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由陌陌和探探等作为代表的社交软件,促使匿名软件模式更新,受到了很多青年用户的青睐.虽然这类软件起步时间不是很长,并且用户粘性不强,但是因为其匿名性的特点,让使用者能够充分自由的表达自身的观点.因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匿名社交软件人际交往现状,旨在给匿名社交软件发展方面的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网络兴起的时代,用户的离散化需求越来越明显,网站要避开竞争的主战场,独辟蹊径,开辟无人涉足的细分市场,去关注一些大网站尚无太多精力顾及的行业和领域。 相似文献
4.
5.
6.
几年来,随着QQ用户群的增大,这只貌似憨厚的企鹅似乎也越来越有霸气了。不但让网络这片海洋上的“彩虹”消失,也赶走了海底的“珊瑚虫”。 相似文献
7.
9.
10.
时尚潮流的外观.个性定制的界面.准确高效的输入以及齐全的社交网络.这是追求时尚的年轻人对手机的必备要求.也是最具潮流精神的LG针对时下年轻用户群体高涨的社交需求而推出的“社交派”LGGT350的核心卖点。 相似文献
11.
当谷歌纠结于牌照问题之时,国外一款地图应用Waze却别出蹊径,通过鼓励用户上传信息而生成地图。这种众包的模式发挥了用户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用户的参与感,也让Waze的创新有了坚实的基础。地图服务为我们出行提供了诸多便利。百度搜索框上有专门的地图频道,输入想去的地点名称,轻点鼠标,就能显示出地点的方位。不论你是乘坐私家车,还是打算坐公交,百度都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不过在大城市,例如北京,这样的地图服务似乎还不足够。我们出行除了需要了解到达目的地的办法之外,还需要找到哪一种到达方式是最优的。例 相似文献
12.
在社交网络经过几年发展而拥有了庞大用户基数的时候,企业已经不得不注重这块有着巨大潜力甚至是未来重要市场的地方了,控制着这个领域,无疑占领了未来商业市场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13.
“基于LBS的社交网络”在城市公共空间管理与运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Web2.0时代背景下,在城市公共空间与空间使用者之间产生了大量互动需求,同时新的互联网技术也为城市公共空间与空间使用者进行互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其中,"基于位置的服务(Location Based Service简称LBS)的社交网络"便是目前最为成熟、有效的方式之一。本文介绍了"基于LBS的社交网络"的组成与内涵,并构建其在城市公共空间管理与运营中的应用模型。分别侧重于确定空间后对人群的细分以及获得人群信息后对适用空间的定位。同时,根据所建模型在武汉市湖北美术馆进行了两次运作实验。证明了"基于LBS的社交网络"在城市公共空间管理与运营中,能发挥促进空间与使用者互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16.
18.
在这个分秒必争的竞争环境中,企业想要永远保持领先的关键不再是独一无二的产品、与众不同的服务、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或是庞大的企业规模,因为这些因素很容易被复制、模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已经变成了如何让自己永远与众不同,持续不断的创新则是成就与众不同的关键途径。IBM认为,创新不应该仅仅是挂在嘴边谈论的话题,而是应该实实在在找到创新路径,因此,I B M提出了企业进行创新的6个潜在门径:思考业务模式、考察流程、检测管理文化、让产品与众不同、让服务与众不同、快速响应不断变化的世界。2006年3月24日,连续召开5年的IBM… 相似文献
19.
微博的开放式传播,引发私人空间受挤压之困;开心网过度依蒯氐智商小游戏,带来互联网人文诉求缺乏之思;在虚拟社交蓬勃发展的盛世之下,其过度泛滥的信息和由此带来的问题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