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了微胶囊化过程中明胶的单凝聚,系统地考察了各种因素,如明胶浓度、油胶比、冷凝时间和固化时间等对微胶囊产率、包覆效率的影响,得到了微胶囊化的最佳条件;重点研究了不同凝冻速度的明胶对其微胶囊化过程的影响,证实了明胶的凝冻速度对其微胶囊化过程有重要影响,各种明胶都有自己适宜的冷凝时间;凝冻速度居中或偏慢的明胶更适宜于制备微胶囊,所得结果对选择微囊化所使用的明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明胶微胶囊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微胶囊化技术及其分类方法,微胶囊的性质和主要的应用领域。对以明胶为基础的壁材体系、利用单凝聚和复凝聚方法制备微胶囊的过程、检测分析方法和微胶囊的释放机理等作了评述,并且指出了明胶微胶囊技术中尚未解决和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明胶—壳聚糖微胶囊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以维生素E为囊芯的明胶-壳聚糖微胶囊化过程,考察了一些工艺参数(冷凝时间、冷凝温度、交联时间、交联剂用量、芯材比等)对微胶囊产率、维生素E包覆率、维生素E含量、微胶囊平均粒径及分布的影响,同时还研究了微胶囊释放方式,以及改性明胶在微胶囊制备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明胶在脂类微胶囊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研究了明胶在油脂微胶囊化过程中的应用,通过微胶囊化作用使油脂的应用范围得到了拓宽。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利用丙烯酰胺改性明胶,以单凝聚法制备微胶囊的可行性,考察了改性明胶分子量及其分布、冷凝时间对微胶囊化的影响,以及交联程度对微胶囊释放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6.
明胶微囊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明胶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国民经济某些领域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较系统的阐述。对明胶微囊的检测、疗析方法,以及微囊化的研究进展作了扼要介绍,并对加速明胶微囊应用步伐提出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 随着微胶囊技术的发展,微胶囊已成功地应用于食品、医药、农药、染料、饲料、香料、感光材料、牙膏、油墨、烫发剂等日用化妆品工业及其它工业。虽然胶囊生产已有150年的历史,但微胶囊的生产和应用乃是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的。利用明胶的乳化性能和悬浮性能,把不溶于水的液体或固体在明胶液中搅成乳状体,每个微小颗粒都被明胶层所包围而形成微胶囊,直径由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美国 NCR公司(National Cash Rister)首先将微胶囊成功地应用于复写纸上,即使染料微胶囊化,涂布于纸上,囊芯可以通过钢笔的压力压破微胶囊或加热使胶囊破裂,从而显出字迹,这是微胶囊最早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有机热变色复配物通常以微胶囊形式应用。本文研究了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囊壁的复凝聚法微胶囊化工艺。研究了影响微胶囊粒度及状态的因素。选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可制得平均粒径为5μ且包囊很好的以明胶为囊壁材料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9.
复凝聚法制备热变色色素微胶囊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健  刁大杰 《染料工业》1996,33(1):9-13
有机热变色复配物通常以微胶囊形式应用。本文研究了以明胶-阿拉伯树胶为囊壁的复凝聚法微胶囊化工艺。研究了影响微胶囊粒度及状态的因素,选用优化的工艺条件可制得平均粒径为5μ且包囊很好的以明胶为囊壁材料的微胶囊。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微胶囊技术的国内外应用与研究现状,微胶囊的材料、功能和微胶囊化的方法。重点阐述了微胶囊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发展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微胶襄技术     
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后, 可以改善其相应的使用性能, 也可提高其相应的使用效率, 产生许多有利的影响。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而达到控制释放、增加稳定性或包裹活性物质等目的就是其中几个实例。因而, 微胶囊技术正被广泛地用于医药、农业、化工、化妆品和许多其它日常用品的生产及过程中。微胶囊是由各种单体或高聚物通过不同的聚合技术或胶囊化过程制备而成的。通过对微胶囊的发展、制备、评价和应用等方面的阐述, 为读者展示了较为全面的微胶囊技术领域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选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明胶/阿拉伯胶牛至精油微胶囊,研究该微胶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0.34%,产率为83.69%,牛至精油经微胶囊化后对四种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更加持久。  相似文献   

13.
选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了明胶/阿拉伯胶牛至精油微胶囊,研究该微胶囊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番茄灰霉菌、番茄早疫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微胶囊的包埋率为80.34%,产率为83.69%,牛至精油经微胶囊化后对四种供试菌株的抑制效果更加持久。  相似文献   

14.
复合凝聚法制备辛硫磷微胶囊剂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王广远  罗明科 《农药》1998,37(11):14-16
采用明胶-桃胶为囊材的复合凝聚方法使辛硫磷微胶囊化。研究了多种反应条件对辛硫磷微胶囊化的影响,测定了辛硫磷微胶囊剂的光解稳定性和在水中的控制释放,并进行了辛硫磷微胶囊剂与常规乳油的药效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15.
微胶囊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后,可以改善其相应的使用性能,也可提高其相应的使用效率,产生许多有利的影响。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而达到控制释放、增加稳定性或包裹活性物质等目的就是其中几个实例。因而,微胶囊技术正被广泛地用于医药,农业、化工、化妆品和许多其它日常用品的生产及过程中。微胶囊是由各种单体或高聚物通过不同的聚合技术或胶囊化过程制备而成的。通过对微胶囊的发展、制备、评价和应用等方面的阐述,为读者展示了较为全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以明胶为囊材,采用反相乳化法制备咖啡因微胶囊,考察不同的制备条件对微胶囊粒径与微胶囊载药量、包埋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乳化剂用量、水油比例和搅拌速度对微胶囊粒径有较大影响,加入苯甲酸钠能有效地提高微胶囊的载药量,提高明胶浓度可增加咖啡因的包埋率,且所得的微胶囊有一定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反相乳液体系及其微胶囊化应用的技术原理,详细介绍了反相乳液制备方法和相应的微胶囊化技术。全面综述了微胶囊化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结合该技术当前的研究进展,对反相乳液体系微胶囊化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微胶囊化红磷及其在阻燃工程塑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红磷的超细化及包覆处理研究状况,讨论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重点介绍微胶囊化技术在红磷包覆方面的应用;综述了微胶囊化红磷在无卤阻燃工程塑料中的应用情况;展望了微胶囊化超细红磷的发展趋势,并对其研究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丹参酮的微胶囊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丹参酮溶解于肉豆蔻酸异丙酯后,采用明胶/阿拉伯胶为壁材,使用复合凝聚法对其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了多种反应条件对丹参酮/肉豆蔻酸异丙酯微胶囊化的影响。结果发现,壁材和芯材的组成比例对微胶囊的包埋率有较大的影响;搅拌速度的增加会使微胶囊的粒度变小;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会使微胶囊的粒度分布变窄。在合适的条件下,制备得到的微胶囊产品包埋率可达80%以上,平均体积粒度可达几十微米。  相似文献   

20.
马学雷  马志珺 《河北化工》2007,30(6):44-45,59
对番茄红素的提取工艺和以明胶与蔗糖作为壁材喷雾干燥制备番茄红素微胶囊的工艺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经微胶囊化后大大提高了番茄红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