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在甲苯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进行共聚反应,合成醇溶性丙烯酸树脂。研究了四元共聚单体之间的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树脂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将其用作凸版塑料印刷油墨连结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丙烯酸甲脂、丙烯酸丁脂、苯乙烯之间的摩尔配比为1:2:4:1;引发剂浓度为0.23%;反应温度为110~115℃;反应时间为4~5h时,得到的醇溶性丙烯酸树脂适宜作凸版印刷油墨的连结料。将其与有机颜料、填充料、助剂按一定的配比进行捏合、研磨后得到凸版印刷油墨,且柔性好、附着力强、抗冻融性好,可用于印刷聚氯乙烯薄膜及表面已处理的高压聚乙烯薄膜。  相似文献   

2.
通过热聚合反应合成了植物油基印刷油墨连结料,讨论了保温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用量对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保温时间240min,反应温度300℃,催化剂用量3%,并进行了大豆油热聚合反应动力学研究,由作图法确定了热聚过程中亚油酸异构化反应即植物油热聚反应动力学方程为c18:2=11.46c18:0e-0.0137t.  相似文献   

3.
聚丙烯酸钠溶胶的抑尘性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用单体丙烯酸和NaOH合成聚合烯酸钠高倍吸水树脂,每克树脂吸自来水达280g;此外,对其抑制路面扬尘的性能进行了研究,得出,用制得的聚丙烯酸溶胶作为路面抑尘剂,吸水,保水能力强,粘结性好,因而能长久有效地抑制粉尘飞扬。  相似文献   

4.
利用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法得到27组试验钎料配方,分别测定了它们的液相线温度和润湿性;选取液相线温度和润湿性的试验数据作为参数,依据回归设计理论,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立了钎料的液相线温度、润湿性与Bi、Sb、Ag、Cu、Re之间关系的二次回归方程;根据最优化原理,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计算机优化运算,得到了Sn-Bi-Sb-Ag-Cu-Re系优化钎料.试验结果表明,Sn-Bi-Sb-Ag-Cu-Re系优化钎料的熔化温度和润湿性均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基于PLC控制的冲床上下料气动机械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冲床人工上下料效率低、精度差、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设计了基于PLC控制的冲床上下料气动机械手,给出了机械手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并对其气动、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设计了机械手可换指端夹持器。该机械手结构紧凑、工作灵敏、可靠性高、柔性好、成本低且调试维护方便,符合企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利用碳纳米管(CNTs)超强的力学性能将碳纳米管引入聚丙烯酸(PAA)凝胶网络中,制备出新型含碳纳米管的聚丙烯酸凝胶.实验证明其并不改变凝胶原有的离子响应性和pH响应性;力学强度测试表明,其与普通PAA凝胶相比机械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作业车间中人力资源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建立了具有柔性人力资源约束的作业车间模型,并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全柔性资源能够显著提高作业车间系统绩效;部分柔性资源在某种资源分配规则下有可能提高系统绩效,起到全柔性资源的效果,但也有可能降低系统绩效;不同人力资源柔性配置与系统绩效之间是环境依赖的关系;作业到达时间的紧迫性、到达作业类型的不确定性以及作业加工时间对资源数量的依赖性等都会影响具有不同柔性人力资源约束的作业车间系统绩效。  相似文献   

8.
装备保障指挥控制系统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装备保障指挥控制系统面临柔性的挑战;柔性问题的解决可提高系统动态适应新情况、新环境、新任务的能力。以往软件设计以数据和功能为核心,对系统柔性考虑较少,造成了系统缺乏对装备保障指挥控制过程的柔性支持。为有效地解决系统的柔性问题,利用工作流技术和Agent技术,提出了以过程为中心构建系统的基本思想;通过构建柔性的体系结构、工作流模型、数据结构和数据表现,可以动态实现装备保障指挥控制过程,大大地提高装备保障指挥控制系统的柔性。  相似文献   

9.
柔性隔振系统中驻波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多维系统阻抗分析的观点,综合考虑隔振器驻波效应和柔性基础的动态特性,运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推出了相应的隔振效果解析公式;探讨了柔性基础与刚性基础情况下驻波效应的差别;分析了基础的动态特性、质量比及阻尼对驻波效应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高频隔振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导电油墨在印刷电子方面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型柔性电子器件的出现、发展与应用,印刷电子的制备工艺相对于其他传统技术表现出成本低、效率高以及可大面积生产等比较优势,逐步受到广泛关注.而导电油墨作为印刷电子工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了研究.为此针对导电油墨进行了相关论述,并阐明了未来导电油墨的发展方向,其中重点介绍了金属纳米颗粒型、金属有机分解型和金属纳米线型等不同导电体系的导电油墨,评述了它们的整体特点、制作方法和应用实例,并针对各油墨体系提出了改进其在基材上的附着力设计方法.可以看出:在印刷电子工艺中所使用的导电油墨,其性质与特征决定了整个制备工艺的流程和最终产品性能,并且将会继续沿着低成本、环境友好型和高导电性等方向进行发展.  相似文献   

