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古村落出现大量的人口外流、历史建筑荒废、历史文化传统延续"断层"现象,村落经济也愈发落后。在传统村落整治的过程中,以延续村落传统文化,促进村庄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村落整治理念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同。有序更新古村落景观,传承并重塑其历史文化内涵,修复并活化现有的水文情况,改造落后的基础设施,使古村落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是历史赋予当代规划人的重要使命。本案以上甘棠古村落环境整治规划设计为例,以生态水系重塑为重心,以耕读文化为规划主线,以开发保护、分期规划为原则,重新布局上甘棠古村落景观,重塑其历史文化魅力,赋予其新时代活力。  相似文献   

2.
本论文研究对象是江苏省镇江市东乡地区保存较好的古村落,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以及相关文献查阅等方法,从自然环境、人文历史、村落选址、聚落空间特点及村落历史建筑等方面深入的分析,以葛村的保护为案例,展现东乡地区古村落独特的历史、村落形态和乡土文化,分析古村落在保护与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进行了探索,以期延续东乡地区古村落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古村落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和独特的营造方式,是传承古村落历史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在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如何传承历史建筑风貌与地域特色,促进古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是当前规划建设面临的难题。该文以琼库什台历史文化名村的建筑营造与保护为主线,分析建筑现状、建构方式、建筑评价等,并总结传统建筑风貌特征、营造方式与风貌整治策略,为今后的村落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有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经济价值. 一、古村落保护的基本内涵 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认为,所谓的古村落是指那些上朔源头至明清之前,至今有五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这些村寨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村寨里有家族创业始祖的传说.笔者理解,古村落一般指的是具有完整的文化体系、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征,至今已有五六百年悠久的历史的村寨.古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既包括村落的规划,村落内的各类桥梁、庙宇、民居、名木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也蕴含各类民风习俗、传统节日、民间信仰、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合体.历史文化名村与古村落密切相关,历史文化名村,是古村落的延伸与深化,是古村落的精华与代表,是特定区域古村落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拉毫村作为湘西典型的苗族防御性村寨,其村域风貌、建筑文化、空间格局在国内传统古村落中别具一格,具有强烈的地域性风格。通过文献查阅、现场调研,结合当地自然、人文环境和历史沿革,对村落形态、选址、防御、格局、营造及装饰进行了分析,对湘西苗族防御性建筑研究有进一步了解。  相似文献   

6.
在传统文化不断退化甚至消亡的严峻形势下,为保护和发展好传统村落,本文运用"自然环境"结合"文化生态"相结合的方式制定生态规划,从村寨的结构布局、绿化景观、道路设计、传统文化发展保护等方面进行探究,试图探寻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可行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选取晋南地区的旅游型传统村落建筑景观为研究对象,分析传统村落建筑景观的文化内涵、艺术传承以及保护价值,认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应该结合村落的生态理念、人居环境、艺术传承、文化旅游等方面进行有机协调发展。晋南地区村落建筑景观的保护与发展要突出地域文化特征,要坚持以人为本,守好地方传统文化的根脉。  相似文献   

8.
京西古堡村落历史文化深厚,上苏庄古村落被评为历史文化明村,具有古堡村落的典型特征,从村落历史发展进程、村落整体规划布局、民居建筑、寺庙等方面对上苏庄古村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基于历史文化环境研究建立京西古村落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落是农耕文化的载体,是自然景观向人造景观过渡的自然人居景观。城市扩张使农村开放空间几近丧失,对于古村落集中的区域,需要使用区域整体保护方法来施以保护。对历史文化环境进行宏观研究是整体保护的前提。古村落历史文化环境宏观研究是指在古村落密集的地区对相关地域文化背景和历史脉络进行整体研究,在大的历史文化视野中建立古村落体系,以一定线索分析不同村落间的文化逻辑关系,认识具体村落形成和发展的相关因素以及各村落在该古村落体系中的位置。  相似文献   

