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掺煤矸石的水泥性能与颗粒群分布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永娟  张雄 《水泥》2003,(11):4-7
将不同细度的煤矸石、纯硅酸盐水泥分别按30%和70%的比例混合,测其胶砂流动度、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和3d、28d胶砂抗压强度。以宏观性能指标为z轴,水泥与煤矸石的中位径D50之差为x轴,水泥与煤矸石混合样的中位径D50为y轴,进行三维区域图分析。给出各项性能指标发展趋势与水泥、煤矸石的相对位置以及混合体系总体细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2.
水泥-煤矸石体系颗粒群特征及其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将不同细度的煤矸石和不同细度的水泥混合,得到具有不同颗粒群分布的水泥—煤矸石试样。通过激光粒度分析和胶砂强度试验,考察它们的强度及相关性能,研究水泥—煤矸石体系的颗粒群分布与强度等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煤矸石与水泥的最佳细度匹配方案。  相似文献   

3.
水泥-矿渣体系颗粒群配伍与其胶砂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张永娟  张雄 《水泥》2003,(2):19-23
将不同颗粒群分布的矿渣,水泥按50%比例混合,测其胶砂流动度比和7d、28d抗折,抗压活性系数,应用Origin软件,以宏观性能指标为Z轴,水泥与矿渣D50差为X轴,水泥与矿渣混合样的粉体D50为Y轴,进行三维区域图分析。给出各项性能指标发展趋势与水泥,矿渣的相对位置以及混合体系总体细度的相互关系,并给出了最佳的水泥-矿渣颗粒群配伍建议。  相似文献   

4.
把对经过热激活处理的煤矸石试样按不同粉磨工艺处理成具有不同颗粒群分布的试样,用激光粒度仪对煤矸石粉体试样进行了颗粒群分布测试,并以Rosin-Rammler线性回归进行拟合。在均匀性系数n,特征粒径De与勃氏比表面积S三个颗粒群特征参量中,分别确定其一,变化其它参量进行煤矸石水泥胶砂宏观性能测试,以期考察煤矸石粉体颗粒群分布与其水泥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煤矸石-水泥颗粒群匹配与性能关系的人工神经元网络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张永娟  张雄 《硅酸盐学报》2004,32(10):1314-1318
建立煤矸石水泥胶砂强度与影响煤矸石水泥胶砂强度的主要因素(如:水泥细度、煤矸石细度以及煤矸石与水泥的细度匹配)间的量化预测模型。采用以反向传播学习算法.即神经网络算法(back propagation arithmetic.BP)调整网络中各权值,对煤矸石-水泥体系的胶砂强度与其影响因子建立了BP神经网络模型。用另一套非建模数据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预测值与实测值比较接近,相对误差不超过2%。这说明BP神经网络模型在本研究系统的建立足成功的,它从一些杂乱无章的数据中找出了隐含其中的规律,较好地反映了煤矸石-水泥颗粒群特征参数与其胶砂强度的非线性函数映射,为有效激发煤矸石水泥强度提供了颗粒群匹配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东镐 《水泥技术》2006,(6):33-36,41
众所周知,水泥的需水性是水泥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它对混凝土的性能(包括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影响非常大,详见文献[2]和[4]。一般情况下,水泥的需水性可用水泥净浆标准稠度用水量或水泥胶砂需水量(使水泥胶砂达到一定流动度时所需要的加水量或一定水灰比下的水泥胶砂流动度)表述。但是,综观通用水泥标准,没有明确提出水泥需水性方面的技术要求,只有在P.P水泥标准中有这么一段描述:“……火山灰质水泥胶砂强度检验用水量按0.5水灰比和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来确定。当流动度小于180mm时,须以O.01的整数倍递增的方法将水灰比调整至胶砂流动度不小于180mm。”从这个描述中我们可以猜测出:P.P水泥的需水量较大,在0.5水灰比下的胶砂流动度有可能达不到180mm;而其它品种通用水泥的需水量都比较小,在0.5水灰比下的其胶砂流动度均大于180mm。这样一来,除P.P水泥外其它品种的通用水泥都可以不检验在0.5水灰比下的胶砂流动度,也就是说不检验这些品种通用水泥的需水性。因此,只要挂上非P.P水泥的招牌(比如挂上P.O水泥的招牌),就可以不检验在0.5水灰比下的胶砂流动度。这就为用混合材料掺量大和水泥需水量大的P.P水泥冒充P.O水泥提供了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7.
煤矸石颗粒群分布与煤矸石水泥活性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将纯硅酸盐水泥、煤矸石按不同的粉磨时间序列处理成若干个不同颗粒群分布的试样,配制成一系列煤矸石硅酸盐水泥(煤矸石掺量均为30%),进行胶砂强度检验。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煤矸石各粒径范围颗粒含量与煤矸石水泥强度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煤矸石粒径在10μm以下的颗粒体积百分数与煤矸石水泥的强度均为正关联,而大于10μm的颗粒与煤矸石水泥的强度均为负关联,说明小于10μm的颗粒对强度增长有积极贡献;而大于10μm的颗粒对强度增长不利。(2)R-R分布表明:在煤矸石达到一定细度的条件下,宽分布试样有较多的小于10μm颗粒。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不同颗粒群分布的高钙灰、水泥按5:5比例混合,制成高钙灰水泥,测其3d、28d胶砂抗折、抗压强度。用激光粒度仪分别检测高钙灰、硅酸盐水泥的颗粒群分布。运用Rosin-Rammler公式对高钙灰、硅酸盐水泥及高钙灰水泥进行拟合。应用Origin软件,以宏观性能指标为z轴,水泥与高钙灰特征粒径之差为x轴,水泥与高钙灰复合胶凝粉体的特征粒径De 为y轴,进行三维区域图分析。给出强度发展趋势与水泥、高钙灰的相对位置以及复合胶凝体系总体细度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
(接上期)这表明水泥颗粒的球形化,减小了浆体中水泥颗粒与骨料颗粒相对滑动间的摩擦阻力。球形化水泥净浆标准稠度低,表明球形水泥较一般水泥需水量小,颗粒表面所需包裹水层小。我们对比分析了1号至4号样品的水泥颗粒圆形系数提高百分数与相应胶砂流动度增大幅度的关系(见图11)。由图11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水泥颗粒圆形系数提高幅度越大,即颗粒形貌越好,相应的胶砂流动性就越好。从中也可以看出,随水泥颗粒圆形系数的提高,水泥胶砂流动度有不断增大的趋势。水泥需水量低且胶砂和易性好,对混凝土施工很重要。因为在确保混…  相似文献   

