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氨基苯酚和2,6-二氯苯腈通过缩合反应,合成得到了2,6-双(4-氨基苯氧基)苯甲腈(26B4APBN)。利用差示扫描热分析(DSC)和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对单体26B4APBN进行分析表征。由二胺单体和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进行聚合得到26B4APBN/PMDA聚酰胺酸,再经热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薄膜;测试了该薄膜的接触角,讨论了单体分子结构对聚合物接触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以3,3',4,4'-二苯醚四酸二酐和4,4'-二氨基二苯醚为原料,用经典的聚酰胺酸化学亚胺化法合成一系列不同分子量马来酰亚胺封端的聚醚酰亚胺的步骤和原理,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和紫外光谱确认了其结构,用GPC和1HNMR确认了其分子量及分子量的分布。实验表明,产物的实际数均分子量和理论值较相符。这些齐聚物理论分子量在834g/mol~2730g/mol范围内,可溶于一定极性溶剂中。探讨和分析合成聚酰胺酸及其完全亚胺化产物的相关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聚硫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4,4'-双(4-氨基苯氧基)二苯硫醚(DADPSE)单体与多种酸酐聚合反应,制得了多种结构的芳香族聚酰胺酸,涂膜后热亚胺化得到一系列聚酰亚胺树脂,并对聚合物的吸水率、表面能和热性能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DADPSE具有较高的纯度和较高的反应活性;所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有较好的疏水性;DADPSE/ODPA-PI有优良的耐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从聚酰胺酸环化制得的聚芳酰亚胺在一系列刚性和半刚性链的成纤聚合物中具有更高的热稳定性。取决于聚合物化学和物理结构的聚酰亚胺运行特性,很大程度是由聚酰胺酸环化阶段在聚合物中发生的结构-化学转化的特点所决定。因此,聚酰亚胺的强度和热稳定性实质上取决于环化完成的程度和与聚酰胺酸的环化同时产生并导致聚合物分子量降低的分子内部分解的深度。聚酰亚胺的结构特点,包括链的构型、定向度、松弛粘弹性对  相似文献   

5.
间位双酚A型聚酰亚胺薄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超  许梅芳  虞鑫海 《绝缘材料》2011,44(2):21-25,29
将间位双酚A二胺单体2,2-双[4-(3-氨基苯氧基)苯基]丙烷(3BAPOPP)和4,4-二氨基二苯醚(44ODA)分别与不同的酸酐聚合制得聚酰胺酸溶液,再经热亚胺化制得间位双酚A型聚酰亚胺薄膜,研究聚合物主链中引入间位取代含有-O-键柔性链对薄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含有刚性链结构的PI薄膜相比,含柔性链的P...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根据国内外工作就芳香聚酰亚胺性能提高问题的综述,几个有关问题是: 一、原料的克分子比及聚酰胺酸分子量合成高分子量聚酰胺酸是获得性能优良聚酰亚胺的基础,而对原料纯度和克分子比的严格控制则是得到高分子量聚酰胺酸的前提。二胺与二酐的最佳克分子比六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7.
在酸催化条件下,利用2,6-二甲基苯胺和甲醛为原料,一步法制得了高纯度的3,3',5,5'-四甲基-4,4'-二氨基二苯甲烷(AMD),运用H-NMR,FTIR,HPLC和熔点测试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合成的AMD纯度较高;AMD和BTDA聚合制得较高分子量的聚酰胺酸,经化学亚胺化得到聚酰亚胺(PI),将其溶解后涂覆制得的聚酰亚胺薄膜有一定的溶解性、成膜性及较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8.
引言聚4.4'—二氨基二苯醚均苯四酸亚胺薄膜是一种重要的高温电工薄膜,在市场上可买到的如杜邦公司的Kapton,该薄膜是由聚酰胺酸母液脱水环化制成的,所以它是一种近乎无定形的薄膜,其标准结晶度约为  相似文献   

9.
以3,3′,4,4′-联苯四羧酸二酐(BPDA)和4,4′-二氨基-2,2′-双三氟甲基苯(TFMB)为原料制备聚酰胺酸,再分别采用热亚胺化法和化学亚胺化法制备聚酰亚胺(PI),最后铺膜形成聚酰亚胺薄膜,并对其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化学亚胺化制得的薄膜具有更优异的力学性能、更好的可溶性以及在可见光范围内拥有更高的透光率,但相比热亚胺化制备的薄膜,其亚胺化程度和起始分解温度较低,介电常数较大。  相似文献   

10.
在碳酸钾的催化作用下,采用对氨基苯酚和4,4′-二氯二苯砜反应得到双[4-(4-氨基苯氧基)苯基]砜(BAPS)。通过熔点测试、高效液相色谱测试、FT-IR和1H-NMR分析,验证了产物BAPS的结构,其纯度为99.21%,满足作为芳香二胺单体用来合成聚酰亚胺的要求。然后将芳香二胺BAPS、ODA与芳香二酐ODPA通过共聚反应合成了较高黏度和分子量的聚酰胺酸溶液,并制备了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通过熔体流动速率、DSC、TGA等测试发现,热塑性聚酰亚胺薄膜具有一定的热塑性(初始熔融温度约310℃)、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249℃)和较好的热稳定性(热失重10%的温度约为510℃,800℃残炭率约为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