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
禽偏肺病毒(aMPV)亦称火鸡鼻气管炎病毒,传染性很强,在产蛋火鸡群中,感染该病毒会导致产蛋量下降和蛋壳质量差。文章介绍了禽偏肺病毒的病原学特性、疑似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及病毒分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5)
<正>禽痘(FP)是鸡、火鸡和其他禽鸟传播缓慢的一种病毒病,特点是引起头、颈、腿、脚等无羽毛部位的皮肤病变,或者在嘴、上消化道和呼吸道出现白喉病变。典型的皮肤病变可作为初诊依据,通过病变部位染色的切片或刮片中的胞浆内包涵体检查而进一步确诊。通过疫苗免疫是防控本病的关键措施。1发病发病家禽中,禽痘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其他禽鸟,如鸽子、金丝雀、鹦鹉时常感染,许多野生禽鸟也偶见发病。  相似文献   

3.
正在全球不断发生的禽流感.也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A型禽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最近国内外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称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病率及死亡率都很高.危害很大。禽流感的传染源主要是感染了病毒的鸡、鸭。人类直接接触感染病毒的家禽及其粪便可能会受到感染。此外.通过飞沫及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也可传播。如禽流感病毒传染到人体后发生变异则可能造成人与人间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6)
<正>禽呼吸道支原体是由鸡败血支原体引起的鸡或火鸡,以呼吸道症状为主,如气管炎、气囊炎等。一旦感染很难清除,对养鸡业危害较大。本文通过病原学、流行病学、病理变化等经方面对该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1病原鸡败血支原体,一般是呈细小球杆状的小体,大小为0.25~0.50μm,可用姬姆萨染色法染色。能在人工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2)
<正>鸡的沙门氏菌病是由沙门氏菌属引起的一类细菌性疾病。包括鸡白痢、禽伤寒和禽副伤寒。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主要发生于鸡和火鸡,给养鸡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危害。1发病及流行情况2018年9月10日我们县某乡张某饲养蛋鸡,21日龄雏鸡存栏3500只,出现拉稀,呈白色和淡黄色。全群发病182只,死亡有74只。应用药物治疗有效,但是很容易出现反复。本病多为地方性流行,各年龄禽均可感染,但幼禽更易感。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秋季高发。病死和康复,隐形感染禽主要传染源。本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接触传染和垂直传染两种形式。接触传播是指健康鸡群和病鸡接触,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眼结膜而传播病原菌,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7)
<正>沙门氏菌感染可分为无运动力血清型(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沙门氏菌)和有运动力的多种副伤寒沙门氏菌,本文就这两种类型加以介绍。1鸡白痢病原与传播: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通常可引起2~3周龄雏鸡和雏火鸡很高的死亡率,接近100%。成年鸡的死亡率也很高,但常无临床症状。鸡白痢的发生一度很普遍,如今多数商品鸡群中已经消灭了该病,但其他禽类(如珍珠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1)
禽痘可分为皮肤型、黏膜型、混合型和败血型4种。禽痘发生范围广,涉及禽类品种多,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发,也会发生曾出现过禽痘和其他病毒同时感染的鸡群中。带毒病鸡和其分泌物、排泄物、病痂等都可以成为传染源,蚊虫对禽痘的传播也不可忽视。根据禽痘发生的特点和原因,针对性的提出了预防和治疗措施。预防主要是通过刺种和气雾免疫,进行疫苗接种。对于已经感染禽痘的鸡群,应该将病鸡隔离,对症治疗,同时加强消毒,并对未发病鸡群进行紧急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0)
<正>1禽流感的症状与传播途径1.1症状。禽流感病毒,属于甲型流感病毒,根据禽流感病毒对鸡和火鸡的致病性的不同,分为高、中、低/非致病性三级.目前研究发现,人感染禽流感的传染源为携带病毒的禽类。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1.2传播途径。研究认为,人感染H5N1亚型禽流感的主要途径是密切接触病死禽,高危行为包括宰杀、拔毛和加工被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10)
<正>鸭腮丝虫病又称鸭乌蛇线虫病,多发于我国南方,主要侵害3~8周龄雏鸭,多在干旱季节发病。裂口线虫病是由裂口线虫或瓣口线虫寄生于鹅、鸭和野鸭的肌胃角质膜下所引起的线虫病,主要引起雏禽感染,患禽肌胃出血、消瘦,生长发育受阻,严重者可引起死亡。禽眼线虫病是由孟氏尖旋尾线虫寄生于鸡、火鸡、鹌鹑等的眼瞬膜下、结膜囊和鼻内管中所引起的线虫病,可引起眼结膜炎,甚至失明。文章就以上3种禽线虫病的流行、症状、防治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
<正>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通常分为呼吸型、肾型和腺胃炎型三种类型,病理特征为急性浆液性、卡他性气管炎和支气管炎,有的毒株还引起肾炎-肾病综合征。本病可使鸡增重缓慢,饲料报酬降低,若合并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鸡群死亡率提高。本病具有发病急、潜伏期短、传播快、发病率高等特点,目前已成为危害我国养禽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1流行特点易感动物主要是鸡,雏鸡最为严重。其他家禽均不感染。病鸡和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病毒随飞沫、饮水、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