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旅游规划思路,应包括总体战略定位、制度设计、重点区域设计以及城市整体设计的融合,更好地适应旅游小城镇规划. 本文以德阳剑南镇的规划为主要案例阐述特色建构的其体路径、在规划内容方面,强调整体战略定位、系统创意设计和重点地区特色设计的结合,对于旅游型小城镇真正实现旅游兴镇、实现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的崛起具有借鉴作用. 一、构建旅游小镇体系的策略 发展小城镇特色旅游首先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因此在坚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的发展过程中,旅游业的发展,应坚决杜绝“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培养良性意义上的旅游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杜绝掠夺式的开发和管理;对历史文脉的延续和发展小城镇,因以改善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为准则,保护历史和民俗文化,实现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2.
“城市复兴”思想起源于欧洲,1990年代形成思潮,是在二战后西方的城市更新、历史保护和内城振兴背景下形成,提倡以综合和渐进方式克服城市衰退问题,以社会活力、经济和文化复兴为目标,对于历史城市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价值.海州古城城市设计根据“城市复兴”思想,追求古城历史意象恢复与城市活力复兴协同发展,从肌理、色彩、九庵十八庙、空间结构和白虎山突显等方面恢复古城的历史意象,同时从继承和发扬白虎山庙会激活旅游、建设以历史步行街为基础的交通体系、疏理水系并将防灾与景观相结合等方面激发古城的活力.设计中还运用“新旧共生”手法,创建传统继承和发展统一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3.
亮点:城市功能把都江堰建成个“步行城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会上,来自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代表表示,都江堰应建为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复兴后的都江堰将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中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体闲度假旅游城市,成都都市附中心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宜  相似文献   

4.
城乡历史遗产保护是较为复杂的城市历史研究和规划设计工作,也是“文化复兴”“城市双修”等工作的重要内容。城市设计无论在城乡规划体系还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都缺少相应的法律地位,其编制内容、编制成果具有较为灵活的特征。城市设计是实现空间布局结构优化、功能组织活力有序、风貌特色引导控制和历史文脉传承发展的有效途径,城乡历史遗产保护理念下城市设计以文脉认知为基础,以合理利用为途径,实现多元深入的空间管控为根本。该文以郑州商都历史文化片区为实证,探讨以文化遗产认知和价值挖掘为基础,整合文化遗产保护、城市设计和开发控制等方面的内容,探索城乡历史遗产保护和城市发展相协调的城市设计编制方法。  相似文献   

5.
旧城改造是我国城市更新过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对城市发展具有关键性作用。运用城市设计手法的旧城改造,通过有选择性地对城市环境的内部功能、建筑、空间、环境等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变,注重保护历史建筑与历史街区、留存城市文化、延续城市底蕴,达到引导城市发展、恢复城市活力、改善城市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化及其次生灾害已成为威胁文化遗产安全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梳理了国际、国内文化遗产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历史和现状,指出气候变化条件下历史城市保护规划的理论和技术需要突破一些重大而基本的问题,在常规的视觉环境、经济社会历史文化环境基础上,重新认知和界定历史城市的“环境”,并改进历史城市保护规划方法,以“自然解”增强历史城市的气候韧性。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综述了国际国内文化遗产领域对气候变化论题的讨论,特别对我国历史城市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的状况做了分析;第二部分尝试提出了历史城市环境的三个层次,即自然基础环境、人居生态环境和历史景观环境。作为一个整体,三个层次的历史城市环境可以帮助我们建立综合的环境观,将气候变化、生态服务功能等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因素纳入历史城市的保护规划和科学研究;第三部分以敦煌为例,分析不同层次关键环境因素的识别以及如何通过“自然解”来增强历史城市的气候韧性。第四部分作为结论,主张发展历史城市的保护规划技术,不仅要认识文化遗产保护的规律,也要认识生态系统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在城市永无止境的变化发展过程中如何面对其历史与现状,是一个关乎人道和人性的问题。本文提出对城市环境的更新改造应运用“场所文脉主义”的设计理念和方法,以求保护和继承城市文明的历史遗产,延续和发扬城市场所的人文精神,创新城市环境的生存方式和特征。  相似文献   

