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的空间,集观演、休息、娱乐、健身、餐饮、文化等于一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舞台.只有观察、分析这个"舞台"上不同人群的不同活动,才能做好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20):127-128
重庆是一座充满生机富有韵味的大都市,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它地处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是一座典型的山水城市。其主城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人造建筑于一体的滨江旅游带。本文在综述重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旅游发展的基础上,对重庆主城滨江区的现状及休闲旅游资源的重组进行研究,主要通过设计出游憩休闲带旅游线路、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及游憩休闲旅游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试着构建了主城滨江游憩休闲系统。  相似文献   

3.
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理念的提出,不仅表明我国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也反映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体现出我国在建设城乡人居环境过程中的理念转变和对理想城市建构模式的探索。在此背景下建设公园城市,重点任务就是探讨在不改城市结构、不大搞公园工程的前提下,将现有绿地资源盘活并加以利用,以实现公园绿地空间的优质服务。因此,重视公园绿地发挥生态作用同时提供游憩空间,研究二者协调发展对城镇和人民有着深远意义。在各大城市纷纷建设公园城市的同时,小城镇作为联系城乡的重要区域,其未来发展同样重要。本文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导,从小城镇公园绿地本体入手,以浙江省长兴县为例进行优化研究。结合现状公园绿地分析游憩与生态供给情况,提出内部功能协调发展的可行性策略,实现公园绿地发挥生态作用与提供游憩功能并行,为小城镇建设成为公园城市提供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区域的扩张,城郊山地被纳入城区范围,公园规划设计范围也转向了山地,以求能有更多的城市绿地空间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游憩活动需求.因此,城市山地公园开发建设将是城市绿地发展的趋势.但山地公园地形较为复杂、高差大,这一特性也给山地公园的开发建设带来了 一定的难度.论文以大连金石滩山地公园设计为例,本着尊重自然的前提,...  相似文献   

5.
在城市气候问题持续恶化与精细化城市管理背景下,对城市通风系统构建方法的辨析与思考将为复杂条件下的城市通风廊道建设提供重要前提。本文基于地理信息汇总与气候分析开展补偿空间与可利用风资源识别,通过卫星遥感数据与气象观测数据耦合进行作用空间识别,运用Rhino、Grasshopper工具与GIS技术,采用最小成本路径分析法获取潜在的城市通风路径,综合考虑系统风、海陆风、逆温的影响,进行通风条件评估与廊道边界界定,进而推导城市通风廊道的形态,获取通风廊道各片段差异化、具体化的设计导则。实证表明,在问题解决与成本控制导向下,以气候分析为基础的城市通风系统构建方法有助于城市通风廊道建设思路优化与技术升级。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化进程中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无黑臭、热岛有释解",大中小海绵体并重构建,实现从源头、中端到末端获得综合治理效应的开发。以常德市屈原公园为例,融合"海绵城市"理念,利用低影响设施,充分发挥公园绿地、水体、道路等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通过对场地进行更新改造、综合治理,有效缓解内涝、削减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具有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功能的海绵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7.
陈烽盛 《江西建材》2021,(12):290-291,296
文中以泉州市魁屿公园的建设为实例,阐述了城市湿地公园的重要作用,着重分析城市湿地公园生态设计理念,总结出城市湿地公园应遵循生态优先、因地制宜、协调发展、文化发掘的四个原则.  相似文献   

8.
张省  周燕  杨倩 《风景园林》2021,28(3):82-87
城市综合公园是承载居民日常游憩的主要空间,确定并度量居民游憩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公园的游憩品质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城市综合公园的游憩特征和影响因素,构建游憩满意度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利用深圳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影响居民游憩满意度的五大潜变量中,情感效用感知和景观...  相似文献   

9.
选取三明市如意湖湿地公园进行实地调研,在参阅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湿地公园游憩功能的评价体系,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得出游客对如意湖湿地公园游憩功能的满意度值从高到低依次为:生态环境、游人体验、基础设施、总体布局、服务设施。根据对这5项指标所包含的20个指标因子的分析研究,提出提升内外交通便捷性、完善配套设施建设、注重湿地生态教化职能、保护湿地生态环境、重视游客游憩安全5个优化措施,对如意湖湿地公园的游憩功能优化及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生态系统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内涝问题日趋严重。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关于水安全的讲话中指出要解决城市缺水问题,再次提出"海绵城市"的概念。自此,"海绵城市"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贯彻落实海绵城市的建设,2015年国务院办公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升居住区街道空间内活动空间的品质,本文以厦门市集美区集美学村内的居住区为例,从供需视角重新审视街道空间,根据街道空间内使用者的需求,结合现状街道的空间,通过实地调研分析的方法,对已建成的居住区街道空间提出改进优化方法,探索街道空间的提升策略。本文对研究区域内人的活动进行分类并总结每种类型的活动特点和空间需求。将人的活动与片区内活动场地对应,总结人活动的空间需求和现状空间的不足,根据供需关系提出相对应的改进意见,以期对国内居住区街道空间优化提升设计做出指导。  相似文献   

