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科学》教学中的许多探究主题,如“天气”、“动物”、“米饭和淀粉”、“食物”等,都能在课堂探究过程中引发大量课后拓展延伸的探究内容。教师完全可以针对其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生成课后的研究性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形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下面就教科版科学教材四年级下册《食物》单元生成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案例,探讨科学探究活动中研究性学习的生成和展开。一、选择学生需要研究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来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子女,一部分是城市下岗工人子女。学生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差,家长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没有能力为孩子提供较好的学习环境。由于学校硬件设施较差、离中心城区比较远,图书馆等相关的社区配套资源也比较薄弱。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科实验教学时常需要我们思考:某些实验现象不明显的原因或某些实验步骤复杂、操作难度较大的改进,是否有更实用简便的器材和方法、实验材料、药品能否变化或替代等。许多实验过程的改进或实验结果的深化探究都可以成为生物科学实验探究的好课题。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提出探究的课题,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收集实验数据和资料,再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寻求最佳的实验方法,证明某些观点或得出某些结论。通过引导探究把学生推向科学探究的第一线。  相似文献   

4.
●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相似文献   

5.
这里所指的高级思维是相对于识记、模仿、领会、运用等相对低级的思维而言的,指的是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指的是学生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在现代教育中我们在注重传统知识学习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对《符号与标志》这个教学案例的介绍和分析,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6.
美国教育家布鲁诺曾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上,教师提供的素材如果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会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反之,则会使学生神情游离,课堂沉闷乏味。教学素材是否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必须从学生的视角去审视,而不能仅从教师自己的高度望去。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上册第四章第四节《数据图表与分析》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7.
在中学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由于实验本身是对新事物的发现或科学规律的检测过程,具有不确定性,教师可以通过探究教学引导学生构建实验问题、设计实验过程、分析实验数据,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精神。  相似文献   

8.
教材解读 <北京亮起来了>是人教版第四册第三组课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学习这组教材进一步了解祖国的辽阔、美丽,并激发学生认识家乡的渴望和赞美家乡的感情.  相似文献   

9.
● 教学内容分析浙江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据与大数据是关于数据的综合性学习.根据教材的知识序列,结合时代发展和实际生活,笔者设计了这节单元起始课,以共享单车的调查研究为主线,引导学生体验数据处理的一般过程(数据的获取与整理、分析、应用),从中让学生体验计算机处理数据的高效与便捷,初步感知数据的重要...  相似文献   

10.
信息技术课程讲求知识的内在联系和思维的生成,这就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探索中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认真探索课程内容,对课堂做出自己的预设,并在实际教学中生成并修改,以期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是"简单排序"的第5个课时,是一堂信息学研讨课,主要的知识  相似文献   

11.
《不等关系》是苏教版高中必修五第十三章的第一节,一改以往所有教材的设计,以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对绝大部分学生来说,解决实际问题是难点。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对校外实际生活的了解,有的学生甚至对这类问题持恐惧心理。《不等关系》成为本章的序幕,是过去的教材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背景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学习内容的第一节课是以瓷砖的铺设为学习背景进行导入的,所以从知识结构上讲,本节课是对前面所提问题的回答,同时也是三角形及多边形相关知识的延续,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承前启后的相关性、连续性和体系性。  相似文献   

13.
一、案例背景 作为一名普通的数学教师,最大的愿望就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轻松、愉快地学习数学。因此创造“有趣”、“有动”、“有情”的课堂成了我一直追求的目标。于是,我在《探索物体位置的确定》的研讨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意地去创设开放性问题。营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并大胆地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作为倾听者、引导者、合作者和组织者,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实践者和探究者。  相似文献   

14.
【案例背景】上海市闵行区教育局与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是对口支教单位,我(孙颖)来到的单位是双江县的一所农村中学。与该校唐老师一起承担初二物  相似文献   

15.
教材分析 《机器人避障》一课是对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第2章《传感器与机器人》中第1节《机器人的传感器》的第2课时与第2节《机器人避障》内容的整合。在初步了解机器人传感器和初步掌握机器人简单行走的基础上,学习通过机器人前端I/O3传感器检测的结果来控制机器人行走的简单机器人避障程序设计。  相似文献   

16.
【案例背景】教育部提出信息技术要“走进课堂、服务教学、面向学生”。把课改理念和网络手段带进课堂,达成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新世纪、新形势下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今后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下面,我结合这一思考,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对《盐类的水解》进行了两次授课、评课、反思,在实践中,不断加深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低年级学生识字写字教学中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学习独立识字"。但是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不长,电子白板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视听并举等特点,如果我们能在识字教  相似文献   

18.
●教材分析本课例选自岭南版义务教育课程美术学科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点与线的魅力》一课,属于"设计·应用"学习领域。教材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来说明点、线构成的美就在我们的自然、生活中。●学生分析初二学生的认知、思维还不太成熟,对美术语言理解能力较差,但通过  相似文献   

19.
时代在发展,我们对控合的认识也应该与时俱进。不能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演示的工具.而要把信息技术当作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讨论,解决问题和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应用于教学的全过程.促进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改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本文以《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网络教学过程为例.谈谈自己对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日前,由中央教科所培训中心、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专题研究”总课题组主办,我社等单位承办的“首同全国研究性学习研讨暨成果交流活动”在安徽阜阳圆满闭幕。 活动期间的论文评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参寒作品均紧扣“我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这一主题,既有研究性学习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反思,又有校成熟的教育教学理念探究,论文大都选题准确、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有力、见解透彻、视角新颖、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论述深入浅出,体现了我国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发展水平。 为此,从本期开始,我刊特选登此次活动中获得一等奖的优秀论文,供广大研究性学习教育工作者参考,由于版面有限,我刊对获奖作品进行了缩编或节选,请作者谅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