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云佳 《城市住宅》2021,28(8):15-19
目前,中国城镇化已进入高速增长期,随之而来的"城市扩张"和"城市美学"的矛盾凸显,"千篇一律"的城市导致城市景观几乎是同一种模式的翻版.作为城市景观生态领域的资深专家,赵文斌提出"城市泛景观"理论并应用于其参与的南宁园博园、上海星空之镜公园、北京世园会中国馆、APEC雁栖湖会都、嘉峪关世界文化遗产公园、江门人才岛、重庆广阳岛等诸多项目实践.在近日召开的"生态的风景 风景的生态——2021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实践论坛"上,围绕广阳岛生态修复模式,《城市住宅》杂志采访了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生态景观建设研究院院长赵文斌先生.  相似文献   

2.
自然山水本底资源是城市风景建设的重要依托,"城—山"风景是自然与文化相融合的城市风景的重要类型。当今生态文明视野下,探讨中国古代城山关系对于城市风景保护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阅读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立足于中国古代城市与山岳的关系,分别从"城—山"风景蕴含的山水思想、"城—山"风景要素与类型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梳理,并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归纳"城—山"风景的组织营构相关研究,最终从现代语境探讨当下的城市山体风景保护及相关城市设计策略。未来研究可深化城市与山岳的风景体系建构和审美意象、空间图示的探讨,并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期促进现今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山风景格局的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3.
《园林》2019,(11)
中国古典园林"一池三山"造园思想是受到神仙传说的影响而产生的。"一池三山"造园思想随着历史的发展,在皇家园林中不断传承与演绎,并漂洋过海落户到日本,结合日本的环境和文化演绎出枯山水的新风格。同时,"一池三山"造园思想传至江南,在江南古典园林中得以进一步传承与创新,衍生出了新的山水格局,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典园林造园思想的宝库。  相似文献   

4.
"钓台风景"是中国古代造园中重要的风景营造主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园林实例。文章以浙江省桐庐县严子陵钓台风景营造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历史背景为线索,以各时段内"钓台风景"形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创造为研究内容,从严子陵钓台营造背景、营造空间和景观要素的三个方面探究与梳理其风景原型的形成契机与客观存在。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相关历史文献、美术创作研究,深入探究"钓台风景"在历史动态演进过程中形成的风景模式与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从此"生态文明"的理念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园林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园林生态观。随着造园史的发展,人们不断地探索自然、模仿自然、改造自然,为更好的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丰富的经验,这使得今天我们在做景观设计时不断受到启发,继承灿烂的造园文化,并且通过模仿、学习、借鉴,在反思中不断地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6.
本文着眼于新时期风景园林的内涵与深度,期望挖掘蕴藏在风景园林系统中的生态智慧.这些内涵与深度大致归纳为:其一,"风景园林传承历史智慧的基因",通过对植根于风景园林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儒释道精神,以及由生产力扩张形成的朴素唯物主义精神,相地时的堪舆视角的重新审视与解读,挖掘天道给予风景园林的大智慧;其二,"风景园林对风景资源的态度与利用",从近年来风景园林对自然环境资源、视觉风景资源的利用、保护,发现风景园林对待自然之物的生态智慧;其三,"风景园林对环境危机的综合救赎",以现代景观都市主义思想对城市去中心后废弃地的综合改造利用,挖掘风景园林"临危受命"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化的觉醒——走向友好型的中国城市人居环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人韦  鞠辉  张云彬  戴洪 《规划师》2009,25(1):75-79
城市人居环境是现代化进程中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我国正式提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生态文化正成为社会的文化主流被考量和倡导.从哲学层面和技术层面来看,"相互友好"的城市生态文化应包括生态哲学、生态科技、物态文化、生态经济、生态机制与生态教育等构成因子.  相似文献   

8.
风景文化体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城市风景建设在重视自然景观的同时,也不忽视人文景观。风景文化是塑造现代中国城市精神品格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沈湘璐  王娟  陈天 《城市住宅》2016,(11):56-59
正快速城市化进程导致我国城市在蔓延扩张的过程中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历史肌理,"千城一面"现象日渐凸显。为解决城市迅速膨胀过程中显现的城市问题,探寻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生态城市发展新模式,山水城市理论得以提出。山水城市基于传统的山水自然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将现代城市建设的科学技术与中国文化相融合。通过回顾我国古代山水城市的营造法则,从环境格局构成要素、城市格局尺度设计、风景建筑、立体空间视觉系统的角度考量,探究适应当代山水城市建设的方法,寻求与现代  相似文献   

10.
"兰亭曲水"是中国古代造园活动中重要的风景营造主题,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与园林实例,其形成与演化发展也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时期。本文以"兰亭曲水"文化为研究对象,以时间为线索,以各时段内"兰亭曲水"风景形成的自然环境与人文创造为研究内容,结合对相关历史文献、美术创作(绘画、书法)及现存园林实例的研究,从时间、空间、人文的三维视角探究兰亭曲水文化及其风景特色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11.
刘云佳 《城市住宅》2021,28(8):20-23
作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 结合几十年的景观设计实践,深耕于景观水保学理论研究.他认为,在景观水保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生态恢复技术,可建立起河流湿地系统的安全格局,形成健康的城市水土生态系统.在"生态的风景 风景的生态——2021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实践论坛"期间,《城市住宅》杂志有幸采访了何 先生,聆听其对景观水保学的理论释义.  相似文献   

