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小城镇建设》2021,(2)
传统村落作为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性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根基所在。但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中一味追求经济发展的建设方式愈加普遍,传统村落的乡土风貌受到严重破坏,村落数量也急剧减少,历史文脉被切断。此外,落后的生活条件难以满足村民现代社会的生活需求,大量的人口外迁使传统村落失去了活力。文章针对当前保护困境,立足于在地文化经济、空间、情感及社会四种属性的现状解读,从文旅融合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文化认知提升及传承主体培育四方面入手,提出基于在地文化的传统村落保护与活化利用方法,以此实现经济振兴、人居环境改善与乡土文化复兴,从而助推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再结合鄣吴村规划实践探析保护方法的实施路径与效应,以期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思路与案例借鉴。 相似文献
4.
该文根据乡村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将乡村划分为工业型、农业型、历史文化型与休闲旅游型村落4种景观类型.并以浙江省安吉县乡村为例,分析产业对乡村景观形成的正负效应,提出乡村景观建设的策略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自2003年浙江省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以来,安吉县积极探索,经过多年努力,实现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双赢,成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样板.本文通过对安吉县的实地调研,研究分析了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总结其成功经验,进一步明晰了县域层面推进美丽乡村的思路和方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7.
8.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地区处于转型期,农村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等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村民对文化环境、村庄建设、精神需求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公共空间可以促进村落公共活动的产生,提高农村居民的交往质量,增强村民的认同感,促进村落的稳定发展。文章以九里夼村为例,对村落公共空间的优化策略进行探讨,以期为村落公共空间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10.
11.
在城市快速发展背景下,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城中村作为农村在城市的遗留,成为大量外来人口聚居的生活区.公共空间是城中村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其环境质量影响居民生活品质.通过实地走访和调研广州北亭村,对村内公共空间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痛点并提出城中村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相似文献
12.
13.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尤其是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污水处理量存在逐渐变大的趋势,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和运用显得至关重要.在此,通过探索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优化评价体系,进而在安吉县递铺镇横山坞村进行了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推广. 相似文献
14.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乡村面貌得以进一步改善,如何发挥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调动亿万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被提上了日程.与此同时,乡村特有的地域文化价值日益被重视,如何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公共空间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黔西南州岜院村公共空间改造实例为切入点,在2019年立村共生乡村振兴探索计划的推动下... 相似文献
15.
新型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快速推进,让城市发展进程优先于乡村发展步伐,城市环境与乡村环境差异大.文章从乡村建筑环境整治提升为切入点,通过对荆川村现存的传统建筑进行年代、质量,以及建筑风格等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利用城乡规划技术与方法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与建议,以期为乡村建筑环境整治提升提供较为有效的参考实例.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缝·补"策略是针对乡村生活空间环境现状,通过整合现有废弃地、闲置空间、废旧资源等发挥其"乡土、经济、集约"的特点,实现"本土营造,一村一品"的乡村风貌。文章以广东省云浮市云城区斗带村生活空间的景观改造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斗带村的环境特征、生活空间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调查分析村庄闲置资源现状,以及村民生产生活、文化习俗等乡土特征,提出适用于该村"本土特色景观"的"缝·补"策略,从空间整合、废旧资源再利用两个方面着手,对村落中原本割裂、无序、杂乱的闲置节点进行重构。改造后的斗带村生活空间景观考虑了村民记忆中的生活烙印,再现了原汁原味的独特村庄景观,保留了浓郁的岭南乡村特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