10.
矿渣微粉颗粒群分布与水泥性能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张永娟  张雄 《水泥》2002,(1):1-4
以激光粒度分析方法对矿渣微粉试样进行了颗粒群分布测试,并以RRSB线性回归进行拟合。对不同类型的矿渣微粉试样,在均匀性系数n,特征粒径x‘与索氏比表面积S三个颗粒群特征参量中,分别确定其一,变化其它参量,进行水泥胶砂宏观性能测试,以期考察矿渣微粉颗粒群分布与水泥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周瑶  谢志清  刘长友  潘海洋  赵明 《硅酸盐通报》2022,41(12):4324-4331
煤矸石浆液的流变性能影响注浆的可泵性,可通过调节粒径和水矸比对流变性能进行调控。本文测试了新鲜煤矸石浆液的流变性能、流动度及流动时间,研究了不同粒径(100目、150目、200目、250目、300目,分别对应150μm、106μm、74μm、58μm和48μm)及水矸比(1.0、1.5、2.0)对煤矸石浆液流变性能的影响,探讨了流变参数、流动度及流动时间的变化规律,并提出了注浆建议。结果表明:水矸比是煤矸石浆液流变性能的主控因素,煤矸石浆液在水矸比为1.0时,符合Herschel-Bulkley模型,颗粒粒径会影响浆液的屈服应力和塑性黏度,屈服应力为2.5~3.6 Pa;在水矸比为1.5、2.0时,符合Bingham模型,颗粒粒径只影响浆液的屈服应力,屈服应力为0.1~0.7 Pa。不同粒径煤矸石浆液的流动度均不低于365 mm,流动时间在27~31 s。为提高浆液的可泵性,可考虑采用较大的水矸比(≥1.5)和较长的搅拌时间(>800 s)。  相似文献   

12.
杨凤玲  严生 《水泥工程》2006,(6):16-18,37
试验采用低温合成方法将煤矸石制成低温合成煤矸石水泥熟料,采用XRD分析、力学性能测定等测试方法.研究了熟料的矿物组成与水泥的物理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水热合成低温煅烧工艺生产低温合成煤矸石水泥这一技术路线是可行的.该技术具有煅烧温度低、煤矸石用量大等特点,合成熟料的胶凝矿物主要为β-C2S和C2A7,因此该种水泥具有快凝、早强等特点:将低温合成煤矸石水泥与硅酸盐水泥按适当配比掺合,可以得到早期强度更高的特种煤矸石水泥。  相似文献   