8.
规划信息     
东北亚城市历史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即将召开由中日双方共同主办,以中、日、韩三国为主的“东北亚城市历史与环境国际研讨会”将于1999年9月12~15日在沈阳召开。本次会议将邀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本部、世界银行本部及芬兰、比利时、俄罗斯等机构和国家参加。会议的目的在于通过地域相近的中、日、韩三国及部分欧洲国家共同探讨、总结城市的历史和建筑发展过程,科学地保护开发和利用历史建筑文化遗产,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环境。大会将邀请桢文阎(日本)、李德森(中国)、康丙基(韩国)、董鉴弘(中国)等国内外专家、学者,作…  相似文献   

9.
吕梁 《规划师》2008,24(Z1)
缺乏系统性特色研究、商业旅游开发过热、保护模式单一、保护实施指导力度不够是导致城市特色流失的主要原因.在历史保护中应强调以城市特色保护为根本,采用结合旅游开发、生活环境整体保留、新型功能置换、自然更新发展等多元化保护方式延续、发扬城市特色,避免"千城一貌"现象.  相似文献   

10.
《国外城市规划》2005,(4):94-97
“东中亚历史城市保护与规划国际研讨会”是亚太地区唯一的以历史城市保护为主题的专门性国际会议,继首次会议于2004年2月在中国昆明成功召开以后,第二届会议移址至位于欧亚大陆中心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撤马尔罕市,会议主题关注于中亚地区的历史城市保护与发展现状。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参加了此次会议,不仅与来自各国的专业人士一道,在规划保护观念、技术实施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还共同完成了两个在撤马尔罕古城重要保护地段的概念性合作设计,获取了许多相关资料,为拓宽在相关领域的国际视野、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城市综合公园具有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等多重功能,如何在保护与发展中取得双赢,成为城市综合公园在更新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威海环翠楼公园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本文以环翠楼公园盆景园设计为例,探讨在新形势下的综合公园更新中的文化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2.
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工作普遍面临保护要求不明确、难以划分保护与更新界线、特色塑造与多样化历史记忆难以兼顾的问题。文章以兴化市西门片区为例,采用“城市—街区—建筑与环境”多尺度保护思维探讨解决路径。城市尺度统筹特色定位,理清保护与更新的方向,确保历史文化保护同城市发展目标协同一致。将历史地段保护与更新范围扩大到完整的街区尺度,明确保护与更新对象,衔接、织补城市功能与空间。建筑与环境尺度进行精细化设计引导,落实多样化历史记忆传承。  相似文献   

13.
城市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是历史城市保护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空间品质营造和城市形象提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目前出现的城市传统风貌消失和城市特色危机的严重现实问题,分析和梳理了城市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保护的历史由来,从风格延续、结构延续以及生活环境内涵与场所的延续等方面讨论和研究了城市历史环境和传统风貌保护的本质内涵。最后从实际操作层面,从城市文化的高度和城市规划的角度,就加强历史城市传统格局的整体保护、注重历史城市环境景观特色的保护、融入当代城市生活与城市发展以及通过精心的城市设计有机延续传统风貌等方面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为例讨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要与城市区域总体发展策划相适应,可以导入全新的区域开发、旅游开发理念,为区域的发展寻求一条独特的发展之道。在街区设计中挖掘、整合、升华、提炼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区域独特个性。挖掘改造设计的文化内涵,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对鼓浪屿龙头路进行品牌设计,有利于突出厦门鼓浪屿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15.
亮点:城市功能把都江堰建成个“步行城市”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会上,来自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的代表表示,都江堰应建为世界灾后重建的典范。复兴后的都江堰将是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中华历史文化名城、国际风景体闲度假旅游城市,成都都市附中心城市、城乡一体化的宜居生态城。设计方案分为空间、经济、社会、文化、生态5个角度。其中,空间为安全紧凑防灾生活圈;经济为风景休闲度假创意文化产业商贸“场镇”;社会为社会公平、自助互利、以工代赈;文化为世界遗产保护城市文脉延续川西风格延承;生态为山水林城、生态承载能力人与自然的和谐。方案还建议,重建应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步行城市。而在土地利用方面。要建设紧凑城市,土地利用强度适度增加。此外,他们还强调突出城市的旅游功能,分组团分功能建设;建设慢速步行系统,加强度假型旅游。亮点:避震建设都江堰重建征集方案城里建个防灾公园如何?奥雅纳工程咨询(上海)有限公司他们设计了城市防灾公园,规划了城市避震疏散系统建设,可持续生态发展规划,并建议实施灾后重建实施机制——设立灾后重建局,该部门预计在重建的6年时间里发挥作用,在完成重建后解散。设计方案中还称,要通过可持续生态城市规划。不断创新,同时...  相似文献   

