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农村社区形态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个大前提,该文以南通地区为例,分为三部分:乡村聚落的影响因素、南通地区乡村聚落的基本特征以及该地区的乡村聚落特征对于新农村社区形态建设的指导,得出五个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文章以形态基因作为乡村聚落形态认知与解析的切入点,建立以乡村聚落形态基因条目、形态基因片段、形态基因序列、形态基因地图为核心的数字化信息体系,结合数据库对形态基因信息的存储、管理与调用技术,整合形态基因数字化、图示化与文本化信息,构建乡村聚落形态基因库,用以辅助完成乡村聚落空间风貌资源整合、特征评定、优化导引与管理规制... 相似文献
16.
17.
18.
该项研究意在通过分析传统山地村落选址和布局即对居住环境的选择和处理,探索居住生态适宜性之间的某种关系和规律,建立科学的山水村落生态适宜性评价体系,作为传统村落聚落更新和新农村建设的技术参照和依据,尤其为新的村落规划和选址提供参考和指导.通过分析得出部分适宜的规律,指导更新的规划设计和新的选址. 相似文献
19.
20.
聚落边界是建筑群体布局与环境影响要素之间平衡互动的空间界面。山地传统聚落边界反映了山地人居建设适应复杂环境影响的发展逻辑,具有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选取湖南省通道县芋头侗寨的边界空间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分别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测度其几何形态与空间图形的疏密态、深浅态和简繁态;然后通过图形叠加分析手段研究自然人文环境要素与边界空间形态构成的相关性;最后基于边界构成对环境影响的响应机制解译提出具体的保护建议,为我国传统聚落的边界研究与保护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