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东西关水电站施工采用二期导流方案,截流设计流量910m^3/s,采用立堵截流,且龙口在砂卵石覆盖层上,截流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1994年10月29日开始截流,实测最大值605m^3/s,龙口最大落差2.2m,最大流速6.5m/s,龙口总抛投量8520m^3,经过12h46min截流成功。  相似文献   

2.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江三峡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二期施工围左岸,进行主河床截流,长江水流从导流明渠宣泄,二期上下游横向土石围堰与纵向混凝土围堰共同形成二期基坑。大江截流采用上游单戗堤立堵方案,大江截流水深60m,截流流量14000m3/s~19400m3/s,抛投强度平均达5.21万m3/d。上游横向围堰最大堰高82.5m,库容20亿m3,围堰填筑最大水深60m,最大挡水水头达85m,防渗墙最大墙高74m。上下游横向围堰土石方填筑总量达1032.1万m3,混凝土防渗墙总面积8.345万m2,要求截流后一个枯水期将围堰填至度汛高程。  相似文献   

3.
截流仿真演示施工前瞻优化大江截流是三峡工程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意义重大。由于截流是在大流量(设计流量达14000m3/s)、高水深(达60m)、抛投强度高(达7.58万m3/d)和基础地质条件复杂(河床底有块球体和深厚新淤沙)等特定条件下进行的,施...  相似文献   

4.
三峡工程大江截流采用“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预平抛垫底”施工方案。截流设计流量为14000-19400m^3/s,最大落差1.24m,最大流速3.7m/s。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的特点是工程最大、工期短、施工强度大、流量大、水深大、库容大,以及围堰基础地质复杂等;关键技术问题是堤头坍塌和堰体稳定、堰基新淤沙稳定以及复杂地质条件和人工填料条件下的防渗墙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主要技术问题的决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期围堰是影响三峡工程施工成败的关键性建筑物,修建在深水中的淤沙地基上。大江截流和围堰防渗是二期围堰的两个关键性技术问题。三峡大江截流最大水深60m、截流流量8480 ̄11600m^3/s、日最高抛投强度19.4万m^3、截流施工期有通航要求,创造了大江截流四项世界记录。围堰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下接帷幕灌浆,墙上接土工膜防渗方案,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完成二期土石围堰施工,经受了去年八次洪峰的考验。基  相似文献   

6.
关于“戗堤坍塌原因和对策”的讨论由于明渠分流条件优越,三峡大江截流,虽然设计流量很大,但最终落差仅0.6~1.0m,最大流速3~4m/s。这是确保胜利截流的最有利条件。但是,却带来了戗堤坍塌现象,严重威胁着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成了制约高强度施工的最...  相似文献   

7.
太平驿水电站施工导流设计庞家林(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610072)1自然条件太平驿水电站闸址以上的岷江河段长约290km,控制流域面积为19920km2。闸址处多年平均流量为363m3/s,实测最大流量2700m3/s,实测最小流量82.4m3...  相似文献   

8.
三峡工程施工导流采用“三期导流,明渠通航”方案。大江截流采用“上游单戗立堵、双向进占、下游尾随、预平抛垫底”施工方案。截流设计流量为14000~19400m3/s,最大落差124m,最大流速37m/s,优选合龙时段在1997年11月中旬。大江截流及二期围堰的特点是工程量大、工期短、强度大,流量大、水深大、库容大,以及围堰基础地质复杂等;关键技术问题是堤头坍塌和堰体稳定、堰基新淤砂稳定以及复杂地质条件和填料条件下的防渗墙施工问题  相似文献   

9.
枢纽采用分期导流的方式施工,先围左岸泄水建筑物坝段,河水由右岸束窄的河床泻泄 ;第二期围右岸电站厂房坝段,河水由左岸泄水建筑物坝段的临时导流底孔和导流缺口渲泄。一、二期上、下游横向围堰皆采用心墙式复全土工膜作防渗体,两侧填石渣的围堰型式,纵向围堰为混凝土围堰。二期上游围堰截流以立堵方式单向进占,龙口宽87.5m,实测截流流量范围为675m^3/s-345m^3/s,龙口合龙流量345m^3/s,单  相似文献   

10.
高坝洲水电站二期工程截流是在清江上游河岩水电站停机控泄下和利用一期完建的底孔作导流的特殊条件下进行的,从而形成了龙口(宽30m)小流量(130m^3/s),大落差(2.61m),高流速(5.2m/s)的特点,与国内类似工程相比,难度相对较大,由于精心设计和科学组织施工,截流取得了圆满成功,为高坝洲第1台机组比计划提前4个月发电赢得了宝贵的施工时间。  相似文献   