12.
泉州作为滨海城市,雨季水涝同时又结构性缺水始终是城市建设的重要问题,海绵城市的推广为解决因城市硬化造成的蓄水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以泉州东海桂屿公园设计为例,系统阐述海绵城市概念、实践应用、规划设计和应用前景等,从而深入探究城市滨海公园中海绵城市设计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园化商业作为“公园城市”理念在商业建筑领域的细化和延伸,对空间品质提升、体验经济增益、异质性人群交往大有裨益。结合空间句法、环境行为学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建立城市尺度线段模型、街区尺度视域模型和门点界面比较模型,对比分析各公园化商业空间局部整合度、区域选择度、视域面积、视线深度、视角深度、截面流量等。提出优化交通层级关系来提供公共出行便利,平衡铺装绿植占比来降低视线景观遮挡,促进功能融合转化来实现景观“去形式化”的优化设计策略,为深圳市建设“公园城市”“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等发展目标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4.
绿道(greenway)是网格化的线性景观空间,绿道规划与城市形态发展形成共生关系,相互促进和影响。本文在分析美国和英国绿道系统与城市功能形态布局关系的基础上,以厦门市海沧市民公园环湖绿道为例,研究滨海城市环湖绿道与城市功能结构阻隔与渗透、通道与衔接、吸引与辐射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15.
吴逸然 《城市建筑》2021,(24):171-174
公园城市理念追求市民、公园与城市的和谐发展,是我国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最新发展理念的体现.湛江正以生态型海湾城市作为发展目标,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以公园城市理念为指导推进湛江城市建设.本文从公园城市的研究出发,结合湛江城市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湛江发展公园城市的建议:一是建立完善的公园绿地体系,包括大力构建分级公...  相似文献   

16.
17.
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法构建5个维度共25个影响因子变量的居民公园游憩空间满意度模型,探求影响居民公园游憩满意度的主要因子和内在因果关系,总结公园空间优化设计的影响机制,提出提升公园游憩空间品质的适应性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引导城市朝生态方向发展,本文从现阶段城市转型发展中的问题着手分析,如大气、水源等生态问题凸显、规划体系不完善等,提出修复生态环境、制定长期规划等加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探讨绿色生态城区建设、生态修复、城市修补等生态城市建设的途径。最后以厦门市为例,分析岛外九条溪流整治、海沧马銮湾海绵城市建设、云顶路空中自行车道系统等实际工程,探讨厦门市推进生态城市建设的具体做法和经验,为其他城市推进生态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9.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日常游憩出行移动性和自由度大增,城市公园绿地游憩服务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的辐射效应也发生了显著变化。科学揭示城市居民与公园绿地之间真实的时空交互关系,是当前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所面临的迫切性和关键性议题。运用问卷调查与访谈、核密度空间分析以及曲线回归模型模拟等方法,从居民闲暇时间、到达公园时刻和游憩时长3个维度探讨了武汉市综合公园游憩服务的空间辐射特征及其在不同时间粒度上的差异。结果表明,武汉市综合公园游憩服务分别在非工作日、上午时段和1~2h游憩时长的时间粒度上具有较高的空间辐射能力,且其服务人数和服务频率均呈现出随出行距离增加而指数衰减的特征。研究结果既可为其他相似条件地区综合公园游憩服务辐射效应的评估提供参考,也可辅助规划者和决策者优化城市公园绿地布局,提高公园绿地游憩服务效率和绿地使用公平性。  相似文献   

20.
公园城市、乡村振兴均是新时代背景下城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新战略。在剖析公园城市概念的基础上,文章以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市为例,探索公园城市的"乡村表达",认为其表达路径即为公园城市生态、美学、人文、经济、生活等五大时代价值在乡村地区的体现过程,并将此作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地区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