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生态型住宅小区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生态学为基础,以人与自然和谐共享为核心,以现代技术为手段,设计、组织住宅内外空间的资源和能源,尽可能地达到小区内部、小区内外之间的环境平衡和循环使用,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冲击,营造自然、和谐、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国家和地区就开始了生态住宅的系统研究和推进。而我国的生态住宅则属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生态住宅更加注重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不仅使居住者获得更为舒适的感受,也有利于自然环境的平衡发展,代表着未来住宅产业的发展方向,符…  相似文献   

2.
包瑾 《上海住宅》2005,(9):63-63
绿色生态住宅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望。怎样尽可能减轻建筑对地球资源与环境的负荷与影响,以科技文化引领和营造自然、舒适、健康、安全的人居环境.以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是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3.
侯博 《云南建筑》2009,(2):14-16
现代建筑理论崇尚建筑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对自然条件的运用。作为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声环境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建筑的造型及工程技术、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影响。对建筑设计中的声环境营造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4.
当代MOMA     
万国城Moma的设计特点 万国城Moma规划设计注意不破坏周围的自然环境,注重在小区内部营造绿色环境,在有限的条件下实现了与周围环境的"有机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5.
居住环境是指人类借助人工资源、科学技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改造而创造出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求的居住领域空间。它是有人工、自然、社会三大要素构成的多层次的复合系统,从空间形态角度来划分,居住环境可分为内部居住环境和外部居住环境。本文旨在提高和改善外部居住环境方面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6.
随着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我们必须在人类的所有活动领域实行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并尽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和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建成环境是人类活动对资源和环境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个领域,而建筑则对资源和环境影响很大。全球淡水的1/6,木材的1/4,材料和能源的2/5为建筑所消耗。建筑对其内部环境和空气质量,以及邻近地域的环境和交通形态都会产生影响。可持续建筑旨在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首先简述可持续建筑的理念,然后,着重阐述可持续住宅和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场地规划,建筑设计,以及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等,最后论述可持续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建立自然的梯度 创造舒适的环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及其活动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不是截然的对立,而是有层次的协调。这种有层次的关系表现在对自然环境的适应上。在人──建筑环境──自然环境之间应科学地建立自然梯度关系,为我们和下一代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关剑 《广东建材》2007,(4):114-115
鉴于我国当前的发展模式和速度而导致建筑对自然牛态环境与人居环境严重破坏的现状,我们有必要在建筑设计和室内环境设计中也开展生态补偿机制.任何一项建筑活动的存在都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而建筑存在之后,建筑内部的人类活动又会进一步加大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室内环境生态补偿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环境产生的压力.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聚居区自然环境恶劣,传统维吾尔居住环境营造顺应荒漠自然环境,其中蕴含的生态智慧亟待挖掘。该文通过文献研究和现场调查,从村落、庭院和建筑单体三个层面出发,深度剖析营造手法与合理用水、高效用地、节约用能,以及优化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提炼传统维吾尔居住环境营造的生态智慧。  相似文献   

10.
陈艳 《城市建筑》2014,(32):209-209
本文通过对环境与人的关系、环境与空间的关系、环境中人与空间的关系的分析,揭示了自然环境空间、建筑空间与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引出了空间亲和力这一主要概念,意在对营造亲和空间做出不同程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中庭空间作为当前建筑空间中比较普及的空间概念之一,是连接室内环境与外部自然环境的桥梁。其生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变得越来越重要,人们渴望在建筑内部能够寻找到自然环境的踪迹,这就要求中庭空间在设计中植入生态理念。中国的生态建筑思想首先体现在"天人合一",主要表现在人工营造的建筑环境与自然环境协调、融合、共生。本文旨在以东北寒冷地区的寒地特色建筑为基础,探求其中庭空间的生态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2.
可持续住宅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耀先 《城市开发》2004,(11):55-60
随着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的加大,我们必须在人类的所有活动领域实行资源的有效利用,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并尽量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和提升人的生活质量.建成环境是人类活动对资源和环境影响最为明显的一个领域,而建筑则对资源和环境影响很大.全球淡水的1/6,木材的1/4,材料和能源的2/5为建筑所消耗.建筑对其内部环境和空气质量,以及邻近地域的环境和交通形态都会产生影响.可持续建筑旨在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提升人的生活质量.本文首先简述可持续建筑的理念,然后,着重阐述可持续住宅和居住区规划设计原则和方法,包括场地规划,建筑设计,以及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等,最后论述可持续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该文阐述了"环境育人"理念在乡村小学空间环境营造中的优势及重要性,通过对乡村小学空间环境的范畴及特征分析,提出"育人"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三部分共同构成,并通过汉阴县三坪小学改扩建项目实践,试探性地提出"回应自然环境、边界开放、精神向心性、空间多样化"四点乡村小学"育人"环境的营造方法。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一系列城市病的出现使城市渐渐失去一种独特的舒适感,取而代之的是生态破坏、杂乱且缺乏特色、可识别性低等问题。许多小城镇在更新与发展的同时,新事物的植入覆盖了特色资源,从而破坏了小城镇原有的味道。城市营造关注的是人与环境(自然环境和建成环境)之间的功能性、视觉和感官方面的联系,对城市环境的体验,将是可持续城市发展的关键之处。安宁市温泉镇在云南省生态镇的地位决定了对它进行城市营造的重要性,本文基于城市感知理念,从创造宜居、可持续性场所的角度思考小镇的发展,并结合温泉镇的城市设计,提出城市营造的规划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5.
饶莉 《城市建筑》2013,(16):31-32
本文探讨了如何在住宅小区环境设计中进行丰富的景观营造,合理的空间结构,良好的交通组织,以期实现住宅小区环境与所在区域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协调,为小区居民创造了交往与平等参与各种活动的条件,体现场所精神,在住宅小区环境设计中引入场所与空间的概念,使小区成为家的延伸。  相似文献   

16.
地下建筑作为城市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性对推动城市健康、助力健康中国战略作用巨大。文章从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出发,以重庆市三峡广场地下商场为例,从空间布局、物理环境、空气质量和自然环境入手,探讨其对地下建筑健康环境营造的重要作用,并提出对应策略,希望能为地下建筑健康环境营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建筑设计与环境设计中,应重视总体环境与其形式、功能、意义、审美之间的关联,营造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契合点,在金沙湾花园一期的设计中,我们力图体现这一精神,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环境优势,将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小区空间环境相结合,体现其和谐共生、互相渗透的居住空间特征。  相似文献   

18.
寻常园林诗意栖所--竹韵山庄住宅小区建设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坚  罗睿  郑明琴 《中国园林》2006,22(6):65-70
在住宅小区规划建设中充分利用原有环境资源,可以创造出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自然特色的景观。竹韵山庄以“自然住宅”理念进行开发建设,深入研究利用当地环境资源,融入现代生活需求,以竹文化为主题,以特有的原生大树为亮点,将园林建筑与自然环境结合,营造出满足现代都市人回归自然生活需求的住宅。  相似文献   

19.
杭州"金都·富春山居"别墅区环境设计在借鉴国画<富春山居图>意境的基础上,通过对基地中山、水、林等自然元素的重塑,着力营造一种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别墅新景观.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绿色建筑的开发对住宅建筑环境的影响,即环境向持续性与自然化发展,并结合广西住宅小区环境设计的设计实践,阐明了结合用地自然环境在小区内营造人工环境,环境空间营造在住宅小区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