11.
降低立堵截流难度的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影响立堵截流难度的各种因素;水力因素包括截流落差Z、截流流量Q,截流水深h等,非水力因素包括抛投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和河床面的粗糙程度等;基于各种影响因素介绍了降低立堵截流难度的各项措施,包括提高导流建筑物分流能力、采用双戗堤截流、增强截流块体抗冲稳定性、运用宽戗堤截流、平抛垫底减小水深预防堤头坍塌提高截流安全度等。  相似文献   

12.
董箐水电站坝址区为开阔的“V”型河谷,河流枯期流量较大。通过水力学计算和分析论证,选择了合理的截流方案。董箐水电站并于2006年11月15日成功截流,为工程全面开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高鹏 《人民长江》2015,46(2):67-70
向家坝水电站截流工程具有截流流量标准高、截流流速大、分流条件差、抛投强度大等特点,致使截流施工难度较大。在吸收截流模型试验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截流方案设计,精心组织截流施工,成功地实现了大江截流。简要介绍了该工程截流设计方案及施工过程,并总结了此次截流取得成功的经验,包括充分作好预案、组织实战演习、建立完备水文信息系统、适当降低戗堤堤头高程等。可为类似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叙述了国内外河道高落差截流工程的进展情况。在龙口进占中,根据抛投块体的稳定理论对水力参数的计算可找到截流的困难段,立堵截流在运用中伊兹巴什公式计算中,式中的稳定系数K考虑了戗堤端头坡度,河床底面糙度,石块,混凝土块以及单体,串体的影响,在减轻高落差截流难度方面,可通过对龙口范围采用石渣料,拦石坎,预抛填底保护,以及拦石栅辅以多戗,平堵等解决,并列举了典型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5.
河道截流工程的进展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例介绍国内河道截流工程采用的方法和进展。其中戗堤截流,包括立堵、平堵和平立堵结合,以及单戗堤、双戗堤进占等。80年代以来,为了减少截流难度,多采用综合措施。此外,还介绍了长科院对葛洲坝等工程截流抛投块体的稳定研究,促进了抛石截流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桐子林水电站为雅砻江流域最后一个电站,截流流量较大,且截流流量受上游已建电站发电的影响,流量变幅大,因此,拟通过上游不同发电流量分析二期截流水力学指标,分析二期截流难易程度,推荐截流流量。  相似文献   

17.
某水利枢纽位于西江干流浔江下游河段,枢纽坝轴线跨两岛三江,分三期导流,三期中江截流截断中江天然河槽,江水通过外江泄洪闸下泄,截流标准为相应时段5年一遇平均流量,截流设计流量2 030 m3/s。实施截流时,由于外江上游围堰拆除不到位及船闸导航设施影响,外江实际分流能力远小于设计预期;又受到珠江补淡压咸调水控制流量不小于1 800 m3/s的限制,截流进占速度受限,截流历时延长;龙口河床2 m厚覆盖层全被冲刷,右侧裹头受淘刷,坡脚护脚钢筋铅丝笼全部坍塌,护坡钢筋铅丝笼裹头下沉,截流戗堤堤顶出现裂缝;进占缓慢使得中江下游河道退水明显,龙口下游水位低于设计下游水位2 m,龙口最终落差远大于设计值(达4.09 m),施工难度及风险加大。文章具体分析了截流难度增加的原因,梳理了应对措施,总结了最终成功截流的经验,为今后类似工程制定截流方案与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龙口下游水深对截流难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洲坝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其截流水力学指标在当时国内甚至国际截流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认为这与龙口下游较大的水深有关.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龙口下游水深 ht 与龙口上下游落差z有密切关系,ht的增大可使相对落差z/ht明显减小,z/ht的减小有利于抛料在戗堤前沿冲刷面的稳定;同时,龙口下游水深的增加,能有效降低河槽底部流速和垂线平均流速,而抛石重量对流速的变化非常敏感,流速的降低,可使抛石重量大大降低,从而降低截流难度.  相似文献   

19.
在水电工程截流过程中,龙口水力参数是不断变化的。截流龙口的局部落差、龙口水流流速、龙口水深以及龙口单宽流量等直接决定截流的难度。本文针对非对称和水流比降大的河道截流,采用物理模型试验方法,观测分析截流进占方式、龙口位置与龙口水流流态及其水力参数的关系,比较不同截流进占方式对水力参数的影响,给出单戗立堵截流龙口局部水力参数与截流困难程度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特性,为单戗堤立堵截流的计算分析和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论述江河截流的发展历程,具体研讨了流水中截流抛石的稳定性、群体抛投不均匀粒径石块截流的稳定性、深水截流问题、双戗堤截流问题、宽戗堤截流问题等近年来在科学技术领域中的进展。认为我国现在的导截流理论、关键技术、模型试验等的水平已全面跨进国际导截流工程先进行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