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在钱塘江强涌潮河口海塘工程中 ,根据地质条件 ,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工艺 ,经技术经济比较 ,选用冲沉板桩海塘底脚防冲保护措施。以杭州市区段海塘工程实例 ,总结了钱塘江海塘工程的板桩防冲结构设计及施工特点 ,探讨了防冲方案效果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径流、潮流和涌潮的共同作用,钱塘江北岸海宁段海塘岸滩冲淤多变,需要经常性地进行维修加固。海塘外地表浅层1~2m深度范围块石分布较多,给防冲板桩的工程施工增加了许多难度。结合钱塘江北岸海宁段标准塘工程的施工,介绍在地层比较复杂情况下防冲板桩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3.
萧围北线低滩治江围涂工程位于钱塘江下游河口附近,滩涂高程低,处于涌潮与山洪易顶冲的凹岸,施工难度较大,工程建设采用先抛筑石丁坝、顺坝促淤、边促淤边围堤的总体设计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调整设计方案,加快工程进度,节约投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在钱塘江强涌潮河口海塘工程中,根据地质条件,合理的设计方案以及施工工艺,经技术经济比较,选用冲沉板桩桩海塘底脚防冲保护措施。以杭州市区段海塘工程实例,总结了钱塘海海塘工程的板桩防冲结设计及施工特点,探讨了防冲方案效果。  相似文献   

5.
钱塘江河口强涌潮区明清时期鱼鳞石塘的保护一直备受关注,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手段实时掌握各类施工对古海塘的影响。在塘前底脚防冲板桩施工过程中,开展鱼鳞石塘振动全过程监测的试验,通过自动采集振动频率和振动速度,分析振动对古海塘产生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推荐安全控制限值,用以指导今后古海塘的日常维护与加固施工。  相似文献   

6.
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属典型的强潮河口。在治江围涂工程实施过程中,抛坝促淤的堤头冲深问题引起设计和施工人员的广泛关注,砂肋软体排护底技术应用在钱塘江河口的适用性及经济性,一直没有明确结论。在余姚治江围涂工程实施过程中,通过实验室水槽铺排模拟试验和砂肋软体排护底技术的实际应用,验证砂肋软体排护底技术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钱塘江海塘标准塘工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钱塘江海塘位于举世闻名的强潮河口南北两岸,是保护浙、苏、沪二省一市的大型水利工程.结合标准海塘建设,在海塘设计上,特别是基础防冲取得了较大的技术进展:海宁明清海塘护坦板桩防冲墙试验成功;小沉井群在海塘底脚防冲工程中的应用;丁坝的技术改进;海塘渗漏防护技术;土工合成材料的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8.
抛坝促淤护底防冲技术在余姚市治江围涂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姚市治江围涂工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是促淤坝的抛筑.介绍根据不同促淤坝位置的滩涂泥沙、水流特征,在高、中滩铺设土工布,低滩冲泥编织袋护底以及深水段采用砂肋软体排护底后再平立抛等组合防冲护底方法,可有效减少坝基的冲刷,加快石坝的抛筑进度,大幅度节省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9.
杭州市下沙海塘始建于70年代,堤身结构型式为斜坡式海塘,近年来,因钱塘江江道水文条件变化,河床刷深,低水位降低,涌潮加大,底脚挂空,海塘多处遭破坏,成为险塘,通过下沙5号桥下游1km标准塘(试验段)小沉井群的实践,证明该方案解决了斜坡式海塘底脚防冲中的难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下沙海塘始建于70年代,堤身结构型式为斜坡式海塘。近年来,因钱塘江江道水文条件变化,河床刷深,低水位降低,涌潮加大,底脚挂空,海塘多处遭损坏,成为险塘。通过下沙5号桥下游1km标准塘(试验段)小沉井群的实践证明该方案解决了斜坡式海塘底脚防冲的难题,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护岸丁坝技术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陈来华  徐有成  杨永楚 《水利学报》2004,35(4):0086-0090
本文总结了钱塘江强潮河段修建丁坝的实践经验,对丁坝坝轴方向、坝长、坝距、坝顶高程及坝身断面抵御强潮的作用和参数的合理选择等均作了分析。根据两个地段修建丁坝的实践认为采用密距短丁坝群促淤护塘的效果显著。通过分析对比建坝前后的实测资料,说明了这一方法的效果,是解决海塘基础防冲,提高海塘整体稳定性的一项行之有效的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12.
大流量单向冲刷河口海塘的防冲措施选择关系到今后海塘的安全运行。通过比选,设计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沉井、钢筋混凝土板桩2种直接防冲保护方案并在实际中应用,取得了大流量、大冲刷河道采用钢筋混凝土沉井、钢筋混凝土板桩防冲处理的宝贵经验,有效保护了高冲淤幅度的海塘堤脚。  相似文献   

