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解决轴承套圈在密封箱式渗碳炉中渗碳表面浓度不达标和渗碳层不均匀的问题,进行SG13Cr4Mo4Ni4V钢预氧化工艺技术研究,建立预氧化处理与表面渗碳效果的关系,根据尺寸与装载量选择最佳的预氧化时间,改进原热处理工艺规范。结果表明:SG13Cr4Mo4Ni4V钢轴承套圈最佳预氧化处理工艺为(945±5)℃×(30~40)min。经该工艺处理后,套圈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满足了轴承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轴承》2020,(4)
传统热处理的GCr15异形滚子无法满足使用要求,研究了不同软氮化处理时间对8Cr4Mo4V钢表面硬度、氮化层深度及化合物层深度的影响,结果表明:8Cr4Mo4V滚子的最优软氮化工艺为520℃×18 h,氮化后的滚子工作面硬度及耐磨性得到有效提升,并达到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轴承》2016,(9)
为解决轴承套圈在密封箱式渗碳炉中渗碳表面浓度不达标和渗碳层不均匀的问题,进行SG13Cr4Mo4Ni4V钢预氧化工艺技术研究,建立预氧化处理与表面渗碳效果的关系,根据尺寸与装载量选择最佳的预氧化时间,改进原热处理工艺规范。结果表明:SG13Cr4Mo4Ni4V钢轴承套圈最佳预氧化处理工艺为(945±5)℃×(30~40)min。经该工艺处理后,套圈达到了技术指标要求,满足了轴承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可控井式氮化炉合理控制氮化温度、时间和氨分解率的渗氮工艺,使W6Mo5Cr4V2钢试样表面获得到致密无脆的ε和ε ν‘白亮层和扩散层渗层组织。对渗氮后试样实测表明,该试样显微组织、脆性、显微硬度和渗层深度均符合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5.
采用不同淬回火工艺对高温不锈轴承钢G115Cr14Mo4V和高温轴承钢8Cr4Mo4V进行热处理,观察两者的显微组织,检测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和残余奥氏体含量,并对高温硬度、冲击功和滚动接触疲劳寿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淬回火后G115Cr14Mo4V钢的室温硬度稍高于8Cr4Mo4V钢,两者的残余奥氏体含量都可控制在3%以内;在高温硬度和滚动接触疲劳额定寿命L10方面,G115Cr14Mo4V钢优于8Cr4Mo4V钢;在冲击功方面,8Cr4Mo4V钢优于G115Cr14Mo4V钢。  相似文献   

6.
对国产8Cr4Mo4V钢和国外M50钢采用相同的真空淬火+回火工艺处理,再进行稳定处理后测量2种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稳定处理提高了8Cr4Mo4V钢的硬度,而M50钢的硬度变化不大;稳定处理后8Cr4Mo4V钢和M50钢的硬度均能满足不小于60 HRC的轴承使用标准要求;稳定处理对8Cr4Mo4V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影响较小,小幅度提升延伸率,稳定处理可以提高M50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但小幅度降低延伸率;稳定处理对8Cr4Mo4V钢的冲击功影响较小,可提高M50钢的冲击功;稳定处理可提高8Cr4Mo4V钢和M50钢的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提高幅度分别为43.2%,22.7%,稳定处理后8Cr4Mo4V钢的旋转弯曲疲劳极限强度大于M50钢;淬回火后8Cr4Mo4V钢中的碳化物析出量要少于M50钢,但稳定处理后8Cr4Mo4V钢中的碳化物析出量增加,而M50钢中的碳化物数量不变;稳定处理后2种钢的碳化物数量和尺寸相当,残余奥氏体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G13Cr4Mo4Ni4V钢进行处理,采用金相显微镜、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分别对晶粒度、硬度及冲击功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及保温时间的延长,G13Cr4Mo4Ni4V钢的晶粒度级别降低,硬度升高,冲击功降低。  相似文献   

8.
高温8渗碳轴承钢10Cr4Ni4Mo4V的渗碳热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新生  谷臣清 《轴承》2000,(8):28-31
10Cr4Ni4Mo4V钢具有良好的渗碳性能 ,采用 930℃恒温、恒碳势阶梯式变化渗碳既可保证渗碳层质量 ,又能获得较高渗速。中间处理采用 750℃× 5h高温回火为宜 ,最终热处理采用油淬后三次高温回火。介绍了不同工艺参数对渗层组织、深度及热处理后硬度的影响。附图 7幅 ,表 1个。  相似文献   

9.
《轴承》2016,(7)
研究了渗氮预处理对GCr15轴承套圈淬火组织、表面硬度、渗氮硬化层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渗氮预处理后,套圈表面形成0.5 mm左右的硬化层,淬火后在不同回火温度下,套圈硬化层硬度均高于未渗氮套圈,渗氮预处理工艺可有效提高轴承钢套圈的表面硬度和回火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42Cr Mo钢已成功地用作小功率(2 MW及以下)风电偏航轴承套圈用钢,但由于其有限的淬透性,无法满足大功率风电偏航轴承套圈用钢的要求,因此,研究中引入40Cr Ni Mo钢和硼微合金化42Cr Mn Mo B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42Cr Mn Mo B钢、40Cr Ni Mo钢和42Cr Mo钢的淬透性,利用DEFORM3D模拟软件对5 MW风电偏航轴承套圈壁厚1/4位置处的油冷速率进行模拟,并利用模拟热处理炉对三种钢进行模拟热处理,随后对试验钢进行常规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42Cr Mn Mo B钢在端淬距离为85 mm位置处的硬度值为46 HRC,油淬后的理想临界直径约为160 mm,远高于42Cr Mo钢在85 mm位置处的29 HRC和43 mm的理想临界直径;经DEFORM3D模拟软件模拟的5 MW级风电偏航轴承壁厚1/4位置处的平均油冷速率约为0.7℃/s;在模拟油冷并经590℃回火1 h处理后42Cr Mn Mo B钢各项力学性能均能满足5 MW级风电偏航轴承套圈用钢的性能要求,具有应用于大功率风电偏航轴承套圈中的潜能。  相似文献   

