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辐射诱发哺乳类损伤中染色体畸变是最主要的指标之一,氚有较强的致染色体畸变作用。本文介绍了氚的毒理学特性,以及氚水对哺乳动物、细胞系及人离体细胞的辐射损伤导致的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给 Wistar 大鼠在妊娠第11d单次腹腔注射适当浓度的氚水,使大鼠体水氚的浓度为0.037、0.555和5.55MBq/ml。其8月龄仔鼠吸收剂量分别为0.012、0.189和1.89Gy。检查各组8月龄仔鼠心脏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果表明各受照组仔鼠淋巴细胞染色体型畸变率、总畸变率和畸变细胞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x~2检验P<0.01),并且都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只有吸收剂量为0.189Gy和1.89Gy的两个剂量组之间,总畸变率及畸变细胞率有显著差异(x~2检验P<0.01)。染色单体型畸变率仅最高剂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用氚β射线和~(60)COγ射线离体照射G_0期人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剂量范围为0-0.5Gy)。实验表明:无论是氚β射线还是~(60)Coγ射线所诱发的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均以染色体型畸变为主,诱发的双着丝粒体与剂量的关系均适合以Y=a+bD模式来表示。以~(60)Coγ射线为参考辐射,以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为生物终点,测得氚的RBE值为2。  相似文献   

4.
5.
6.
重离子辐射诱导染色体畸变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离子在放射肿瘤学方面的应用和人类太空探索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重离子辐射生物学研究.染色体畸变是典型的辐射损伤生物标志物.本工作就重离子辐射诱导哺乳动物染色体畸变研究进展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7.
采用18.8 MeV单能质子和60Co γ射线对2名健康男性外周血进行照射,照射剂量分别为0.0、0.5、1.0、2.0、3.0、4.0和5.0 Gy,剂量率为0.5 Gy/min,观察染色体dic+r畸变,分别建立每细胞dic+r畸变率与18.8 MeV单能质子和60Coγ射线的剂量-效应曲线,并对生物效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8.8 MeV单能质子诱发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dic+r畸变的最佳回归方程为Y=0.277?D?+0.013?D?2(r2=0.984,p<0.01),60Co γ射线为Y=0.035D+0.039D2(r2=0.991,p<0.01);质子诱发染色体畸变的RBE值的范围是0.91~1.87,质子照射在剂量较低时,有较高的生物效能;质子均匀照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dic+r在细胞间的分布符合泊松分布,与γ射线一致.  相似文献   

8.
董墨  邵松生等 《核技术》2001,24(11):915-919
将人离体外周血不同剂量的^188ReO4^-中培养54h,观察淋巴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型和单体型畸变,这两种类型的畸变均有随^188Re活度的增高而增加的趋势,并与活度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染色体畸变以二次多项式的模式为佳。单体型畸变、畸变细胞、染色体断片也可配以直线回归。  相似文献   

9.
朱寿彭  曹根发 《辐射防护》1996,16(6):444-448
本文研究了^147Pm在大鼠体内的滞留过程:发现仅在早期降低较快,以后的降低极为缓慢,注入后7d的滞留方程可拟合为:R(t)=0.199e^-0.1452t+0.812e^-0.008t,可见包括两个快慢组分的半滞留期,即T1=4.17d,T2=816.3d。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不同职业照射类型、年龄、工龄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畸变情况,采集四川省1 612名放射工作人员(放射组)和248名健康人员(对照组)外周血,用微量全血培养法培养淋巴细胞,MetaSystems系统分析记录染色体畸变,统计分析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总畸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放射工作人员中,核燃料循环组、工业应用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医学应用组,40岁以上人员染色体畸变率高于40岁以下,工龄20年以上人员染色体畸变率高于20年以下。结果提示,放射工作人员较健康人群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明显增加,应进一步提高核燃料循环和工业应用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加强个人辐射防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应用国产 DZY-10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产生的8MeVX 线离体照射人外周血,经54小时培养后,观察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双着丝点体畸变率与剂量之间关系适宜配成 Y=(1.97±1.95)×10~(-4)D+(2.74±0.71)×10~(-6)D~2。以180kVX 线诱发的双着丝点体的畸变率为标准,得到8MeVX 线、~(60)Coγ线和14MeV 中子的相对生物效应系数分别为0.59、0.63和2.03。  相似文献   

