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陈辰  裘鸿菲 《华中建筑》2014,(2):119-123
纪念性景观中通常记录着曾经发生的事件和信息,运用纪念与回忆的景观空间再现,真实保存的景观呈现,历史的景观重现与历史故事的创造等景观叙事的手法能够很好地实现事件的表达。在大禹神话园的景观叙事中,通过设置"禹父鲧治水","大禹治水"和"南方治水"上、中、下三个主题区来叙述大禹治水的历程,并通过故事、空间和意义三个方面表达出大禹神话园的叙事层次和纪念内涵。  相似文献   

2.
王杰 《建筑施工》2022,(8):1944-1946
以上海张家浜楔形绿地为例,结合现场施工技术,应用新型施工方式,论证了林冠线在现代园林景观打造中的重要性。分析并探讨了林冠线营造过程中的注意点,为城市公园绿地营造过程中的山、水、林、线和谐统一提供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3.
城市公园绿地景观应遵循因地制宜、整体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利用地区的特色,有效达到美化城市、体现人文和改善生态的目的。本文以长乐市新区城市公园为例,分析绿地景观总体规划布局及分区设计,探究城市公园绿地景观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4.
以雨花台烈士纪念区为例,从视觉感受出发,结合景观叙事,探讨参观者在步行状态下对纪念性景观的主观感受与景观空间构成序列之间的联系。纪念性景观空间构成序列需要考虑空间、时间和情感3个方面。从空间元素、空间形式和参观者视线等角度出发,结合参观者的空间内部感受时间长度,对各个节点空间和空间序列进行分析,揭示参观者视觉感受与各要素之间的关系特征。  相似文献   

5.
吴峻 《四川建筑》2011,31(5):100-102
21世纪,随着国家对高等院校建设投资的进一步增加,许多高等院校新校区的规划建设随之展开而来。与此同时,校园内部景观设计规划方面的工作也变得尤为重要。特别是主题景观园的设计和建造,它不仅需要体现一所学校的精神面貌,更需要强调新一代大学生身上所具有的超前思想。文章便以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共青团主题公园设计为例,从突出政治性色彩出发,融入现代化规划思想,通过板块的分割、多层次空间的交融、合理的布局进行研究,探讨高等院校校园的景观设计风格。  相似文献   

6.
城市公园绿地合理的空间分布能有效满足城市居民的日常亲绿需求,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文章提出以人口密度、多重覆盖服务区覆盖服务次数、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为指标,通过GIS平台网络分析法对武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进行分析后发现:(1)人口密度分布与城市公园绿地多重覆盖服务区分布呈相反分布;(2)城市公园绿地多重覆盖服务区覆盖服务次数与其服务面积比、服务人口比呈反比;(3)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不能反映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合理性;(4)武安市主城区公园绿地在空间分布上不尽合理。文章研究成果可为武安市主城区合理优化公园绿地空间分布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景观都市主义与纪念性表达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荆州10.24园”的设计过程,设计从生态、建筑、动线三个方面表达对都市生命的思考.设计从自然生态因素着眼,恢复生态廊道,巧妙组织流线,使之与原有城市基础设施网络重叠,容纳和催化纪念性景观.使公园形态得以改变,从而建构动态而开放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分析乡土景观在城市公园中起到的作用,以及当前乡土景观在城市公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永春县城区公园为例,探讨在城市公园乡土景观的设计中乡土自然景观、乡土人工景观、乡土人文景观等要素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任日斐  何嵩涛 《园林》2022,(7):136-145
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能力空间绩效评价对于城市公园空间布局优化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游憩服务能力—人口密度分布耦合协调模型对贵阳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能力空间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公园绿地总体成不均衡分布,局部高度聚集,主要分布于观山湖区、云岩区、南明区等开发程度较好的区域,边缘地区少有公园绿地分布。(2)人口主要分布在小车河街道—泉湖街道、高新路街道—溪北街道一线,人口密度较高的街道(乡镇)聚集在南明区、云岩区。(3)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能力总体不足,其空间分布呈递减格局。云岩—南明聚集区服务能力最强,观山湖聚集区服务能力次之,外围服务能力最弱。(4)公园绿地总体游憩服务能力滞后,公园绿地游憩服务能力与人口密度分布耦合度高、协调度低。耦合度、协调类型在空间分布上无明显特征,协调度空间分布与游憩服务能力空间分布较为相似。基于研究结果并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对贵阳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提出了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0.
祝薇雅  李鹏波 《中国园林》2022,38(5):110-115
植物是风景园林的四要素之一,是改善自然环境、提升游览体验的重要因子。量化植物景观布局、科学地规划公园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难点,也是数字景观应用于公园景观设计的重要方向。在剖析植物景观布局关键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结合Ecotect和Grasshopper软件,从环境要素、景观要素和人群需求3个方面提炼参数与规则,构建了基于设计逻辑的点、线、面植物景观布局参数化模型。并以天津水西庄公园为例,对公园植物景观进行了参数化布局模式图的生成,探讨了耦合设计场地及人群需求等多因素的精细化布局方法,以期为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更新与绅士化对快速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影响加强,城市公园与绿色绅士化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文章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选取2011—2018年朝阳区城市公园绿地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绿色绅士化的现象特征和水平测度,并对绿色绅士化现象进行验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朝阳区绿色绅士化的现象存在空间分布不均衡、社会经济特征相关性强、社区需求不匹配等特征。在2011—2018年之间,朝阳区城市公园绿地指标与区域社会经济指标的变化具有一定相关性。望京、亚运村、安贞、和平街等街道绿地绅士化水平较高。居民关注且绿色绅士化现象影响度高的公园无形价值因素包括公园风景、文娱活动、公园可达性、视线盲区、噪声、犯罪率、安保管理等。艺术构筑物、轮滑活动、公园可达性、社会凝聚力等因素影响性与绿色绅士化现象具有相关性。研究结果有助于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建设改造和公平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提升公园绿地服务效能,促进生态福利公平 正义,亟须动态把握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的时空关联特征和协 调水平。基于人口普查、土地利用、POI等多源数据和镇域尺 度单元,借助灰色关联、耦合协调度等方法,探究了苏州市区 2010—2020年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关联耦合的时空特征。结 果表明:1)公园绿地配置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社会空间中 人口老龄化、集聚化、外来化、高社会经济属性化程度不断加 强;2)公园绿地与社会空间关联度高,公园绿地享有水平在性 别、本地与外来人口之间相对均衡,但不断趋向于青少年、老 年和高社会经济地位群体及人口高度聚集区域;3)公园绿地与 社会空间高度耦合,整体协调,局部失配,形成“核心区-新 城区-扩展区-边缘区”的空间格局,并具有加剧分化趋势。以 期深化公园绿地布局理论,为优质生态产品高效供给提供科学 依据。  相似文献   