16.
高伟  张婉婷 《华中建筑》2015,(2):158-162
该文首先从城市设计的视野出发探讨了历史环境保护问题,归纳并总结了城市设计与历史环境的定义,并探讨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国际遗产保护发展的历程中梳理了复兴型保护概念发展的脉络,总结并分析了国际遗产保护重要技术文件中关于复兴型保护方向的研究内容。该文挑选了美国查尔斯顿作为案例,以城市设计的视角探讨了复兴型保护的实例,总结了查尔斯顿的"循环基金"经验以及美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公共参与"经验。最后,综合归纳、分析,提出了构建城市历史环境复兴型保护的具体思路,也为城市体现自身历史文化和地方特色提供了一种方向。  相似文献   

17.
邓蜀阳  芮智 《山西建筑》2010,36(11):3-5
从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当代城市中发展建设与保护历史之间的协调途径、保护模式,通过对“应天门”保护展示设计的研究与设计,以期实现现代城市与历史和谐再生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以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为例讨论历史街区保护开发。历史街区保护开发要与城市区域总体发展策划相适应,可以导入全新的区域开发、旅游开发理念,为区域的发展寻求一条独特的发展之道。在街区设计中挖掘、整合、升华、提炼历史文化内涵和特色,强化区域独特个性。厦门鼓浪屿龙头路的改造设计应从博饼、南音、闽南茶以及街头音乐这些具有地方特色的风俗中,挖掘改造设计的文化内涵,保持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优势。对鼓浪屿龙头路进行品牌设计,有利于突出厦门鼓浪屿独特的社会文化环境,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富有竞争力的城市区域。  相似文献   

19.
古斯塔沃·乔万诺尼是20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建筑学、历史保护和城市规划领域的关键人物之一,对国际遗产保护领域也有重要影响。文章结合乔万诺尼的主要理论著作及学界相关研究文献,梳理乔万诺尼的城市保护思想的形成背景、理论内涵及相关实践。20世纪初期现代化建设给意大利历史城市带来破坏,乔万诺尼本人工程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专业经历是其城市保护思想产生的先决条件。乔万诺尼意识到历史城市具备有机体的属性,强调在城市更新中应尊重环境和保护“次要建筑”,针对老城更新制定了“抽疏”的设计策略,将历史保护由建筑单体扩展到城市区域,并在罗马的老城区保护规划实践中做出有益的探索。最后,文章试图阐明乔万诺尼城市保护理论给当下的历史城市保护更新实践带来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20.
《城市环境设计》2009,(4):10-11
2009年3月13日下午,由《城市环境设计》杂志社主办,题为“发展中的城市”的主题沙龙在中央美术学院建筑学院举办。这是一次关于城市中的传统建筑和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发展的论坛,沙龙主题结合中国城市发展的现实,围绕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展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