11.
参照4Cr5Mo2V热作模具钢的化学成分,制备了钒质量分数分别为0,0.55%和0.9%的试验钢,并进行了表面离子渗氮处理,研究了钒含量对渗氮后热作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试验钢的基体组织均为马氏体,渗氮层主要由白亮层和扩散层组成;随着钒含量提高,试验钢基体组织明显得到细化,白亮层分布变得连续,扩散层厚度...  相似文献   

12.
刘洁  王德俊 《轴承》2007,(2):11-13
从提高轴承套圈冷挤压模具的寿命出发,对W 6Mo5Cr4V2钢的锻造工艺及热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研究了W 6Mo5Cr4V2钢镦拔加工、热处理工艺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最终得到的优化工艺方案在实际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段式真空渗氮工艺对调质态PCrNi3Mo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在渗氮温度及氮势相同的条件下,对比研究了强渗阶段和扩散阶段时间均为6 h以及强渗阶段时间为4 h和扩散阶段时间为8 h条件下试验钢表层的组织、物相组成、硬度及耐磨性能。结果表明:渗氮后试验钢表层物相为ε-Fe2-3N相,2种渗氮时间下渗氮层的厚度分别为0.6,0.7 mm左右,表面硬度分别为660.3,581.3 HV,显著高于基体的360 HV;前者渗氮时间下渗氮层中化合物层致密性较差,微孔较多,渗氮层硬度过渡良好,在距表面距离大于0.3 mm时的硬度较高,渗氮层的摩擦因数和磨损量较低,磨损表面犁沟较浅,耐磨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4.
针对水润滑高碳铬不锈钢轴承套圈常用材料G102Cr18Mo的钝化及去氢处理工艺进行了试验分析,确定了合适的不锈钢套圈的钝化处理及去氢处理工艺,该工艺能够显著提高水润滑轴承套圈的耐腐蚀性能,有效避免氢脆的发生,且套圈硬度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5.
针对M50钢在轴承加工过程中一直存在着钢材采购周期长、钢材质量问题不易解决的问题,通过将S8Cr4Mo4V钢与M50钢在材料标准、材料性能及产品性能进行对比分析后,得出S8Cr4Mo4V钢材可以替代M50钢材加工相同轴承零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SG13Cr4Mo4Ni4V钢渗碳及热处理工艺的深入研究,简述了各工艺参数的制定原则和在加工过程中渗层及基体的成份、组织、性能的变化情况,同时对该材料在轴承上的应用情况作了部分介绍。  相似文献   

17.
《轴承》2021,(8)
8Cr4Mo4V钢是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高温轴承钢,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主轴轴承的制造。随着发动机主轴轴承的服役工况愈发恶劣,对材料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学者开展了大量8Cr4Mo4V钢性能提升的研究工作。首先,介绍了8Cr4Mo4V钢化学成分优化的研究进展;其次,重点分析了8Cr4Mo4V钢热处理技术发展,包括传统淬回火、贝氏体等温淬火及尺寸稳定化等热处理工艺;然后,介绍了8Cr4Mo4V钢表面强化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相关成果,涉及表面合金化、涂层沉积、喷丸强化及复合强化技术;最后,结合8Cr4Mo4V钢服役需求及相关技术研究现状对其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李红涛  孙伟 《轴承》2004,(8):14-16
通过选取不同的渗碳热处理工艺参数对H10Cr4Mo4Ni4V钢轴承零件进行工艺试验研究,优化了高温渗碳钢热处理工艺,保证了热处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38CrMoAl液压柱塞无白亮层低温离子渗氮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8CrMoAl液压柱塞进行低温离子渗氮,研究不形成白亮层的工艺条件。采用金相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处理后的38CrMoAl钢显微组织、截面硬度、渗层脆性、耐磨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510℃常规离子渗氮工艺,38CrMoAl钢经450℃低温离子渗氮工艺处理后无白亮层产生,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表层无γ'-Fe4N相生成。同时,38CrMoAl钢经450℃低温离子渗氮工艺处理后,不仅截面硬度满足使用要求,而且渗层脆性显著降低,压痕周围均无裂纹产生。耐磨性研究表明,在较大载荷下,450℃低温离子渗氮后耐磨性比510℃常规离子渗氮好。  相似文献   

20.
《轴承》2015,(6)
针对8Cr4Mo4V高温钢制薄壁轴承套圈在热处理过程中易产生变形、翘曲及锥度等问题,通过真空渗碳炉高压气淬热处理工艺,在保证淬透性的同时,显著减小套圈的变形、翘曲及锥度。结果表明:与普通真空炉油淬相比,高压气淬可使套圈尺寸变形率降低约50%,锥度可控制在0.15 mm以内,显著提高了产品合格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