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线电缆在电子电器产品中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其中是否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到整个产品合格与否,探究线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分布以及替代技术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电线电缆结构、材料分析及有毒有害物质实测,找出电线电缆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原因、途径。同时通过对新技术的研究,找出替代有毒有害物质的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电气产品出口面临的国际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开展国际绿色技术性贸易壁垒应对技术研究,分析电气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有毒有害物质在材料中的分布,旨在促进为国内企业提供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措施及提高其自身制造水平。  相似文献   

3.
(续上期)3.2.4.7防风设计户外用灯具要能够承受2.5 k N/m2的风力测试,保证灯具壳体及连接件能够承受相应的应力。3.2.4.8 EMC和EMF设计从电气原理设计和线路布置方面防止电磁场对人、电路及周围环境的影响。3.2.5环境特性设计产品生产制造过程中不排放有毒有害物质,产品报废后不释放破坏环境的有毒有害物质,优先选用绿色资源和能源。  相似文献   

4.
欧盟发布的WEEE指令和RoHS指令被称为绿色双指令,体现了世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中国照明行业来讲,这是一次挑战.本文详细分析了照明产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的分布情况,并简单介绍了检测有毒有害物质的标准方法,希望对中国照明行业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5.
《电源世界》2006,(12):26-26
信息产业部日前在京公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三大行业标准,迈出了我国控制电子信息产品污染,引入绿色环保概念的又一大步。信息产业部发布的三大标准包括《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要求》、《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和《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另据悉,其他五个有关无铅焊料的标准也正在制定当中,将于明年3月1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施行之前全部向社会发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确定我国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将采取分步施行的方式推进,生产电子信息产品的企业将其产品投放中国市场时,需对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名称、成分,环保使用期限和可否回收利用的情况进行"自我声明"。上述法规的出台和实施不仅使电子产品制造商需要对现有的生产线进行环保升级,而且相关产业链的设计公司、半导体厂商、供应商以及下游分销商,也都要同时面对此次的"环保大考"。  相似文献   

6.
黄建忠 《电器》2006,(5):74-75
解析“目录管理模式”《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对电子信息产品中舍有的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控制采用重点目录管理的方式,这是与欧盟的RoHS指令完全不同的一种管理方式。欧盟的 ROHS指令把十类电子电器产品全部纳入其调整范围,但对于技术上确实不成熟或经济上不可行产品以豁免的方式予以排除 (见图1)。而《办法》则是在确定某产品已经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元素)、或者符合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限量标准、且绝大多数的企业可以做到的情况下,将产品逐步放入重点目录进行管理。凡是被列入重点目录的产品,在进入市场前必须通过强制认证,对于进口中国市场的产品也采取同样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钱菊根 《江苏电器》2007,(4):1-5,20
介绍了欧盟的REACH制度对下游产品——电子电器产品产生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及REACH制度所限用的电子电器产品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提出了电子电器企业特别是其材料供应商针对REACH制度应采取的措施和方法,取得开发和生产出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产品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8.
1照明电器产品标准的种类 (1)安全要求; (2)性能要求; (3)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能效等级); (4)环保要求:有毒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报废照明产品回收规范。  相似文献   

9.
中国信息产业部颁布《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管理办法》规定,对于列入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中的电子信息产品应从目录规定的实施期限起,产品中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多溴二苯醚(PBDE)等上述六种有毒有害物质;对于产品中含有的有毒有害物质不能完全替代的,其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必须符合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将根据实际情况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的要求进行逐年调整。  相似文献   

