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赵晓军 《当代化工》2007,36(5):530-534
采用溶胶凝胶(sol-ge1)、共沉淀(CP)和沉积沉淀(DP)法制备了介孔TiO2-Al2O3复合载体(简称复合载体);以噻吩加氢脱硫(HDS)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复合载体制备条件对负载型Au-Pd催化剂噻吩HDS反应性能的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不同温度焙烧的TiO2一Al2O3复合载体都具有介孔结构,其中773 K焙烧制得的TiO2一Al2O3复合载体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B酸中心较多;以乙醇还原的Au-Pd/TiO2-Al2O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较好.乙醇还原的Au-Pd/TiO2-Al2O3催化剂中Au-Pd之间及活性组分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较强,形成AuxPdy合金的晶粒较小,活性组分的分散度和活性表面积较大,反应活化能较低,这些均有利于催化剂活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2-8/ZrO2-Al2O3-TiO2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S2O2-8/ZrO2-Al2O3-TiO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Zr):n(Al):n(Ti)=1:3:1,(NH4)2S2O8浸渍液浓度0.5mol·L-1,浸渍时间2h,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6h.此外,用红外光谱对固体酸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乙酸正丁酯的酯化反应对其酸催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采用阳极氧化铝模板法(AAO)制备了Al2O3-Al一体型多孔氧化铝载体,采用电沉积技术将TiO2沉积到氧化铝多孔的纳米孔道内,制备了催化精馏用拉西环填料式TiO2-Al2O3-Al复合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SO2-4/TiO2-Al2O3-Al固体酸催化精馏元件,以乙酸乙酯的合成为模型反应考察了所制备固体酸催化剂的酯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为450℃,焙烧时间为2h,原料配比(醇酸摩尔比)为1:1,反应时间为2h,反应催化剂用量为2.0g.  相似文献   

4.
填料型固体碱催化丙酮缩合制二丙酮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铝阳极氧化法制备了填料式Al2O3-Al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MgO/Al2O3-Al固体碱催化剂,并用于丙酮缩合制二丙酮醇的反应中,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剂适宜的制备条件为:浸渍液浓度2.0%,浸渍温度55℃,浸渍时间2.0h,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4.0h。在此条件下,丙酮的转化率为21.08%,二丙酮醇的选择性为100%。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载体(γ - Al2O3 HZSM -5、TiO2、SiO2和MgO)负载Fe催化剂上CO还原NO反应及CO同时还原NO和SO2反应.结果表明,Fe/γ - Al2O3催化剂对CO与NO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活性,但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催化剂很快失活;在CO和NO反应中加入SO2,可以明显改善Fe/γ-Al2O3催化剂对CO还原NO反应的活性稳定性;O2和H2O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较大,CO2对催化剂的影响较小.XRD结果表明,FeS2是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在CO与NO反应后,FeS2转变为催化惰性的Fe7S8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在CO与NO及SO2反应体系中引入O2后,Fe/γ - Al2O3催化剂上的活性组分FeS2被氧化为Fe2O3,导致催化剂失活.  相似文献   

6.
通过溶胶凝胶法与阳极氧化铝模板法(AAO)相结合来可控合成La_2O_3/AAO纳米阵列催化剂,以丙酮缩合制备二丙酮醇为探针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采用XRD、SEM、TEM、BET和CO2-TPD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活性组分La_2O_3在AAO模板上分散均匀,当焙烧温度为900℃,焙烧时间为1 h时,反应时间3 h,催化剂活性达到最佳,此时丙酮转化率为4.01%,二丙酮醇选择性为96.32%。催化剂重复使用5次后,丙酮转化率为3.63%,二丙酮醇选择性为97.06%。La_2O_3/AAO-900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较强的弱碱性位是其活性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为了获得高水热稳定的负载Ni催化剂,延长催化剂在含水液相体系中的使用寿命,以不同温度焙烧的Si O2-Al2O3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Ni/Si O2-Al2O3催化剂,通过吡啶-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NH3-程序升温脱附和H2-程序升温还原等方法进行表征,以水相1,4-丁炔二醇加氢为探针反应,研究载体焙烧温度对Ni/Si O2-Al2O3催化剂催化加氢性能及含水体系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400~800)℃,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活性组分Ni存在状态及催化剂加氢活性变化较小,但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下降,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随着载体焙烧温度升高,载体表面Si O2聚集,暴露的Al3+增加,载体水合程度增大。载体焙烧温度400℃时,Ni/Si O2-Al2O3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水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摘要:用La(NO3)3溶液等体积浸渍Al2O3颗粒制得了La-Al2O3,进行了比表面积测试、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光谱(FTIR)表征,考察了加入La对Al2O3结构和热稳定性的影响。以Al2O3、La-Al2O3为载体,Mn(CH3COO)2为前驱体,制备了MnOx/Al2O3、MnOx/La-Al2O3系列催化剂,进行了H2-程序升温还原(TPR)表征,测试了它们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加入La提高了Al2O3的热稳定性,MnOx/La-Al2O3对甲烷燃烧的催化活性高于MnOx/Al2O3,La在La-Al2O3中的最佳加入量为5%(La原子占Al2O3的质量百分数)。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固体超强酸催化剂S2O82-/ZrO2-Al2O3-TiO2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S2O28-/ZrO2-Al2O3-TiO2的最佳制备条件为:n(Zr)∶n(Al)∶n(Ti)=1∶3∶1,(NH4)2S2O8浸渍液浓度0.5mo.lL-1,浸渍时间2h,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6h。此外,用红外光谱对固体酸进行了结构表征,以乙酸正丁酯的酯化反应对其酸催化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浸渍法制备Ni-La2O3/SiO2-Al2O3催化剂,对催化剂进行不同温度还原,并利用XRD、H2-TPR等表征,考察了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低于400℃的还原条件下,NiO未被有效还原,催化剂表现出低的加氢活性;还原温度在450 ~ 550℃时,由于La2O3抑制了高温还原导致的活性组分Ni聚集长大,催化剂保持了高的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合成法制备了Y<,2>O<,3>-Bi<,2>O<,3>复合可见光催化剂,用XRD、DRS对复合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甲基橙为模拟废水,在日光色镝灯光照下,研究了废水浓度、催化剂投加量、温度、pH等对Y<,2>O<,3>-Bi<,2>O<,3>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甲基橙质量浓度为20 mg/L、Y<...  相似文献   