13.
钱塘江河口治理与河口健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浪潮汹涌,河床宽浅,海域外来沙丰富,泥沙易冲易淤,主槽摆动频繁,河床冲淤幅度很大。20世纪60年代以来,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分析了流域建库和治江缩窄后钱塘江河口水沙和河床等河口自然属性的变化,以及因河口自然属性变化带来的河口社会属性如防洪御潮、水资源、岸线资源、航运资源、涌潮景观、古海塘、滩涂资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治理后钱塘江河口的健康程度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14.
钱塘江河口上虞段的河势变化及河床演变趋势对萧绍平原的防洪排涝、上虞港区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基于钱塘江多年实测水文地形资料分析了治江缩窄后钱塘江上虞段河床演变趋势,研究表明,治江缩窄后钱塘江上虞段落潮槽以走南为主,河床冲淤变幅仍较大。上虞中沙不断缩小北靠,已与澉浦浅滩相连。上虞贴岸深槽易冲易淤,尚不稳定,且受径流量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钱塘江河口一维非恒定动床模型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钱塘江水质,泥沙运动的特点,建立了河口段一维动床模型,利用实测资料对水流,含沙量及河床冲淤量进行了验证,与实测结果基本吻合,最后,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径流地河口段冲淤的影响,建立了径流与冲淤量的关系,这一关系与实测值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可以模拟钱塘江河口段的实际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6.
治江缩窄后钱塘江河口泥沙淤积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余炯  曹颖 《泥沙研究》2006,(1):17-24
通过分析长期连续水下地形,发现上世纪60年代末治江缩窄以来,四十多年间钱塘江河口段净淤泥沙26.73亿m3,淤积还在继续向口外海滨段(杭州湾)发展。泥沙淤积自上而下推进,主要发生在连续枯水年的初期,累积冲淤曲线呈阶梯状。分析认为,潮汐河口为了应对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的径流改变,通过长周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进行自动调整,达到冲淤平衡。钱塘江河口围涂缩窄后出现的累积性淤积,与改变了河口进行自动调整作用的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7.
小沉井底脚防冲技术作为钱塘江海塘底脚防护的新技术,在标准海塘建设中得到了大量应用。但钱塘江因历年抢险而形成的广泛分布于沿岸的块天生层成为施工的首要难点,严重制约小沉井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根据施工阶段,就如何采取合理的施工措施,有效措施施工难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钱塘江是举世闻名的强潮河口 ,涌潮最大高度 3m左右 ,流速 6~ 8m/s,实测最大涌潮压力为70kPa ,最大流速 12m/s,动力条件强劲 ,对海塘、丁坝等各种建筑物破坏力极大。以往钱塘江海塘基础防冲工程采用无围堰乘潮施工 ,海塘底脚须高于低水位以上 ,施工质量及施工进度均难以保证 ,由于塘脚前滩地冲淤变幅较大 ,当滩地刷低后 ,塘脚挂空 ,塘外坡土体在低潮位时渗透逸出坡降大 ,发生流土现象 ,塘脚乃至护坡发生坍塌 ,涌潮顶冲地段工程屡修屡毁。提出了一种在海塘堤脚外 2 0~ 10 0m的中低滩地上填筑土工布充填土管袋围堰结构 ,能有效地抵御强涌潮冲击 ,使塘脚基础可做到滩地最大冲刷深度以下 ,解决了塘脚偏高的老大难问题。  相似文献   

19.
通航保证率是进行航道设计、整治和评估航道效益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般采用航道水位高于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的天数来确定。由于钱塘江河口河床冲淤变化剧烈,其低潮位的年际年内变化与河床冲淤变化关系密切,采用上述方法不能确切反映该河口的通航保证率。为此,利用1980年以来历年的实测水下地形分析了钱塘江河口七堡段的年际年内河床冲淤规律,讨论了低潮位变化与河床冲淤的关系,提出了采用逐日低潮位下的实际水深计算通航保证率的方法。并针对该河口河床冲淤主要取决于径流大小的特点,选取典型丰、平、枯水文年分析了七堡河段的通航保证率。结果表明,对应于丰、平、枯水文年,钱塘江河口七堡段的通航保证率分别达到100%,100%,87%,与实际较为吻合。该方法对我国其他冲淤变化显著、低潮位变幅较大的潮汐河口的通航水深保证率计算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年调节水库兴建后 ,如迳流旁引会导致河口段的淤积。以发电、防洪为主要目标仅进行洪、枯流量调节的水库同样会引起河口段河床冲淤幅度的减少。本文以新安江水库投入运行前、后二十余年钱塘江河口江道地形的变化为例 ,说明建库后冲淤幅度和总容积均减少。再用一维动床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各种计算 ,说明建库对河口冲淤影响的定量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