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融合流空间理论和中心地理论,从联系强度、联系方向和节点中心度三方面对关中平原城市群空间结构进行研究.通过对经济、交通和信息三个城市网络系统的量化分析得出城市群综合网络结构,总结剖析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及成因,并结合区域发展现状提出相关建议.研究发现,当前关中平原城市群以西安为单核心,沿陇海铁路"...  相似文献   

2.
城市群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主体,其 内部表现为各节点相互联系的复杂网络,分析其 在急性冲击与慢性压力下的韧性表现对区域安 全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20年成渝 城市群16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构建交通、经 济、信息和综合联系网络,从层级性、匹配性、 传输性、集聚性四方面评估其网络结构韧性,模 拟分析中断环境下网络结构的吸收能力和容错 能力。结果表明:成渝城市群网络空间格局“双 核”为引领,层级差异鲜明。拓扑结构绝对极化 与相对均衡化并存。网络层级性非均质化与立 体化特征显著;异配性强且同质抱团现象不显 著;传输效率偏高,可达性与扩散性较强;头部 城市强集聚与非核心城市单向联系。在中断环境下,吸收能力与容错能力表现为信息网络>经济网络>综合网络>交通网络。  相似文献   

3.
货运物流是区域城镇节点联系并形成网络的重要维度,是支禕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骨架”,其高效运转是城市群和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利用互联网物流数据平台上各城市间的货运联系数据,对我国三大城市群的公路货运网络特征做分析,发现长三角、珠三角已经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多层次公路货运网络,分别以上海和广州为单核心;而京津冀的货运网络则以天津和北京为双核,网络结构相对简单,以核心城市向其它城市辐射的单向联系为主。进一步从货运网络的均衡性、稳定性、层次性三个角度对案例城市群的网络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物流网络的空间结构特征并不必然导致城市群网络绩效的差异性;一个成本更低、更快捷、更安全的物流网络有赖于城市群内城镇节点的合理分工协作,有赖于城市网络的组织协调,也有赖于若干不同层次门户枢纽节点的建立。研究结论对我国城市群跨地域货运网络绩效的提升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基于LBS数据的人口流动热度与城市联系强度的研究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文引入腾讯迁徙数据,与传统引力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单一的人口流动热度作为表征在研究城市群内部的联系强度更为方便快捷,但由于变量的单一性以及实时的不确定性与偶发性,也导致结论会与传统引力模型有一些出入。同时本文也在城市联系强度上对于环鄱阳湖城市群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10)
一些经济学家断言,城市群之间的分工、合作和竞争将决定未来世界经济、政治的格局。近年来,安徽也认识到城市群发展对区内经济的推动作用,分别在皖南、皖北和江淮之间这三个区域各形成了一个城市群,即皖江城市带、皖北城市群及合肥经济圈。但这样的城市群格局呈现出分散的状态,没有形成合力,因此对全省的影响力和带动能力不强。本文对如何发展安徽江淮城市群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网络研究是近年来区域城市体系研究的热点领域,以流动空间理论为基础,通过引入关系数据,对城市之间的网络关系进行研究.回顾了城市网络研究的理论发展历程,明确“中心流理论”作为一种新的“元地理”是传统“中心地理论”的补充.梳理了网络关联度、网络腹地、网络结构和网络层次的研究方法和内容.然后,以长三角城市群作为示例,探讨城市网络研究在区域城市体系规划中的实践应用.  相似文献   

7.
通过统计长三角江浙沪皖26城市彼此间互联网用户对其他城市搜索的"百度指数",模拟测度城市间以民众关注度为主的信息流强度.基于此构建"长三角"地区的城市网络模型,结合企业组织视角的城市网络对比分析其结构特征,并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解析和探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6--2020)》中"一核五圈"的空间格局,得出以下规划启示:首先,相比企业组织的城市网络,信息流视角下的城市网络结构与城市行政等级结构的关联性更低;其次,城市群的外部范围、内部组织等虽有清晰的界限划定,其各城市的实际功能联系却是紧密交织并不断拓展的,将逐渐演化为动态、开放的网络体系;再次,"长三角城市群"规划范围内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存在,需针对不同外围后发城市提供相应对策支持,加强其与核心城市的互动联系,从而进一步提升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研究提出,随着网络大数据的广泛应用,基于信息流的城市网络研究将更加全面和准确,可为宏观层面的城市区域规划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引导城市与城市群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做规划、谋发展.  相似文献   

