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邓鹏  邱灿红 《中外建筑》2009,(1):97-100
本文通过分析校园公共空间在高校中的作用,研究了目前我国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在规划实践中有的放矢,探讨了营造个性化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法,力图提升校园活力,以体现校园特色。  相似文献   

2.
混合居住模式被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是解决社会分层和缓解社会矛盾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混合居住小区中,公共交往空间是实现和促进交往行为产生的重要场所,设计应当给予充分重视。本文将以混合居住小区——广渠门京城仁和小区公共交往空间为例,讨论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混合居住模式下交往空间的设计原则。以期对今后混合居住模式下公共交往空间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廖先琼 《城市住宅》2021,28(6):144-145
公共艺术是城市建设中的重要艺术形式之一,是现代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活形态的产物,且逐渐走向其他空间领域,如乡村空间、校园空间,体现了一种文化和精神价值.以可持续发展引出可持续设计理念,并将其应用到校园公共艺术设计中,结合案例分析校园公共艺术的设计方法,以激发大家的共鸣,使人们能够更加关注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引起反思,创造生态和谐的可持续发展校园.  相似文献   

4.
校园开放空间POE研究——以北京大学静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主要关注空间、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在校园建设过程中,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环境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北京大学静园区域户外开放空间为例,从动态交通、公共空间中的行为活动规律两方面对场地进行系统的POE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造策略与建议,为“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建武 《中国园林》2007,23(5):77-82
使用状况评价(POE)是系统描述和评价建成环境的实证性研究方法。它关注空间和环境的使用效能和利用方式,并为规划设计项目提供科学依据。我国正处于高校校园建设高峰时期,POE研究可以被视为灵活、交互式的设计反馈过程,它使得未来的校园建设能够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以北京大学为例,从户外公共空间行为活动、动态交通、绿地使用适宜性等几方面对校园环境进行POE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划改造策略与建议,为创造充满活力、“以人为本”的校园开放空间体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建设的不断进行,一大批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校园建设贪大、求快,致使校园建设模式化、程序化,丧失自身校园空间的特色,尤其是以校园公共空间为代表。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问题,以场所精神为切入点,并且引入"活力场"的概念,探讨高校校园公共空间活力场的营造。  相似文献   

7.
PSPL调研法是依托空间与人群行为的互动关系进行公共空间和公共生活关系研究并用以指导设计实践的主要方法。开放式大学校园具有社会共享性和公益性,能集中体现公共空间类型与人群行为特征。选取山东建筑大学15处校园公共空间,从空间包容度和空间承载力两个维度进行7项16个指标的活力评价。结果表明校园公共空间的活力主要受可达性和空间设施数量的影响,受空间整洁度、意象化等感官要素影响不大。结合校园开放包容度调查,从开放意愿、空间要素、导览设施、空间组群等方面提出了校园空间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8.
广场空间是大学校园开放空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公共活动发生的重要场所,也是校园文化生活塑造的重要空间。从校园广场的定义、空间形态和设计要点三个方面探讨和分析校园广场空间的设计,以期能对大学校园广场的设计实践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9.
城市公共空间的特色塑造与规划引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伦亮 《规划师》2007,23(4):5-9
公共空间既是城市功能的主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连接城市各功能区的重要纽带.对比欧洲城市在公共空间的历史文化氛围塑造、系统化建设、空间尺度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所进行的努力,我国城市应重点加强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公共空间历史文化氛围的传承与塑造、公共空间的合理尺度研究及人性化设计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盐城工学院新校区公共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运用空间句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其进行深入的定性定量分析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优化的建议,以完善高校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为当前高校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规划建设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某高校新校区的总体规划与设计实践,针对高校新校区规划建设中产生的校园建设与城市发展、校园与城市共生、校园与城市资源共享的问题,依据空间类型学的设计原则对校园公共开放空间的设计组织进行引导,提出新的规划思路和模式——规划一个既有开放的校园空间,又与城市互动融合的开放型城市校园。  相似文献   

