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明星  周俊兰  杜屏 《中国冶金》2018,28(10):10-13
通过基氏流动度试验,分析依据单种煤基氏流动度加权计算配合煤基氏流动度方法的可靠性及配合煤基氏流动度曲线随配比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基氏流动度对数加权计算值和实测值之间吻合较好,便于为配煤炼焦提供指导,不同煤种替换时配合煤基氏流动度变化规律有明显差异。同时,结合40 kg侧装小焦炉炼焦试验,得到基氏流动度指标和焦炭质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基氏流动度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普遍的一种炼焦煤煤质的分析手段,该方法能够表征不同种类炼焦煤的结焦性能的差异。主要通过该方法对几种炼焦煤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验室结焦试验,得出基氏流动度指标中的最大流动度与塑性区间与炼焦煤结焦性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索烟煤基氏流动度指标与最大胶质层厚度Y、粘结指数G、奥亚膨胀度b之间的相关性,揭示了用该指标衡量烟煤塑性的特点。基氏流动度对数值同粘结指数呈线性正相关,同最大胶质层厚度和奥亚膨胀度存在曲线相关关系,回归分析得到4个方程。对于强膨胀性的烟煤,基氏流动度指标能够克服气体膨胀的影响,更真实地反映胶质体的性质。由于能够同时反映烟煤在加热过程中生成胶质体的数量和质量,在一定塑性范围内基氏流动度指标具有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某焦化公司几种常用炼焦煤的基氏流动度,分析不同煤种的基氏流动度曲线差异,探索基氏流动度与粘结指数(G值)、最大胶质层厚度(Y值)之间的相关性,并指出基氏流动度在炼焦配煤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内期刊有关煤的基氏流动度的文献,介绍了煤的胶质体流动度的测量原理、方法和影响因素,重点介绍国内有关基氏流动度的研究现状,即基氏流动度指标在4个方面的应用情况,最后对我国开展基氏流动度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将气肥煤、1/3焦煤、肥煤和焦煤分别与气煤按50%:50%配合进行基氏流动度测试,将混配好后煤样的软化温度、固软区间和最大流动度等流动度指标,与配入气煤前的单种煤的基氏流动度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发现气肥煤、1/3焦煤、肥煤分别与气煤混配后软化温度和最大流动度分别升高和下降,尤其是焦煤的最大流动度下降剧烈,接近气煤的最大流动度;气肥煤、1/3焦煤、肥煤、焦煤分别与气煤混配后固软区间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3种气肥煤和肥煤的工艺指标、基氏流动度、煤岩等指标及焦炭显微结构的分析,配合煤炼焦试验,探讨了高挥发分、高流变性炼焦煤的配用方法。  相似文献   

8.
郭德英  代鑫  李东涛  马超  刘洋 《钢铁》2021,56(6):28-34
为降低首钢京唐公司炼焦生产成本,采用300 kg试验焦炉分别对1/3焦煤和3种气煤进行了系统的配煤炼焦试验,分析了使用1/3焦煤和3种气煤后焦炭光学显微结构的变化,以及最终引起的焦炭强度的变化情况,通过试验得出在使用1/3焦煤或气煤替代强黏结性肥煤或焦煤时,1/3焦煤比例不大于10%,QM1、QM3(气煤1、气煤3)比...  相似文献   

9.
对70年代以来在焦煤中加入缚硫剂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采用缚硫剂和粘结剂炼焦,以提高焦炭质量。  相似文献   

10.
吉氏流动度作为表征胶质体数量和性质的重要方法,现已在我国推广和普及,但并未成为大多数企业配煤炼焦的常规指标。本文总结了吉氏流动度测试技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包括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测试技术的改进以及测试指标对配煤炼焦的指导,提出了利用吉氏流动度来探究焦炭孔结构的形成规律。在该方面开展深入研究和应用实践,可以发挥吉氏流动度在调控焦炭孔结构方面的关键作用,对于稳定焦炭性质、精细调控炼焦煤的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用自制1.5kg小焦炉为主要实验工具,以低温煤焦油沥青和焦油渣为改质添加剂,按不同配比与炼焦配合煤进行炼焦。实验结果表明:添加物与煤共焦化时,焦油和粗苯的产率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焦炭产率略有下降。除焦油渣外,各种沥青都使焦炭强度有所改善,尤其是低温煤焦油沥青可使焦炭各向异性成分含量有明显增加,从而使焦炭Ⅰ转鼓强度有较大幅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12.
仇灏  瞿立凯  张雪红  刘和平 《钢铁》2022,57(2):12-18
为了更好地优化炼焦工艺,有效地改善配合煤炼焦的成焦质量,系统性地分析了炼焦工艺及干煤和湿煤炼焦对焦炭强度与反应性的影响.采用5 kg试验焦炉对多种工况下的干煤(水分低于3%)和湿煤(水分高于6%)分别进行炼焦试验.通过研究装炉煤的水分、干基堆密度以及装炉温度对干煤和湿煤成焦强度及焦炭反应性(CRI)的影响,并结合干煤和...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加拿大泰科焦煤和八矿焦煤的性质的研究,包括单种煤性质研究和配合煤成焦后的性质研究,发现泰科煤虽然单种煤成焦性能比较好,但是在配合煤中只能部分取代国内优质主焦煤;利用泰科煤低灰、低硫的特点适当配入,可以降低焦炭的灰分和硫含量。  相似文献   

14.
齐洪涛 《冶金能源》2007,26(6):11-13,24
对山西省炼焦煤资源和目前焦化行业发展形势进行了简要分析,追溯了太钢焦化厂的配煤历史,结合焦炭质量变化情况,对太钢炼焦配煤结构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孙彬  项茹  宋子逵 《武钢技术》2011,49(6):11-13
对印尼、蒙古、美国等国炼焦煤质量的工业指标、工艺指标、煤岩指标、单种煤焦炭显微结构进行研究,提出采购部门在引进新增炼焦煤资源时,不能仅依据国内常用工业指标和煤岩指标,还得根据流变性、膨胀性及其单种煤成焦显微结构等多方面来判定煤质,从而确定合理的性价比。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国内外不同矿点炼焦煤变质程度、胶质层指数Y值、奥亚膨胀度b值、高温塑性、煤岩显微组分和成焦光学组织结构分析研究,发现变质程度、胶质层指数Y值和奥亚膨胀度b值相同或极其接近的炼焦煤高温塑性和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结构差异悬殊。其原因不在于镜质组含量的高低,而在于成因因素造成的镜质组性质不同。指出,胶质层指数和奥亚膨胀度指标在表征其结焦性时存在局限性,高温塑性和单种煤成焦光学组织结构对炼焦煤结焦性的科学评价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