8.
苏强  韩玲 《城乡建设》2010,(10):33-34
城市群又称为城市集聚区、都市圈、大城市带等,是城市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国内外无统一定义,通常认为城市群是地域空间有关联,具有一个或两个特大城市,该城市与周边城市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关联关系,形成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体区域。本文分析国内外城市群演变的规律,对城市群发展不同阶段进行概括。  相似文献   

9.
创新和创意活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动力,从创新联系视角,观察城市体系的空间组织和网络关系成为创新地理学的研究热点 以长三角和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为例,以各城市在PCT申请的专利合作数为参数,研究通过社会网络分析和GIS空间分析方法,从社会网络关系、空间组织特征等维度分阶段对两大城市群的创新联系进行对比观察.研究表明:(1)社会网络关系 美国东北部城市群参与创新合作的城市更多,网络密度更高,层级和子群团体更为丰富,“多中心百花齐放”的“众创”特征明显;(2)空间组织.与长三角“单中心、多节点、单层次”的简单网络相比,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表现出“多中心、多节点、多层次”的复杂关联网络特征.(3)节点联系长三角局限于行政辖区的“近域合作”,美国东北部城市群以“近域合作”和“跨区域联系”两种方式相结合(4)演进特征长三角表现为“直线上升型”的演进特征,美国东北部城市群表现为“起伏式”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8、2012、2017年环杭州湾大湾区城市群经济指标测算城市综合质量,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测算联系强度,运用SNA法分析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大湾区已初步形成"一个主中心,两个次中心"的辐射网络结构,网络联系在十年内均有所提升;但城市间资源把控能力存在较大差距,呈现出不均衡、不对称现象,且过度依赖中心城市.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8)
利用城市网络模型,建立滇中城市群网络基本形式:核心城市昆明,次核心城市曲靖、玉溪和楚雄;城市联系度上,昆明-玉溪的联系度最强,楚雄-曲靖的联系度最弱。整个城市群处于单核心城市集聚演化初级阶段,次核心城市交通对核心城市依赖性较强,不利于滇中城市群的网络化发展。根据滇中城市群网络空间格局,提出将昆明打造成为滇中城市群强有力的增长极;注重培育次核心城市的软实力;加快城市群交通网络系统的建设和优化;建立新型的政府合作机制等旨在增强滇中城市群网络化联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滇中城市群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3,(23):280-281
学术界对江淮城市群的关注时间不长,目前对构建江淮城市群的必要性论证较多,一致认为,培育发展江淮城市群既是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内在需求,也是国家区域总体战略上空间布局的需要。同时,针对江淮城市群的功能定位、空间优化等也有一些积极的探索与讨论,但总体上看,江淮城市群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今后,需要在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指导下,结合地区实际,深化江淮城市群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相似文献   

