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殷晗  张斌  刘晓晶  张滕飞 《核技术》2020,43(6):48-54
精确高效的中子学计算方法是快堆概念设计和方案优化的必备条件。本研究提出一种积分形式的变分节块法以求解六角形节块几何下的三维多群中子输运方程。该方法采用积分方法处理节块内部中子角通量密度,采用偶宇称球谐函数处理节块表面中子角通量密度,同时采用准反射边界条件方法减少节块表面的角度自由度数目,以节省计算成本。针对TAKEDA-4基准题的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传统基于球谐函数离散的变分节块法,本方法在低阶角度近似下可将特征值计算偏差降低2~5倍;在高阶角度近似如P7近似下,加速算法能够实现33倍的加速比。研究建立的积分中子输运变分节块法可用于六角形组件几何快堆的高效、精确模拟。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节块方法均属于均匀节块法,要求节块内的材料必须是均匀分布的。对于传统的固体燃料核反应堆,该近似处理带来的误差是可接受的;但对于液体燃料的熔盐堆,流动的燃料由于空间上连续变化的温度和核密度分布而具有连续变化的宏观截面,使传统的节块方法无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同时取得较高的效率。为尝试解决该问题,本文在一维扩散近似的情况下,基于变分节块法推导了能处理空间连续变化截面的非均匀变分节块法,并开发了相应的计算程序Violet-Het1D。数值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节块划分和展开阶数条件下,非均匀变分节块法和均匀变分节块法计算时间相当,但前者的计算精度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基于矩形和六角形几何的堆芯计算程序已不适用于具有复杂几何的新型反应堆堆芯计算,本文开展了基于任意三角形网格的多群中子扩散变分节块方法研究。首先,采用ANSYS软件对计算区域进行三角形网格剖分,并利用坐标变换将任意三角形变换为正三角形;其次,采用Galerkin变分技术建立包含节块中子平衡方程的泛函,将三角形节块内变量利用正三角形内正交基函数进行展开;最后,利用变分原理,获得中子通量密度与节块边界上分中子流的响应关系,并基于传统的源迭代法对其进行求解。基于上述理论模型开发了程序TriVNM,并采用不同几何基准题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TriVNM计算的堆芯keff和归一化功率分布与参考解吻合较好,该计算方法适用于复杂几何堆芯扩散计算。  相似文献   

5.
中子输运方程的三角形节块SN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面积坐标思想,将任意三角形变换为正三角形,使用横向积分方法对正三角形节块进行处理.节块内横向积分通量、中子源的空间分布使用新的正交二次多项式近似;横向泄漏项的空间分布使用二阶多项式近似;中子通量和横向泄漏的角度通过离散纵坐标(SN)求积组离散.采用节块平衡有限差分方法建立稳定有效的迭代方案;编制了二维三角形节块SN输运计算程序(DNTR),对一系列基准题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方法在同等计算精度下比细网差分程序(DOT4.2)快5~7倍,在同等计算精度和相同节块尺寸下比矩形离散节块输运方法(DNTM)快1~3倍,但DNTR程序可应用于非结构几何区域问题,具有DNTM等其它结构化节块SN程序无可比拟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传统扩散理论在中子各向异性强的堆芯计算中具有较低的精度,Quasi-diffusion方程相比于传统扩散方程引入更少的近似,通过艾丁顿因子描述传统扩散理论不能反映的中子流各向异性特点。国内外对六角形几何三维Quasi-diffusion方程研究有所不足。针对艾丁顿因子计算的非线性特点,本文基于“两步法”的思想,将艾丁顿因子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少群参数,采用中子能谱适应性更好的蒙特卡罗程序SERPENT计算,并对传统扩散变分节块法进行拓展,开发了六角形组件堆芯计算程序VNMQD。采用3D VVER1000基准题、RBWR单组件问题、3D BN600简化模型对程序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VNMQD程序开发正确,对于非均匀性较强的堆芯,VNMQD比传统扩散方法计算精度更高、计算效率接近,实现了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平衡。  相似文献   