11.
纳米SiO2水溶液制备、改性及应用性能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硅单质法制备了低成本高固合量的纳米SiO2水溶液,并进行表面处理。结果表明:两亲性和核-壳型纳米Si02在水中分散稳定,SiO2/聚丙烯酸酯涂膜的附着力、柔韧性和耐冲击性提高;纳米Si02用量增大,对乳液的成膜温度影响较小,但涂膜硬度增大,膜柔韧性好,回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升高,具有更好的防尘性和耐热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对柔性多体动力学发展略作回顾的基础上,采用d'Alembert-Lagranse原理,对由基座、(n-1)个柔性连杆及端部负载组成、相互之间由柱铰联结的柔性链式多体系统进行理论建模;柔性杆模态取三维梁单元进行有限元离散;算法上选用Gear算法克服柔体动力学微分方程的刚性(Stiffness)问题。成功地进行了一种工况的失重柔性机械臂的动力学数值计算,为在其上进一步实施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柔性隔振系统中驻波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维系统阻抗分析的观点,综合考虑隔振器驻波效应和柔性基础的动态特性。运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推出了相应的隔振效果解析公式;探讨了柔性基础与刚性基础情况下驻波效应的差别;分析了基础的动态特性、质量比及阻尼对驻波效应的影响规律;提出了高频隔振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一套柔性机械擘振动控制实验系统,该系统主要由直流伺服电机,柔性机械臂结构和支座组成,伺服控制系统由位置反馈环,速度反馈环和电流反馈环三环组成;采用光电编码器作为检测元件,对柔性机构臂的动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5.
夹具设计技术发展综述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以柔性夹具的发展为主线,深入探讨了柔性夹具的研究和开发方向,阐述了组合夹具的发展情况及其关键技术--计算机辅助夹具设计(C -Aided Fixture Design,CAFD)的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介绍了10年中夹具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发展成果,全文包括5个方面:夹具设计的基本步骤;柔性夹具的研究与开发;CAFD的发展状况;自动夹具设计(Automated Fixture Design,AFD)的概述;总结。  相似文献   

16.
探究在前列腺癌的穿刺诊断过程中,柔性针在进针时对人体前列腺所造成的损伤。首先,建 立柔性针的悬臂梁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柔性针和前列腺所构成的耦合模型进行求解;然后,在 Abaqus有限元软件中对前列腺穿刺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探究穿刺活检针的倾角、直径和速 度在穿刺时对前列腺的影响;最后,通过引入损伤指数对患者穿刺部位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有限元软件能够模拟前列腺穿刺手术的整体过程及状态;柔性针直径越大,前列腺软组织的损 伤越严重;柔性针的针尖尖端越锋利,前列腺软组织穿刺时组织损伤越小;在穿刺时穿刺速度对组 织损伤也存在一定的影响。研究可为医生的术前规划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7.
以聚丙烯酸和氯化铝为原料,采用溶液聚合法合成出丙烯酸树脂,再与铝离子配合,生成了一种配合物鞣剂,采用化学分析、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紫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鞣剂是聚丙烯酸与铝的配合物,而不是聚丙烯酸与氯化铝的混合物。  相似文献   

18.
主要利用聚丙烯酸酯涂料的柔韧性来改善水性环氧树脂涂膜的脆性.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硬单体、丙烯酸丁酯为软单体、丙烯酸为功能单体制备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用自制的聚丙烯酸酯乳液对水性环氧树脂共混改性.讨论了不同制备条件下制得的聚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对涂膜性能的影响,确定了较佳的聚合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9.
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应用现状和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概述了国内外紫外光固化油墨的发展进程,分析了紫外光固化油墨的成膜原理及其组成,并对紫外光固化油墨的特点和应用进行了阐述。综述了影响紫外光固化油墨性能的因素,并指出了紫外光固化油墨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电子柔性复合功能薄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探讨了现代电子复合功能材料科学中,柔性复合功能薄膜的结构概念、功能原原理与特性价值。研究了现代电子柔性复合功能薄膜的基本原则、柔性特性表征;并从两相柔性复合体系弥散模型对复合压电铁电性机理进行了有效解释,理论与实验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