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评价标准是按照标准功能类型划分出来的一类标准,具有典型的结构和特定的要素构成。然而,对于什么是评价标准、一个评价标准应该具备哪些要素和内容、如何起草评价标准等,一直未形成一致的规则。GB/T20001.8的制定填补了这一空白。本文介绍了GB/T20001.8的制定背景,对标准的主要内容和形成这些内容的技术考虑作了解读,以为标准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实验、试验、测试、检测等是很容易混淆的概念。本文提出用10个相关要素来细化这些概念的定位,这些要素是基本概念、目的、对象、内容、手段、学科、精度、结论、应用范围、相近关系,应用10个概念要素对实验、试验、测试、测量类、检验类、计量类的概念进行了细致界定,建立了它们的要素一览表,为它们的区分提供了理论和关系的支持,对于这些概念在机构、标准、活动中的正确应用给出了引导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黄文秀 《认证技术》2012,(12):36-37
国际标准化组织合格评定委员会(ISO/CASCO)负责制定合格评定领域国际标准和指南。在ISO/CASCO制定的标准中,ISO/PAS 17001-17005分别是关于“公正性”“保密性”“投诉和申诉”“信息公开”以及“管理体系的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在2011年,我国认证认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61)进行了ISO/PAS 17001-17005等同转换,分别是国家推荐性标准GB/T27001-2011、GB/T27002-2011、GB/T27003-2011、GB/T27004-2011和GB/T27005-2011,这五项标准共同组成了合格评定活动中的五项要素。本期专题围绕“合格评定活动五要素”,约请相关专家对这五项合格评定活动的基础标准进行解读,以便于读者理解并使之切实发挥作用。——编者。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129份技术水平评价结果为合格或基本合格的企业产品标准进行了实施情况评价和分析。评价方式为到企业成品仓库中抽取执行企业产品标准的产品,以企业产品标准为依据对所抽样品进行实验室检测。实施效果评价结果为:抽到执行企业标准的产品65批次,抽到率为50%,经检验检测、监督检测报告或第三方检验报告证明,合格率为96.9%。  相似文献   

5.
几何要素拟合作为测量评价软件中评定误差的关键步骤,不同逼近方法、评价策略的选择及有效数字的取舍等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影响,导致不同测量分析软件对同一测量数据生成不同的评价结果。面向几何要素拟合评价算法难以认证的问题,分析和讨论了标准输入测试数据集的生成依据和规则,以及由此确定了不同几何要素的表征参量,实现了基于表征参量的标准输入测试数据集的动态构建。基于标准输入测试数据,通过研究最小二乘双重拟合算法及几何公差评价算法,实现了标准输出测试数据集的生成,最后将评价结果与蔡司测量分析软件CALYPSO进行了比对验证。通过动态构建的标准输出测试数据集与测量评价软件的评价结果进行比对,以完成测量评价软件中不同几何要素基于最小二乘拟合评价算法的认证。  相似文献   

6.
徐风 《质量探索》2012,(5):27-27
日前,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了《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GB/T28284-2012),将于今年8月1日起实施。据介绍,这项标准的节水型社会评价方法明确了评价结果。根据评价得分,分为优秀、良好、基本合格和不合格4类。  相似文献   

7.
张金平 《工业计量》2005,15(4):53-54
油品出厂计量出现不正确测量后,根据ISO10012:2003标准要求,对不正确测量进行了验证,对不正确测量产生的后果进行评价、追溯,对不合格流量计进行调修和重新检定,并为防止不正确测量采取了措施。  相似文献   

8.
由于缺乏客观量化的评价指标,地方标准的质量问题是一项较少被深入研究的课题。在现有地方标准质量良莠不齐,不合格标准大量产生的背景下,本文从地方标准规范性引用文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导致地方标准质量下降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反思,以期广大标准化工作者关注地方标准的质量,共同提升地方标准的质量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由于理念的先进性,国家质量基础(NQI)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质量治理问题的终极答案,并迅速被我国接受。本文从直接为经济体提供价值的角度出发,重构了NQI内部要素耦合模型,认为计量、标准、认可和合格评定(检验检测+认证)共同构成了NQI,其中合格评定是作用于经济体的核心要素,但NQI的价值依赖于四要素的共同发力;提出了连接消费者和产业需求的价值作用模型,指出NQI同时连接了需求侧和供给侧,通过支撑贸易和支撑生产作用于经济体。在此基础上,梳理出NQI影响经济体发展的四个层次:保质、降本、增效和竞争。研究结论可为未来NQI的量化提供基础支撑,为政府建设NQI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车内环境对行车安全的影响,根据车内环境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研究了对车内环境的评价,进而构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综合评价行车安全的车内环境的理论。其中包括:运用改进的韦伯-费希纳定律评价模型确定车内环境分级标准;运用改进的综合集成赋权模型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检测到的各要素含量,通过计算模糊关系矩阵、指标权重矩阵,得出行车安全的车内环境综合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利用STM32F103单片机、液晶显示屏、气体传感器、ATK-NEO-6M、ATK-SIM900A等硬件及相关软件,设计了一套能够实时检测、评价、显示、定位、预警、传送车内环境各要素指标的车载预警系统,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达到了预期的检测、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