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莱芜市地处鲁中山区,总人口123万,总面积2247km^2,其中山丘区占83.4%,年平均降水量711mm,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3亿m^3,无任何客水来源,人均占有水资源量510m^3,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供需矛盾非常突出,抗旱形势异常严峻。为此,莱芜市及时编制抗旱预案,研究制定抗旱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初步实现了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由单一农业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有效地减少了旱灾造成的损失,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的关键时期,抗旱工作面临着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必须调整抗旱工作思路,把科学发展观贯穿抗旱工作的全过程,确保粮食和饮水“两个安全”,实现与农业节水和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两个结合”,开发雨洪水和微咸水“两个资源”,发挥信息和服务“两个优势”,全力做好新时期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3.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通过深化农业抗旱、确保农村人饮安全、推进生态抗旱等方法,全面推动由单一农业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对新时期的抗旱工作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2003年初,水利部与国家防总已经明确提出,我国的“防洪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抗旱工作要从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的全面主动抗旱转变”.“两个转变”成为我国新时期治水方略调整的重要标志与必然趋向.结合江西省景德镇市洪水管理实际,谈谈洪水管理与防汛抗旱“两个转变”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5.
平子 《中国水利》2005,(24):I0028-I0029
2003年,国家防总提出了防汛抗旱工作“两个转变”的新思路,即“坚持防讯抗早并举,防汛要从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抗旱要从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2年来,各地防汛抗旱指挥部门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两个转变”,开创了防汛抗旱工作新局面。要实现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要在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规范人类社会活动,实施风险管理,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浙江省2005年在“麦莎”台风来临前,实施“换水”措施,排放水量达1.4亿m3,台风后水位抬高了60多cm,增加了1.8亿m3蓄水,有效地改善了水质:北京市通过潮白河橡胶坝,凉风灌渠、通惠灌渠…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用水量的激增,旱灾对工业、城市和生态的影响逐渐显示出来。2004年6月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在《抗旱要有新思路(观点)》的文章中,提出了抗旱要从被动抗旱变主动抗旱、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新理念。这进一步开阔了我们的思路,对当前抗旱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笔者结合江西省抗旱工作情况提出以下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实现防汛抗旱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就山洪灾害比较频繁发生的地区而言,在防汛抗旱工作中,要牢牢把握落实责任这一基本要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理念、夯实基础这一重要保证、统筹兼顾这一根本方法,通过健全制度,强化措施,创新思路,努力做到防汛与抗旱、防灾抗灾与灾后恢复相结合,统筹水利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力促和谐社会构建。  相似文献   

8.
海河流域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地区。近年来,按照水利部新时期治水新思路,结合海河流域的实际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防汛抗旱并重、坚持统筹兼顾,着力推进防汛抗旱工作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进一步了提高海河流域防汛抗旱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9.
陈振怀 《河北水利》2004,(10):23-23
传统的治水观以疏导为基本手段,强调洪雨“人海为安”,而在水资源短缺的今天,治水思路必须转变。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防汛抗旱工作要加快“两个转变”,即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两个转变”是新时期治水思路的进一步升华。我们结合任丘实际,确立了“以防洪保安为前提,以水资源的合理配置与  相似文献   

10.
广西防汛抗旱工作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近年来广西的防汛抗旱工作成绩,总结其经验和启示,针对国家防总提出的防汛抗旱工作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两个转变"新思路,指出今后广西的防汛抗旱工作要点。  相似文献   

11.
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扩大抗旱工作的服务领域和内容,抗旱服务组织通过建设经营小型抗旱供水工程,成为实现以农业抗旱为主,向城乡生活、生产和生态全面主动抗旱转变的载体;在从主要注重农业效益,转变为注重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统一的同时,抗旱服务组织成为城乡供水市场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松辽流域幅员辽阔、气候复杂、水旱灾害频繁。近年来,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治水新思路.结合松辽流域的实际情况,坚持防汛抗旱并举,着力推进防汛抗旱工作实现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转变,由单一抗旱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抗旱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防汛抗旱》2005,(1):11-13
海河流域地处京畿要地,地跨北京、天津、河北等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总面积31.8万平方公里,人口1.26亿,耕地1.6亿亩,是我国政治、文化中心和经济发达地区。海河流域的防汛抗旱工作不仅关系到流域内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安全,而且事关全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近年来,海河流域按照水利部提出的治水新思路,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积极推进“两个转变”,即: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生产、生活、生态全面抗旱转变,不断探索,认真实践,为流域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障。  相似文献   

14.
北京连续五年干旱之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干旱缺水已成为影响首都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预计到2010年全市工农业缺水约12亿m^3。因此,在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步伐的同时,还必须要加强抗旱节水工作。而制定一部抗旱法规,是做好抗旱工作的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5.
倪深海  顾颖 《中国水利》2011,(13):25-26,34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增加,加之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干旱灾害表现出频次增高、范围扩大、持续时间延长和灾害损失加重等特点。但我国现状抗旱能力薄弱、供水能力和抗旱投入不足,及抗旱管理水平不能应对我国旱情旱灾向严重化发展的趋势。面对严重的抗旱形势,抗旱工作必须实现战略性转变,实现主动抗旱、全面抗旱和积极抗旱,根据不同类型旱情旱灾发生的特点,旱灾影响的范围和对象,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以全面提升我国综合抗旱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国家防总在总结以往防汛抗旱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两个转变”的防汛防旱新理念。今年的全国防汛抗旱工作会议上,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对“两个转变”进行了全面的阐述,即坚持防汛抗旱并举,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两个转变”是对我国传统治水思路的历史总结和升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认真实践水利部党组"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的治水新思路,认真实践洪水管理理念,有效利用雨洪资源,积极探索全面抗旱理念,不断拓展抗旱服务范围,变害为利、变被动抗旱为主动调整,打破了传统的防汛抗旱惯性思维,提高了防汛抗旱综合能力,形成了全面抗旱、洪水资源综合利用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8.
《山西水利》2006,22(5):I0002-I0002
介休市抗旱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现有职工23人.拥有1000m^2的综合经营办公大楼一处.各种小型抗旱设备110台套,推土机2台.汽车2部。同时.抗旱服务队还兴办了养殖场.塑料制管厂.20hm^2果园生产基地经济实体.固定资产130万元,年收A可达100万元。近年来,抗旱服务队又兴建了机电深井3眼,供水能力3000m^3/d,  相似文献   

19.
《山西水利》2006,22(5):I0005-I0005
左权县抗旱服务队成立于1995年。经过10年的发展,由过去单纯的物资供应发展成为集抗旱服务、工程施工、维修加工、物资供应于一体的新型抗旱服务组织。抗旱服务从现有人员15人,拥有办公用房24间650m^2,仓库7间380m^2,小型流动机泵16台套,潜水泵12台,柴、汽油发电机各2台,  相似文献   

20.
60年来,山西防汛抗旱工作从单纯以工程建设为主的"防大洪、抗大灾"的治水思路,逐步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农业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初步建立了"防、撤、抢"的防洪保安体系,防洪减灾、抗旱增产效益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