13.
城市间区域网络联系带来频繁的人流和物流,可能存在巨大的潜在风险。以武汉都市圈为例,从风险防控视角探讨都市圈人口流动与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传播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风险大小与城市在区域网络中的地位高度相关;风险在城市网络中存在链式传递现象;单中心城市区域存在更高的网络系统性风险;合理的次级结构可以有效增加城市网络结构的抗风险韧性。基于此,提出只有在城市区域网络结构优化的前提下建立城镇之间的网络联系才是有意义和相对安全的,应警惕由于区域发展而产生的跨域风险,建议通过空间规划引导城市区域网络结构的优化,建立区域的协同治理网络。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9,(31)
本文基于2014年、2017年百度指数数据,从信息流视角对环鄱阳湖城市群10个城市的信息流变化、城市网络层级、城市网络结构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4年~2017年环鄱阳湖城市群信息流总量总体呈增长趋势,各城市之间信息交流日益紧密;城市网络层级分别呈现"1+1+8"、"1+4+5"三级分布,南昌始终在第一层级,城市网络呈现非均衡化特征,但非均衡化趋势有所减弱;城市网络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城市网络主干由极核式转变为网络式结构,城市网络骨架由"Y"字型转变为"米"字型结构。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城际出行的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垚  钮心毅  宋小冬 《城市规划》2021,45(11):43-53
使用手机信令数据计算得出居民城际出行联系,分别从场所空间和流动空间两个维度测算了长三角城市群的空间组织特征。研究发现,城市等级和腹地的分析表明长三角城市群依然是稳定中心地体系,但逐步瓦解;城市网络结构的分析表明区域形成了"一核多极"非均衡网络结构。研究认为,当前长三角空间组织同时具有"场所空间"与"流动空间"双重特征,流动空间一定程度上受到场所空间影响,与中心流理论基本相符。都市圈将成为场所空间和流动空间的物质载体,是长三角城市群空间组织的关键。针对当前规划中的不足,提出规划方法和规划内容的建议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引力模型是城市群互动关系定量研究的重要方法。以武汉"1+8"城市圈为研究对象,评价城市圈发展战略实施前后2007年与2013年的城市质量、城市引力与网络结构。设置社会经济、创新文化、资源环境三个维度的城市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利用SPSS因子分析测算各城市质量,通过城市引力模型分析城市圈的空间联系强度。结果表明:1城市圈发展战略实施后武汉市依然"一家独大",未出现新的发展极;2武汉的经济辐射能力在城市圈战略实施后得到明显提升,但仍然没有摆脱内向型的经济发展方式,对其它城市经济发展的推动依然不足;3城市引力网络结构由实施前单纯以武汉为核心的"核心-边缘城市"结构演变为"核心-边缘组团"结构,边缘城市互相影响形成了稳定的组团。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0,(2):121-122
在引力模型框架下,将城市间物理距离改进为基于交通时间和货币上的相对距离,构建旅游经济联系强度模型,计算2012年和2018年京津冀城市群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强度及旅游影响力,并运用ArcGIS10.2软件对京津冀地区旅游经济联系空间格局演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京津冀旅游经济联系格局从以北京为中心的"单中心放射型"演变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双核心网络型";北京的旅游影响力在京津冀城市群处于绝对优势,天津次之;河北省主要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联系以及各城市的旅游影响力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仍有巨大上升空间。京津冀三地应联动整合旅游资源,开发跨区域旅游大市场,扩大市场规模;建立区域旅游创新合作机制,搭建平台使旅游发展低阶梯度地区能够直接承接高阶地区的前沿旅游创新成果;在政府引导下通过促进行业协会、旅游龙头企业、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对接与合作,发挥旅游企业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18.
深圳与周边城市的空间关联决定了深圳在珠三角城市群中的地位和发展方向,这也是深圳新一轮总体规划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利用手机信令数据测算了深圳与珠三角各城市之间的城际出行联系,以大数据方法支持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区域分析。针对深圳与其周边的广州市、东莞市、佛山市、中山市、珠海市、惠州市、河源市、汕尾市的空间关系,利用手机信令数据获取区域内城市间的人流联系和通勤联系。本文基于城市间的人流联系研究区域空间结构、中心城市的腹地划分,通过出行廊道评估区域交通廊道和同城化,并且研究深圳市内部不同行政区与周边城市人流联系和通勤联系的差异。本研究是应用大数据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传统区域分析方法的一种提升,也是大数据应用于城市总体规划的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城市和区域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区域整体的创新竞争力不仅取决于区域内个体城市的创新能力,也取决于不同城市之间的协同合作水平和网络化程度.首先,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核心合集所收录的科研论文合著数据,构建京津冀、长江三角洲和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城市群的跨城知识合作网络;然后,借助空间分析和网络分析技术,系统地研究其空间结构特征;最后,利用多元二次指派程序模型,考察三个城市群知识合作网络结构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第一,三个城市群的知识合作网络空间结构的演化均呈现出稳定的、渐进的发展模式,遵循"空间依赖"和"路径依赖"的一般规律;第二,三个城市群的知识合作网络均呈现出显著的"非均衡"特征,但同时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均衡化"发展趋势;第三,城市群的知识合作网络结构演化受到多种地域因素的共同影响,但同一种地域因素对不同城市群的影响作用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城市群是现代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中原城市群为例,探讨了都市圈与城市群的区别和联系,指出建立中原城市群的战略意义和现实选择及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