13.
在水泥胶砂中掺入适当配比的煤矸石可以增加水泥砂浆的强度,尤其是早期强度.与不添加煤矸石的基准砂浆相比,煤矸石的掺量为9%时,砂浆3 d抗压强度提高1.0 MPa,28 d抗压强度提高2.0 MPa.XRD、TGA-DTA和SEM分析证实:加入煤矸石促进了水泥砂浆7 d早期水化反应,生成水化产物钙矾石、C-S-H凝胶、AFm和氢氧化钙,且水化产物的数量亦不同,各产物的晶型结构也不相同,改性后水化产物增多,水化速率加快,因而影响砂浆的宏观力学强度.  相似文献   

14.
粒径对煤矸石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粒径的煤矸石粉填充高密度聚乙烯制备复合材料,研究了球磨时间对煤矸石粉体粒径的影响和粒径对煤矸石粉填充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明显,SEM照片显示超细煤矸石粉与HDPE相容性好;当粒径由100目提高到6000目,填充量为3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模量提高了30.77%,弯曲强度提高了37.9%,拉伸强度也提高了20.12%,达到增强、增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多种磨矿产品级配制得水煤浆样品的粒度分布,文章提出了分级测定水煤浆粒度的方法,已知各磨矿产品的粒度分布,通过分级拟合的方法得到不同质量比级配样品的粒度分布。结果表明:分级计算方法得到的煤样粒度分布可以准确反映出级配样品的峰型,且粒度测试结果较为准确。  相似文献   

16.
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矿渣微粉的粒度分布对矿渣水泥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0~5μm、5~11μm的矿渣微粉颗粒分别对3 d、28 d强度有显著影响;0~23μm的矿渣粉颗粒对3 d,28 d强度起增进作用;水泥强度随23μm的矿渣微粉颗粒含量增大而降低。因此,可以通过优化矿渣微粉的粒度分布来改善水泥性能。  相似文献   

17.
张永娟  张雄 《水泥工程》2006,(6):1-4,12
用一系列不同细度的粉煤灰与纯硅酸盐水泥按4:6比例组成各个复合胶凝体系试样.以各试样的早期水化结合水指标作为化学活性匹配参数、各试样实测堆积密度与计算堆积密度之比作为颗粒群堆积密实程度参数,将各试样28d胶砂活性分别与化学活性匹配参数、颗粒群匹配密实程度参数进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复合体系颗粒群的化学活性匹配以及颗粒群堆积密实程度与28d胶砂活性的关联度较为相近,对强度影响的权值也较为相近;(2)由权值可以获得归一化的复合体系28d活性预测值Hi,并以Hi为立面指标,水泥与粉煤灰颗粒群的匹配为平面指标,运用Origin软件能进行复合体系活性与颗粒群匹配分布趋势的预测分析.  相似文献   

18.
吴浩  管学茂  李荣军 《水泥工程》2006,(6):13-15,28
多因素多水平采用均匀设计方法具有布点均匀、代表性好、使用方便等优点。作者采用U9(9^6)均匀设计方法对充填材料的颗粒级配确定进行了实验研究,确立了较优的颗粒组成,在此颗粒级配下,可使充填材料获得高的堆积密度和强度;在一定固相含量条件下,可使充填材料表观粘度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9.
苏鑫 《煤化工》2020,48(2):36-40
为了研究粒度级配对神华煤成浆特性的影响,通过筛分和干法调浆,探讨了不同粒度分布煤粉的成浆性,结果表明:在添加剂用量为0.3%(干基/干煤)时,具有连续级配特征的原始煤粉可制备出质量分数为61%的煤浆;利用筛分法,分别去除原始煤粉中0.045 mm以下、0.045 mm^0.15 mm、0.15 mm^0.3 mm和0.045 mm^0.3 mm部分,得到4种具有不连续级配特征的样品,其所制煤浆流变性发生了较大变化,其中去除0.045 mm^0.3 mm部分的样品的成浆质量分数提高了3个百分点,在黏度符合要求的前提下流动性大幅提高;连续级配和非连续级配的煤浆均存在黏度与流动性不统一的现象,当级配中粗细颗粒粒径差较大且细颗粒含量达到一定值时,这种现象更加明显。采用粒度级配技术制浆,其细颗粒含量存在一个合理的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