12.
刘云佳 《城市住宅》2021,28(8):24-27
入汛以来,全国极端降雨频发,北京、河北、山西、山东、四川等省市遭遇暴雨侵袭.不久前,河南郑州、新乡等地市遭遇强降雨,局地出现特大暴雨,人民的生命及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河南暴雨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我们在关注抗灾救援的同时,也在思考:城市应如何对抗"未知性",提升"韧性"?在近日召开的"生态的风景 风景的生态——2021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实践论坛"上,《城市住宅》杂志采访了美国人类生态研究院院士,国际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百炼先生.  相似文献   

13.
以自己45年来的学术研究、造园教育、大学运营和社会工作为基础,从环境、社会(生活方式)以及文化(风景)三个方面深刻论述了风景园林的多样性,探索了21世纪风景园林的发展方向。主要内容包括:明治神宫内外苑工程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社丛中的"科学的多样性原理"与人林分离的"造园技术"、"国际生物多样性年2010"与"里山计划"、提供人的多样性与多种空间的世界的造园史、基于安定性的风景论以及面向可持续发展的地球社会的环境学。  相似文献   

14.
《城市住宅》2021,28(8):7-14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打好"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生态保卫战,交流重庆广阳岛建设经验,2021年7月22-23日,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南岸区人民政府、重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主办,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城市住宅》《施工技术》杂志社承办,重庆广阳岛绿色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北京仁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协办,中国勘察设计协会风景园林与生态环境分会、中国建筑学会工程建设学术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园林景观分会、重庆市土木建筑学会、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建筑技艺》杂志社支持的"生态的风景 风景的生态——2021生态保护修复创新实践论坛"在重庆召开.  相似文献   

15.
风景学简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风景学作了归纳、概括,共谈了11个问题:1.风景学、风景区;2.风景建设;3.生态环境;4.风景美;5.风景资源;6.风景资源的调查与评价;7.综合规划;8.管理体制;9.造园;10.中国造园的优秀传统;11.城乡绿化。  相似文献   

16.
苏州城市景观特色可以概括为"风雅吴地,水墨江南",这种城市风貌特色是独一无二的,是这个城市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与地域特色的写意.一个城市景观特色的形成必需具备2个条件:1.核心要素的简单与统一;2从细部到全局的全方位渗透. 从苏州的园林到小桥流水的水巷,从深家大宅到城市街道,无一不渗透着这种水墨淡彩的气质,因此,贝老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便突出了一个"雅"字和一个"水"字,"雅"是精神的气质,"水"是物质的元素.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这个"天"不是指"天空",而是指自然的造化和生态的和谐.苏州这一地区少山而多水,因此城市与水的结合、建筑与水的融合,均是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也是古人朴素的生态城市观的反映.  相似文献   

17.
达婷 《中国园林》2012,28(5):121-124
山水城市理论伴随中国城市的建设发展已有20年。近年来,人们认识到,在青山绿水中建设诗意的栖居环境时,保持城市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从对山水环境自然灾害的讨论入手,以中国传统文化生态观为出发点,通过解析中国传统山水观,明确了尊重自然山水及其生态价值的意义,挖掘传统园林设计思想中的生态意识,归纳了传统园林以尊重自然形态,利用改造自然、注重山水组合模式、形成综合水环境和重视植物环境营造的造园方法。以传统造园实践来启发当代城市建设,得出整治山水形态、形成综合水环境、建立绿色空间意象等现阶段山水城市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历史留给我们深厚的文化积淀,时代赋予我们创新发展的机遇.我们应该通过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弘扬传统,为建设美丽中国发挥应有贡献. 当今,无论城市或乡村聚落,"千城一面,百镇同貌"和似曾相识的"世界大同"比比皆是,缺乏文化自信的"中国式"奇楼和"新技术"怪楼四处泛滥,使得城市和乡村痛失了自身的独特风貌.建设美丽中国,要避免美丽了不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19.
公园城市以传承与发扬地域历史文化为责任担当, 在公园城市建设实践中应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造园理念。以孟 兆祯院士生前全程指导的作品——成都蜀园的建设实践为例, 深入研究巴蜀文化与川西园林文化,明旨立意,以“中国风景 园林设计理法序列”为指导展开设计。蜀园因势利导绘山水, 因境安景始问名,布局有秩成章法,穷理尽微显文脉,达到艺 海妙谛的愿景,余韵可期。以此探索在当代公园城市建设背景 下中国优秀传统园林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方法与路径。  相似文献   

20.
第九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苏州城市展园——"小筑春深",以"山水园林、生活园林、科技园林"的设计理念,对当代苏州园林的继承与创新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从山水营造、造园材料、种植设计、生态理念等方面展现苏州园林在新时代的发展,力求营建地域文化特色显著、时代特征强烈的"当代苏州园林",展示当代苏州园林建设在继承和发展中的思考、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