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庆功 《包装工程》2018,39(14):210-214
目的随着国际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提升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对产品造型设计的研究,解决我国目前在产品设计上存在的发展瓶颈,进而提高产品的品牌价值和技术水平与文化内涵。方法对产品的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的造型设计进行分析探讨,从产品的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实用功用与时尚审美的关系、技术与艺术意识的设计应用等层面进行分析、比较,寻求产品造型设计中两者的平衡关系,进而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结论产品设计的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应根据产品的功用目的与产品定位进行全方位地设计思考,在实用需求与审美需求、个性表现与风格表现等方面达到设计的平衡,进而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技术内涵与时尚审美的多元化需求,以促进我国工业产品设计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任立昭  尹翠君  李兆军 《包装工程》2012,33(8):72-74,79
分析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设计需要多领域的跨界合作创新,快速产生优秀的创新设计方案,以提升品牌知名度来获得国际竞争优势。提出了跨界合作创新设计的新概念,论述了跨界合作创新设计的新方法,进而分析了跨界合作创新设计的优势,对我国企业的转型和经济的发展有直接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产品形态设计要求“设计者”的意图和“使用者”的需求统一,这是产品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人们能够制造的东西比你能知道的还要多,并且完全都是随意做出来的,如何给技术穿上一件外衣,直到今天都仍然是困扰设计界的巨大问题。”——罗伊娜·里德·科斯塔罗。  相似文献   

5.
仿生设计是人们通过对自然界中生物体的研究,向生物体索取设计灵感的重要手段,它是对自然规律的一种提炼,是对生命与精神奥秘的一种探索。今天,形态仿生设计不仅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设计和开发领域,同时在产品设计中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对产品形态仿生设计作一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孙伦  吴耀 《包装工程》2017,38(22):167-173
目的通过辨别高识别性形态基因,指导产品形态设计。方法从产品基因与视觉识别出发,从现有产品形态中分解出形态基因并编码,制作实验样本。通过基因识别实验与数据分析,获得具有高识别性的形态基因,并形成产品设计策略辅助设计活动。结果研究以变压器为设计案例,通过形态基因识别实验获得了具有高识别性的形态基因,并作为设计策略辅助变压器的形态设计。通过对比实验证实基因识别获得的设计策略的有效性。结论基于基因识别设计策略能够高效地辅助产品形态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7.
基于TRIZ的产品形态创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主要介绍TRIZ创新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和形态创新设计的主要内容.分析了TRIZ发明问题解决理论在产品形态创新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提出了将TRIZ理论应用于产品形态创新设计的基本方法,并总结了基于TRIZ的产品形态创新设计的特点.运用实例证明TRIZ创新理论对于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当今的厨房产品已经不再是按照形式追随功能来进行设计了,源于符号学美学的艺术符号在厨房产品语义中的角色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构成艺术符号化的现代厨房产品也成为了产品语义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袁浩  薛澄歧  卢章平  毕伟 《包装工程》2011,32(20):30-33
提出了局部形态融合以保持产品设计风格基因传承和创新的设计方法,研究了自产品三维模型设计方案中提取形态特征曲线的方法,利用已有的曲线融合算法,实现了特征曲线的融合,并将融合后的特征曲线替换产品三维模型中原有的特征曲线,从而获得了大量新形态的设计方案。将该创新设计方法应用于产品创新设计中,不仅可以实现多个三维模型的局部形态特征融合,还可实现三维模型与图像、绘制曲线的特征曲线融合。  相似文献   

10.
杜鹤民 《包装工程》2018,39(4):104-107
目的研究产品设计中直观外在体现的产品形态设计,使产品满足用户的物质功能需求和审美文化需求,避免设计中的伪设计和过设计问题。方法从用户需求的角度出发,综合分析产品形态设计中本能、行为和反思3个维度的要求,通过探讨用户需求理论、用户需求与产品形态设计的相互影响因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和比较优秀与劣质的产品形态设计的内在原因,形成综合使用需求、加工工艺、结构限定、绿色、环保等多角度综合考量的产品形态设计思路。结论产品设计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综合设计,深入研究用户需求是产品形态设计多因素约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真正理解用户需求的深刻内涵,才能实现满足物质功能和精神功能的优秀设计。  相似文献   