10.
<正>1.村寨概况小溪古村落坐落于湖北省恩施市西南边陲盛家坝乡二官寨村,东北距恩施州城45km。小溪河蜿蜒贯穿于整个村落,小溪古村落由此得名。该村落建筑形式为吊脚楼,全村约有75栋吊脚楼,居住着150余户人家,600余人。其中胡姓人家100余户,400余人,另外还有周、邹、罗、田等姓人家。2.村寨历史小溪古村落是胡氏移民村落,所以小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村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浓郁的地域景观特征,然而随着旅游开发的持续升温,传统村落的景观情境已经发生了变化。文章基于"景观情境-行为偏好-体验质量"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安徽宏村、浙江诸葛八卦村和江西篁岭村的实地调研和问卷分析,探讨了传统村落景观情境与游客行为偏好及体验质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良好的物理情境和氛围情境感知会促使游客产生积极的行为偏好,进而提升游客的体验质量。既要保护传统村落建筑、景观、街巷等空间要素的完整性,又要保护传统村落历史、文化、生活的真实性,以实现传统村落景观环境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赣东东乡县段溪艾家古村建筑风貌完好,文化历史悠久,是明代文学家艾南英的故乡。该文以段溪艾家村为研究对象,从村落格局、建筑风貌和历史文化角度出发,通过查阅艾氏族谱及历史文献资料、走访当地村民以及进行古建筑调研的方式,阐述了赣东地区的传统村落建筑及历史文化价值。为今后赣东地区名人故居古村落研究及进一步的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佛山西樵一带保留了众多的古村落,松塘村是其中的代表,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文章通过阐释松塘古村的建筑、布局、空间形态和景观等,概括说明了村落在空间环境方面的一般特征,探讨了松塘村历史建筑环境营造的基本思想和文化传承,对进一步做好古村落研究和保护工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传统村落景观的可持续性发展,通过对传统村落现状和发展困境的分析,以云和县坑根村为例,研究民宿旅游视角下村落景观的保护与更新策略。浅析其对历史建筑和村落肌理的修复;农耕文化和乡土文化复兴;村落人居环境和旅游景观更新等方面的经验,提出了该村景观资源利用率、社会效益还不够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以新乡市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景观规划为主题,以罗姐寨村落景观规划为例,在深入调研其人文、自然等资源的基础上,分析其特色景观因子,包括村落的自然环境、选址布局、历史脉络、文化遗存、传统建筑等,在此基础上提出景观规划应遵循的总体思路、规划原则以及规划方法,旨在保护生态、传承文化及发展经济等。本课题研究对传统村落长远的建设与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尤其对新乡市太行山区传统村落景观规划及保护具有理论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6.
《Planning》2019,(17)
古村落是一种特殊形式的乡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价值,它以整体风貌展现村落特色,具有很高的历史认知、情感依托、审美观赏、生态环境等价值。该文以丹阳九里历史文化名村的风貌更新为主线,从建筑形态、风格尺度、街道肌理、原住文化、历史文脉等方面展开分析,总结传统建筑的风貌特征、营造方式与风貌整治策略,提出传统村落街道风貌设计的思路、原则和具体措施,旨在促进传统古村落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我国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古村落被人遗忘、拆除或沦为空心村,而传统村落承载着中国多年来的居住文化,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应该将其进行充分的考察认识并加以保护.位于浙江鹿亭乡的古村落就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的建筑特点,是浙东居住文化的重要遗产之一.该文结合实地调研、案例采集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其传统建筑的类型和特色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传统民居建筑的特征,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木兰石砌"建筑作为武汉北部丘陵山区古村落人居环境建设代表,融汇了中华传统天人合一思想、环境资源条件与在地建造匠心,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典范。本文以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王家河街罗家岗古村落为例,从空间、历史、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系统研究"木兰石砌"聚落群,总结罗家岗古村落选址择地、营造技术、环境建造等方面守中致用的人居智慧,并针对罗家岗村"木兰石砌"建筑面临的衰败问题与村落发展困境,基于"三生"协调发展目标,鉴古开今,探索村落人居环境与"木兰石砌"建筑保护与更新发展的措施与路径,为当代古村落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借鉴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正在急速消失。德宏傣族传统村落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文化,具有独特的村寨景观。该文以德宏最具代表性的傣勒传统村寨为研究对象,从环境选址、空间布局、构景要素三方面阐述了傣勒村寨景观,并从自然和文化方面分析了其成因,以期为传统村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选取浙江磐安县乌石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下而上的视角,结合建筑学、社会学、类型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在大量的实地建筑测绘调研和社会访谈调研的成果基础上,分析不同历史时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的规律,并且从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经济技术和制度政策四个要素分析村落演变的内在动力.希望该研究成果能够对古村落的历史演变研究和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