10.
IT&数码     
《日用电器》2007,(2):3
由信息产业部、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七个部委联合颁布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于3月1日正式实施,该《办法》的主要内容是限制与禁止电子信息产品使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二苯醚六种有毒有害物质。从3月1日起,凡是要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的上述电子信息产品在生产时都必须标有“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标识”。这一标识分为“绿标”和“橙标”两种,不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产品,加贴绿色e标志,内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元素的产品,加贴橙色警示标志。点评:“环保身份证”验证产品。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世界主要环保标准对电子电气产品有无有毒有害物质的标识方法,为我国企业应对欧盟RoHS指令提供了标识自我申明的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电线组件是应用极其广泛的消费品,主要用于电源与设备的连接,其安全性备受关注。我们在关注电线组件传统电气、机械性能等安全性能的同时,对其材料中含有有毒有害物质可能对人产生的潜在伤害以及对环境的长远影响却少有研究,而这正是保证人与环境安全的一个重要因子。因此,探究电线组件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分布以及替代技术对消费品质量安全影响因子研究及标准研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材料分析、生产过程的研究以及实际产品的测试,找出电线组件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原因为消费品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了配合企业学习中国RoHS法令和欧盟RoHS指令,介绍了在电子电气设备中限制使用的6种(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多溴联苯醚)有毒有害物质的情况及应对措施。分析了中国RoHS法令与欧盟RoHS指令的相同点及不同之处。给出了6种有毒有害物质的上限限制量,涵盖的产品及欧盟RoHS指令豁免项清单汇总1~29项。建议企业要认真对待RoHS指令,尽量采用源头治理的新理念,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走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4.
电子电器产品的大量增加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环境负担,为此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欧盟于2003年正式颁布了WEEE及RoHS指令。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两个指令的内容,并结合指令分析了电子电器产品中涉及限用物质的材料及零部件。从产品所选材料和加工工艺等方面对产品中含有的限用物质进行了识别。最后以某型号电冰箱为例,分析了电冰箱中含有或可能含有限用物质的材料及零部件,为检测和替代这些物质、材料提供依据。这对电子电器行业应对欧盟两个指令,进行有毒有害物质替代技术的研究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类唯一赖以生存的地球当前面临的气温上升、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等危机不断加剧,国际社会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节约能源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呼声也越来越高。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每个工业化国家应对这一气候问题的基本政策。本文介绍了国际通用碳足迹评价方法以及当前世界各国对低碳产品的有关政策和法规要求,并给出了国内家电企业和相关产品低碳升级的应对措施供读者进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电气绝缘用塑料生产厂商对产品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需求,本文介绍了RoHS有毒有害检测技术及国内电气绝缘用塑料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标准情况,分析了其标准的内容和检测技术。最近几年,随着全球电子电气工业的迅速发展,电子电气产品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而电子产品在给人类带来方便和益处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电子垃圾污染。废旧电子产品属于固体废弃物,不同于一般的城市垃圾。如果处理不当,其中的有  相似文献   

17.
《家电科技》2008,(1):52
罗地亚聚酰胺新推出的TECHNYL阻燃聚酰胺树脂不含卤素和红磷成分。这些新产品为电子电气用途提供了环保改进型解决方案,均满足欧盟的《废电子电气产品指令》和《电子电气产品中有害物质禁限用指令》的限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力信息化》2008,6(11):24-25
为客观.公平.公正地制定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重点管理目录,以目录管理方式禁止或限制在电子信息产品中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并于2008-10-10发布了《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重点管理目录制定程序》(以下简称《制定程序》)。  相似文献   

19.
在收集某款家电产品的主流生产水平数据的基础上,采用GaBi数据库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根据ISO 14040/44制定的生命周期评价理论框架,采用PAS2050准则开展家电产品碳足迹的研究,制订了碳足迹计算方法。以微波炉产品为例,讨论不同生命周期过程对碳足迹产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炉在使用阶段的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最大。  相似文献   

20.
资讯     
《家用电器》2006,(7):126-126
UL在中国启动绿色标志近日,UL正式在中国启动两个绿色标志:ULRoHS产品认证标志和UL危害物质管理体系认证标志。这两个标志及相关认证服务将帮助国内厂商证明其产品符合欧盟于2006年7月1日正式强制实施的RoHS指令要求。这是UL在最初推出有毒有害物质控制解决方案,协助厂商建立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