11.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玉洁 《包装工程》2017,38(10):80-85
目的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方法分析用户体验的3个层次及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结论在本能层方面,要设计独特的造型,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材料;在行为层方面,要改造原有结构,改善使用体验,拓展使用功能,增强互动乐趣;在反思层方面,要创建互动体验以激发用户创造力,营造情感体验,引发自我认知,进行引人自省的可持续性设计。  相似文献   

12.
基于用户心智模型的产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产品设计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满足用户需求,在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下,通过对用户心智模型的研究来理解产品的用户,设计出更适宜用户使用的产品。就用户心智模型的形成与特征进行阐释,分析了用户与设计师、用户与用户之间的心智模型差异,总结出将心智模型应用于产品设计中的理论与方法,旨在有效提升企业产品开发与创新的效度。  相似文献   

13.
基于感质理论分析的产品设计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君  袁文昱  李向洲 《包装工程》2016,37(24):28-33
目的探析产品感质理论及其在产品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方法提出产品感质理论框架,从魅力、美感、创意、精致、工学等方面,分析产品造型感质力的形成过程与传递方式,归纳以感质提升为目标的产品造型设计方法及基于用户体验反馈的产品感质力评价体系。结论产品造型的感质力提升,能有效触动消费者的深层情感并获得更优的用户体验。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寻找设计机会和解决用户核心需求为目的,以认知盈余理论为基础,为设计师提供一种创新的产品设计范式。方法深入剖析认知盈余的组成要素,对产品设计进行模块划分,并将认知盈余的构成要素分别投射到产品设计的用户调研和设计立项阶段。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基于认知盈余理论的产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结论基于认知盈余的产品设计方法是一个能有效地辅助设计师挖掘用户行为动机,并解决用户核心需求的产品设计范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体验为主的消费时代下,行为设计学在产品选购和使用中提升用户体验的方法。简述行为设计学理论的起源与发展,解析通过设计用户行为创造高价值用户体验的意义,提出以行为设计学理论为基础的产品设计应用策略。方法 采用理论整合和应用案例综合分析的方式,研究理论发展的应用趋势。通过归纳用户体验层次和用户行为类型,结合案例分析、福格行为模型分析,探究可深入应用于产品设计的行为设计策略。结论 面对消费升级、市场多元化进程的加速,产品设计重心已转向“用户体验至上”。行为作为体验的触点,可通过设计增加使用者在接触产品整个过程中的好感度。基于行为设计学的设计实践,可以有效并极大提升用户体验,形成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记忆尖叫点,达成品牌和使用者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用户心理模型的产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研究了在企业实践项目中,设计师如何通过意向尺度法等科学性研究方法,去了解目标用户的心理模型,并且以目标用户的心理模型为设计的出发点进行产品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设计师的心理模型与用户的心理模型难以沟通的问题,使企业设计开发的产品能够满足用户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7.
覃芳圆  王荣杰 《包装工程》2019,40(22):160-163
目的从形容词汇的角度出发,以消费者的感性认识为切入口,探讨形容词汇对产品造型风格的影响及其应用。方法以表现产品外形风格的形容词汇"硬朗"为研究样本,在案例研究法的基础上,通过资料分析法、用户访谈方法,探索消费者对产品外形风格的感性认知。从用户感性认识层面探索不同产品风格的表达形式,总结形态风格形成规律,按形态、色彩、材料、肌理4个造型要素分析"硬朗"风格的特征,通过实际操作应用到设计当中。最后,以一款"硬朗"型风格的水杯设计进行设计实践,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论通过产品造型4个要素的有效组合,可以设计出相应风格的产品造型;产品造型要素是影响消费者风格认知的重要因素,从消费者的感知层面探索产品设计风格的形成,是一种产品风格设计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