12.
王玮 《建筑与文化》2020,(6):192-193
高校旧校区的建设往往面临着教学品质提升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校园综合体能够高效地利用土地空间、扩展教学功能,是校园更新的重要手段。文章探讨了此类型建筑在功能、空间及形体等方面的特点,提出校园综合体的设计不仅要着眼于校园功能的补充,还要创造具有特色的公共交往空间,为学校的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3.
车鑫  程世丹 《华中建筑》2020,38(8):85-90
校园空间承载了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是师生校园生活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学校校园的各个功能空间中,教学空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学空间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紧密地联系到了一起,从某种程度上来看,教学空间也是校园空间之中较为重要的公共空间。因为容纳的人数之多、受众面之广,教学空间的可达性与其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联系。该文利用空间句法原理,以武汉大学工学部教学楼为研究对象,采用了Depthmap为分析软件,选取轴线方法来分析教学空间的整体特征与局部特征,定量分析出武汉大学工学部其他空间与教学楼空间之间的可达性,并结合问卷调查的形式,得出其活力特征结论以及在规划角度下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当前大学校园改扩建中的设计问题,该研究站在以人为本的角度,探讨大学生对校园公共空间的需求,通过对绍兴文理学院河西校区公共空间的调查,研究分析其学生行为特征。旨在进一步总结出现代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的设计原则,以创造充满爱与关怀,安全、方便、舒适的校园,为今后校园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武汉大学户外公共空间的场地调研,聚焦到校园中的热门场所以及在场所中会产生自发性行为摄影的群体,结合建筑心理学角度研究其对校园户外空间的选择机制,进而发掘武汉大学公共空间再改造利用潜力提出设计策略,以期通过短期的、低成本和弹性的干预引导措施来激活场所,提高高校公共空间的品质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在城市存量建设阶段,大量高架桥下的附属空间未被充分利用,如何激活城市高架桥下的消极空间,重塑空间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将畸零空间活化为城市公共空间,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文章论述了中国发展城市高架桥下空间的国情背景,基于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准则,提出高架桥下空间改造应遵循基于需求而设计、使用安全性、高可达性、美观性和文化性五项原则,并有针对性地结合实践案例讨论了具体设计策略及高架桥下空间利用的多种可能性。研究能为我国高架桥下空间利用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配建公共空间(国外称之为"私有公共空间")存在着难以识别、易被侵占等问题,标识系统是解决这些问题、强化其管理的关键工具.在吸收国际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实践研究制定标识系统设计标准,探索建立设计-建设-维护全生命周期的标识系统管理机制,以进一步完善配建公共空间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8.
校园公共空间是学生进行户外交流、开展社团活动、放松身心的重要场所。针对当前校园公共空间存在的分布不均、利用率低等问题,本文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利用空间句法理论,从集成度和深度值两方面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空间句法用于校园空间的研究往往以线型空间即道路为研究重点,本文则以面型、点型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旨在分析校园公共空间的可达性,为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城市公共空间虽然在近年来的城市空间环境及城市建设中占据了较重要的位置,但作为专门术语,它有别于其他城市空间概念的本质涵义,在国内并没有得到明确的界定.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对西方学术领域中城市公共空间概念的产生及主要相关理论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西方城市公共空间公共性价值判定的主要因素.希望借此充实对城市公共空间概念和本质属性的理解,并指出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将为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领域内更全面地探讨建成环境与社会政治文化的关系意义提供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在国家大力推动新型城镇化农村的建设过程中,新农村社区公共空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传统农村公共空间的概念、传统农村公共空间的研究概况和特征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目前新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设计初探.以山东昌乐县白塔村社区服务中心为例,分析了新农村社区服务中心的设计思路.希望以此作为日后研究新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一个基础,能够对新农村社区公共空间的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