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缓慢存在内部划分单一、基础理论研究不充分、实践研究不充分、学科体系建设和发展模式尚未形成、对国外民族传统体育借鉴研究缺乏等方面的原因,从而提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借鉴国外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建设,尊重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律,把握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方向,加大对已有民族传统体育改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了解90后大学生的体育生活方式,促进大学生良好体育生活习惯的养成,提高健康水平,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辽宁省普通高校90后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从事体育活动动机以及制约因素等进行相关调研。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在性别、专业和年级维度差异显著,对体育课的态度在性别和专业维度差异均不显著。建议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体育生活环境,处理好性别差异及个体体育需求,促进群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开展民族传统体育,充实高校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有效增强学生体质、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与现代高校体育教学相结合,积极发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在高校现代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与潜力,实现全面普及传统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对甘孜藏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现状、前景进行剖析,提出了促进甘孜藏区的民族传统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等,对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健康认知、评价与影响因素等进行调查。辽宁省高校大学生对健康概念的理解不够全面与深入,对可控生活行为方式范畴内容未给予足够重视。因此,应重视大学生体育健康课程教育,唤醒其珍惜并享受健康的意识,优化体质健康测试策略与方法,建立大学生健康数据信息库,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时代广泛的学习资源共享平台,在对普通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提出重大挑战的同时,也创造了改革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搭建的信息化、便捷化教学平台,建构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个性化自主学习新模态,使大学生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从课堂统一传授向个性化自主学习转变,为大学生奠定终身体育意识和基础,不是对传统体育教学方式方法的否定,而是互联网技术与当代大学生知识获取方式完美结合的应然结果,是推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技术促使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态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通过"互联网+体育"激发大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引导和规范大学生利用互联网进行体育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让更多的大学生在"互联网+"背景下走近体育、走进健康。  相似文献   

8.
从文化自信、民族复兴、思想道德教育几个方面阐述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强化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育民族精神,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将大学生培养成对民族文化自信的有良好传统文化素养的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9.
本文主要针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需要就大学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问题展开探讨,使人们认清体育教育不仅仅包括锻炼人的身体,更加要注重人的心理、人格健康教育问题.当代中国体育健康教育应该如何发展,有关部门影如何做出合理的安排,本文皆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回顾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历程,阐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发展趋势,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应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应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