12.
本文调查了油田212例受γ射线和中子混合辐射照射的作业人员和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作业人员受γ射线照射的人均年受照剂量为1.28mGy。调查结果表明,放射性测井人员与正常人相比染色体畸变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低浓度丝裂霉素C诱导抗大剂量辐射照射的适应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孙淑清  王彬 《辐射防护》1998,18(1):44-48
本文以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为实验材料,在血样培养至38h时给予不同浓度(0.01~0.1μg/mL)丝裂霉素C(MMC)作预先处理,4h后再给予1.5GyX射线照射,以观察化学物质和电离辐射的交叉抗性,结果表明,当MMC处理浓度分别为0.05,0.075μg/mL和0.01μg/mL时染色体畸变率和姊妹染色单体互换(SCE)频率分别明显低于预期值,而当MMC预处理浓度为0.05,0.075,0.10μ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沈阳地区70名医用诊断 x 线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观察结果。照射组染色体畸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畸变类型主要是无着丝点断片(占82.9%);染色体畸变率与累积剂量,年平均剂量无明显相关。文章并就上述结果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The chromosomoe and chromatid type aberration can be induced by benzene and the dicentric and ring ones were not observed in vitro experiment but observed in vivo one.In vitro experiment a good linear reression can be given between benzene concentrations and total aberration cells while power regression for radiation dose.The chromosome aberrations induced by benzene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in rabbit blood lymphocytes are higher than in bone marryow cells.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工作是日本放射线影响研究所细胞遗传学研究方面有关工作的继续。对26名广岛原爆受照者(0—786rad)的染色体畸变的分析结果,发现畸变率与每一剂量组的平均剂量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大体看来,剂量每增加100rad,畸变细胞约增加3%,总畸变数约增加4%。对畸变类型的分析表明,大多数畸变为异常的单着丝点染色体,包括相互易位、倒位及缺失。它们约占总畸变数的86.3%。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用180kV X射线离体照射人体淋巴细胞诱发染色体畸变的剂量-效应关系的实验结果。实验设9个剂量点(0.1—5.0Gy)和1个对照点(0Gy)。分析结果表明,在(?)剂量范围内。双着丝点体加三着丝点体的畸变率 Y_1(%)、无着丝点断片畸变率 Y_2(%)和总畸变率 Y_3(%)与剂量 D(Gy)的关系宜分别拟合为下列方程:Y_1=-0.336+3.89D+4.49D~2(适用于0.1~5.0Gy);Y_2=0.811+2.15D+2.77D~2;Y_3=0.6(?)5.7D+7.66D~2。在低剂量(0—0.5Gy)范围内,双着丝点体的畸变率Y_(dic)(%)和无着丝点断片畸变率 Y_(Ac)·(%)与剂量 D(Gy)的关系,可分别拟合为 Y_(dic)=-0.0013+4.02D(适用于0.1—0.5Gy),(?)=0.218+4.74D。  相似文献   

18.
孟庆勇  蔡露  金玉珂 《辐射防护》2002,22(4):212-218
采用低剂量X射线(剂量10和50mGy,剂量率50mGy/min)和低浓度丝裂霉素C(MitomycinC,MMC)、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2O2)、环磷酰胺(Cyclophoshamide,CP)交叉作用,观察了它们诱导的离体人血淋巴细胞、整体小鼠骨髓细胞和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以探讨辐射与化学物质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结果表明:(1)预先给予10mGy的X射线照射,3h后予以不同浓度的MMC(0.5、2.5、5.0mg/kg),可诱导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2)预先给予50mGy的X射线照射,3h后邓以不同浓度的MMC、H2O2、CP,其中,辐射与MMC和H2O2之间可诱导小鼠生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而辐射与CP之间未观察到交叉适应性反应,二者有协同作用;(3)预先给予MMC(终浓度为35ng/mL)处理,6h后给予1.5GyX射线照射,可诱导人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的交叉适应性反应;(4)预先给予低浓度MMC、H2O2和CP处理,24h后给予1.5Gy射线照射,低浓度MMC和H2O2可以诱导抗X射线损伤的交叉适应性反应,而低浓度的CP不能诱导抗X射线损伤的交叉适应性反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提示X射线与MMC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不仅存在于整体的小鼠骨髓细胞中,而且在离体人外周血淋巴细胞中也可以诱生;低剂量X射线与低浓度MMC和H2O2之间的交叉适应性反应在整体的小鼠生殖细胞中可以互相诱导,但是,低剂量X射线与低浓度CP在整体的小鼠生殖细胞中未诱导出交叉适应性反应,二者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孙淑清  姜杰 《辐射防护》1995,15(1):56-58
本文用受精卵染色体分析技术和显性致死突变试验,观察电离辐射诱发遗传物质损伤效应。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表明:小鼠受2GyX射线一次全身均匀照射,所诱发的精子染色体畸变和显性致死突变,都随着生精细胞向成熟精子发育过程而增加,两种实验结果呈正相关,说明电离辐射射诱发的染色体畸变是造成显性致死效应的主要贡献。同时也提示评价电离辐射近期遗传危害时更应重视精母细胞以后阶段受照时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