7.
本文描述了块方法 X-Y 几何中子积分输运方程的数值解.块方法综合了界面流方法和碰撞几率法的特点,我们从两方面作了改进:对于界面流的角分布使用 P_1 近似;对各区取轴对称通量近似并作线性修正。基于上述模型,编制了程序 BTM。为了检验理论模型和计算程序,对两种组件Benchmark Ⅰ 和 Ⅱ 作了计算,将其计算结果与日本 CLUP-77 和法国 CARCINOMA 程序之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其精度是令人满意的。BTM 程序可用于轻水堆组件的计算。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确定论全堆芯中子输运程序的适用性,开发了通用型中子输运程序VITAS。针对TAKEDA3基准题(矩形组件)、TAKEDA4基准题(六角形组件)、Dodds基准题(R-Z几何)和C5G7-TD5基准题(压水堆高保真计算)的验证结果表明,高阶的空间和角度基函数能够使结果稳定地向参考解渐进收敛,达到与多群蒙卡相当的计算精度水平。与参考解相比,TAKEDA3基准题有效增殖系数(keff)偏差低于60pcm(1pcm=10−5),控制棒价值偏差为−3pcm,中子通量密度分布均方根(RMS)偏差为1.03%;TAKEDA4基准题keff偏差低于20pcm,控制棒价值偏差为32pcm,中子通量密度分布RMS偏差为0.70%;Dodds基准题的功率最大偏差低于1%;C5G7-TD5基准题的功率偏差低于0.9%。本文研究表明VITAS有望成为一套精确求解中子输运问题的通用型计算工具。  相似文献   

9.
共轭中子通量密度对于核安全和压水堆(PWR)中的探测器计算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消除现有节块方法在处理由于控制棒移动带来的非均匀节块(包括非均匀的截面和不连续因子)时所造成的较大误差,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变分节块法(VNM)。确定了不同于前向方程的共轭节块方法的连续条件,不同于传统VNM在全局建立泛函,本文方法为每一个节块建立泛函;构建了含非均匀不连续因子的乘子项,以显式处理表面不连续的共轭中子通量密度;除共轭体中子通量密度、截面和表面分中子流密度外,将表面不连续因子展开为分段正交多项式来构造响应矩阵。含有非均匀节块的BEAVRS基准题数值结果证明,同传统VNM相比,改进的VNM可以将非均匀问题的有效共轭增殖系数和燃料区共轭中子通量密度偏差降低2个量级,有利于实现前向与共轭中子通量密度的高精度内积计算。  相似文献   

10.
夏文勇  张滕飞  刘晓晶  熊进标  柴翔 《核技术》2020,43(2):20603-94
计算时间与计算精度是衡量中子输运方法应用的重要指标,针对如何在保证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减少计算时间开销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六角形节块中子输运计算程序的快速求解方法。采用60°周期性对称边界条件求解1/6堆芯,并对1/6堆芯进行并行计算。考虑到不同能群和节块所对应的响应矩阵间存在天然的脱耦性,以及响应矩阵方程求解时非重叠空间区域间可并行性,开发了基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的响应矩阵构造及矩阵方程求解的并行程序。在并行情况下,针对TAKEDA4基准题开展了校核计算。结果表明:60°周期性对称边界条件和并行计算功能,能够在保证相同计算精度的前提下大大提升计算效率,验证了快速求解策略的正确性。相比于全堆芯串行计算,在9个计算核心数目下,1/6堆芯总计算时间开销在P1、P3、P5下分别可约降低了1/26、1/25、1/22,初步实现六角形节块的快速求解。  相似文献   

11.
A numerical approach to the steady-state, space-, angle- and energy-dependent neutron transport equation is presented for neutron shielding calculations. The scattering integral, with anisotropic treatment of elastic scattering and isotropic treatment of inelastic scattering, is evaluated by the use of Gaussian and straightforward quadratures. A system of coupled one-group integral equations for all the energy meshes of interest, converted from the energy-dependent integral transport equation, is calculated by performing a line integration along the neutron path in the direction of motion. For this purpose the direction of neutron motion is represented by discrete-ordinate directions Ωpq on the unit sphere.