13.
公园绿地在维护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健康、增强城市宜居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在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市发展方向的当下,公园绿地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对公园绿地进行亮化设计可以提高其整体美学效果和夜间利用能力。文章在阐述城市公园绿地功能的基础上,探究公园绿地亮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并以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的蚂蚁山公园亮化设计项目为例,分析其设计理念、思路和效果,为城市公园绿地亮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当今生活中,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重视,环境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个重要因素。好的声音环境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助于人们保持了一个良好的心情;喧闹嘈杂的声音环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然而在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的着重点往往都是视觉,而容易忽视声觉因素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桂林市虞山公园的景观现状,了解声觉景观在公园中的运用情况,唤起相关人士的重视,把声觉景观带入生活,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声觉体验,并针对虞山公园的景观设计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重新焕发虞山公园的活力,同时以抛砖引玉的作用,对其他城市公园的声觉景观规划设计希望也能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7,(16)
动态景观是景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具有变化性,所以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成为视觉焦点。该文分析浣花溪公园中的动态景观运用情况,并总结动态景观在空间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城市作为人类聚居的场所,在为人类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自然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人类对自然生态的向往使得现在的城市公园偏向于自然化、生态化,同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武汉光谷中心城北部核心区的新月溪公园,在设计中有的放矢地运用原生态设计手法,因地制宜,根据场地条件,为城市居民提供一处休闲、健身的绿荫圣地。  相似文献   

17.
《园林》2015,(8)
<正>伴随着城市化进程,近郊乡村逐步演变为城市居住区,农业和农村景象逐步被工业和城市绿地代替。人们对自然的陌生,尤其是儿童自然认知的缺失,已经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本项目尝试景观设计将艺术与自然融合,展现野趣,探索城市绿地设计如何将自然野趣与自然体验活动结合,促进人与自然的互动,同时挖掘场地的记忆。本项目基地位于上海市宝山区军工路与逸仙路所夹的狭长地块,基地东侧为逸兴公寓小区围墙,西侧为现状铁路及围栏,铁路为宝钢所属上钢一厂运货使用,车次较少,基  相似文献   

18.
公园绿地在空间上合理分布可促进城市公平与健康发展,可达性是衡量其空间布局合理性与服务效能的重要评价指标之一.基于ArcGIS空间分析工具和多种开源网络数据,采用网络分析法对北京市中心城区的公园绿地可达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③中心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分布不均衡,整体距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③各行政辖...  相似文献   

19.
合理与公平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是城市人居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运用ArcGIS网络分析法,选取机动车、公共交通、非机动车和步行四种交通方式来定量评价乌鲁木齐公园绿地可达性,并对不同交通方式下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及服务人口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在近距离或短时间出行中,机动车相对于其他三种交通方式可达性具有一定优势,其次为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步行可达性最差。但在远距离或长时间出行中,非机动车的可达性优势逐渐凸显出来。近七成的居民采用非机动车30min,机动车和公共交通20min的方式到达最近的绿地。乌鲁木齐公园绿地整体可达性较好,部分区域的绿地布局不够合理,四种交通方式下可达性分布都呈现出以绿地入口为核心的类辐射状结构。  相似文献   

20.
蒋理  殷振轩  刘晓 《风景园林》2019,26(8):83-88
城市公园绿地在空间上的分布和供给水平对其服务功能的发挥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这一数量指标忽略了可达性问题以及实际人均公园绿地水平的空间差异。另一方面,在城市绿地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对城市公园绿地的精准化供给提出了较高要求。尝试通过基于互联网位置大数据平台的数据分析,对不同出行方式下公园绿地的可达性进行评价,并从可达性的视角提出人均有效绿地面积的概念,用以分析玉林市中心城区现状公园绿地的空间分布和供给情况,提出优化策略和方案,为城市公园绿地的布局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