12.
以Al2O3, Fe2O3和Na2CO3为原料,对Na2O-Al2O3-Fe2O3系烧结过程中的反应行为进行了详细研究. 基于溶出率与时间、温度的关系,证明Na2O×Al2O3和Na2O×Fe2O3的生成反应动力学都服从Zhuralev-Lesokin-Tempelman模型,表观活化能分别为186.59和80.92 kJ/mol,表明Na2O×Fe2O3比Na2O×Al2O3在动力学上更易形成;Al2O3易与Na2O×Fe2O3反应形成Na2O×Al2O3和Fe2O3,在1273 K烧结30 min,所得熟料Al2O3溶出率达98.51%;Fe2O3对Na2O×Al2O3的形成有双重作用,在1273 K下可加速Na2O×Al2O3的形成,超过1323 K,促使Na2O×Al2O3分解成Na2O和b-Al2O3,且随着温度升高或时间延长,分解程度增高,从而导致熟料中Al2O3溶出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Cr2O3-Al2O3-ZrO2制品的组成及各组成的作用、烧成气氛、制品的显微结构特征和性能指标.着重论述了影响制品性能的烧成工艺和以电熔、烧结两种Cr2O3颗粒生产的Cr2O3-Al2O3-ZrO2制品的显微结构差异,表明在还原气氛下烧成的Cr2O3-Al2O3-ZrO2制品性能优良,而采用电熔Cr2O3料生产的Cr2O3-Al2O3-ZrO2制品性能优于使用烧结Cr2O3料生产的.  相似文献   

14.
KF Al2O3作催化剂,催化洋茉莉醛和丙醛进行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合成了亚胡椒基丙醛。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洋茉莉醛∶丙醛为0 3∶0 42(摩尔比),14g催化剂,丙醛滴加时间2h,反应温度60℃~70℃,反应时间2h。平均摩尔收率80 2%。  相似文献   

15.
CuO-Bi2O3粉体催化合成1,4-丁炔二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均匀沉淀法,以尿素与硝酸铜、硝酸铋反应制得CuO-Bi2O3粉体,研究了其对炔醛法合成1,4-丁炔二醇的催化性能.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乙炔空速、甲醛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对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O-Bi2O3粉体对合成1,4-丁炔二醇具有较高催化活性,在实验优化条件下反应10 h,丁炔二醇的收率可达91.60%.  相似文献   

16.
用KF/Al2O3催化丙酮和甲醛缩合制备乙酰乙醇,并采用固定床反应方式,简化工艺过程,提高了生产效率,催化缩合收率高,选择性好,已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7.
Cr_2O_3对PbO-Bi_2O_3-B_2O_3玻璃颜色及析晶性能的影响郝德生(齐齐哈尔轻工学院161006)EffectsofTraceCr2O3onColorationandNucleationofPbO-Bi2O3-B2O3GlassSystem...  相似文献   

18.
用Y2O3-Al2O3-SiO2钎料进行Si3N4的连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二种Y2O3-Al2O3-SiO2(YAS)钎料进行Si3N4/Si3N4的连接研究.在20kPaN2,1450℃~1650℃保温15min的实验条件下,Si3N4/Si3N4的接头强度随连接温度的增加先增后降.微观分析表明:接头强度与YAS/Si3N4的界面扩散反应和接头残留玻璃相的厚度有关.  相似文献   

19.
曾玉凤  覃荫造  周振 《化学世界》2011,52(5):257-261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一系列不同质量比的Y2O3-Bi2O3复合可见光复合催化剂,在日光色镝灯照射下,以2,4-二氯苯酚的可见光催化降解为目标反应,研究了Bi/Y质量比及焙烧温度对Y2O3-Bi2O3复合催化剂的结构及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光催化剂Y2O3-Bi2O3的最佳焙烧温度1023 K,焙烧时间2.5 h,最佳...  相似文献   

20.
将SO2-4/ZrO2负载镧制备了新型催化剂SO2-4/La2O3-ZrO2,以亚油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为探针,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a3+浸渍浓度为0.07 mol/L,经110℃烘干后于500℃焙烧3 h所得催化剂活性最好.采用正交实验法对影响酯化反应的因素进行考察,最佳实验条件为n(醇):n(酸)= 6:1,反应时间6 h,催化剂用量3%(亚油酸),酯化率可达93.7%.且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和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