The final presentation of the integral transport equation is derived in a difference form convenient for machine computation. A computation program PALLAS has been written in Fortran IV for IBM 360-75 computer to perform neutron transport calculations based on this approach.

Comparisons are given of the numerical solutions with analytical solutions for unscattered fluxes in various geometries such as plane, spherical and two-dimensional cylindrical, for volume sources with self absorption, and with experimental spectra for angular neutron fluxes in graphite-, polyethylene- and water-shield. Excellent agreement is obtained between the present calculations and analytical or experimental results.  相似文献   

12.
13.
非结构网格中子输运方程的球谐函数解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曹良志  吴宏春 《核动力工程》2004,25(5):395-398,416
从新的二阶自共扼角通量密度(SAAF:Self-Adjoint Angular Flux)中子输运方程出发.利用球谐函数对角度变量进行展开,导出了一组关于空间变量的偏微分方程组,中子通量密度的各个分量相互耦合,应用一定的迭代策略进行迭代求解。针对每一个方程,应用有限元方法对非结构网格进行离散求解。据此编写了二维球谐函数方法输运计算程序,对一系列基准题进行校算的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克服了射线效应,并能用于非结构网格。  相似文献   

14.
基于离散纵标方法(SN)的三维中子/光子输运模拟程序因计算量大、计算时间长,难以很好地满足实际工程应用需求。本文基于几何区域剖分方法,在并行自适应结构网格应用支撑软件框架(JASMIN)上通过重新设计底层数据结构、功能模块并组装计算流程,实现了遗产程序的并行重构,提高了程序效率,拓展了计算大规模物理问题的能力。针对外源和临界计算两类典型问题,利用遗产程序自带测试例题和国际基准题验证了重构后并行程序的正确性。在可扩展性测试中,512个处理器核上模拟数亿自由度临界问题时,并行效率可达37.07%。  相似文献   

15.
2D/1D耦合方法求解三维输运方程具有快速、精确的优点;通常的2D/1D耦合方法利用轴向和角度方面的并行度,不能进行大规模并行计算。本研究在三维粗网有限差分(CMFD)框架下,径向采用区域分解并行的矩阵特征线方法(MOC),轴向采用扩散有限差分,综合利用2D/1D耦合方法径向和轴向的并行度,基于消息传递接口(MPI)实现大规模的并行计算,编写了Tiger-3D程序。数值验证表明,Tiger-3D程序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6.
NPDMC是一个我国研制的多群中子和光子耦合输运的三维孔道计算蒙特卡罗程序。该程序配备了国内制作的87群中子和25群光子截面数据库,在程序设计中,采用了一些独特的方法和技巧,成功地解决了蒙特卡罗方法应有和到辐射屏蔽计算中所遇到的“深穿透”和“小概率”等难题。NPDMC程序可以计算各种类型的研究性反应堆和动力堆中的管道,束孔和缝隙的中子能量,能谱,剂量率和γ光子通量及剂量率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给出了基于MPI标准的mpich. nt. 1.2.5软件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利用普通PC机搭建并行计算平台的方法.研究了基于此平台MCNP程序的并行计算的实现,并分析了MCNP程序并行计算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结合考虑国内用户情况,组建了用于MCNP5并行计算的基于PVM的实用小型Windows集群并总结出了完整的解决方案。在此基础上,针对铅、水复合层对γ射线的屏蔽能力的计算实例进行了集群和其它类型计算系统的对比计算,结果显示该方案具有组建方式灵活、费用低廉、管理简单方便等特点,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对计算能力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组件模块化特征线方法的中子输运计算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栅元模块化特征线方法(MOC)在处理压水堆组件水隙等问题上存在几何处理上的困难。为了克服这些问题,采用Fortran语言开发了基于组件模块化特征线方法(AMRT)的中子输运计算程序NECP-Medlar,并采用两重粗网有限差分方法进行加速。2D C5G7基准题和典型压水堆组件问题的数值计算结果表明,该程序具有良好的计算精度和较高的计算效率,并且能够通过直接计算组件之间的水隙,较精确地描述组件中子通量密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