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砂岩地层深部延缓酸化酸液配方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研究了一种用于砂岩酸化的缓速酸液体系—以有机酸、磷酸、有机酸铵和氟化铵为主体的酸液体系 ,对其缓速机理进行了探讨并通过室内试验得出 :该体系与常规土酸相比与石英砂、大理石和膨润土的反应速率较慢 ,尤其对粘土含量高的砂岩地层缓速效果较好 ;并且该体系与砂岩和粘土反应后不改变固体物质的结构 ,可以络合多价金属离子 (如 :Fe3 和Al3 ) ,不会产生二次沉淀  相似文献   

2.
裂缝性储集层的油藏动态特征与常见的孔隙性储集层油藏动态特征有明显差异。从钻井一开始就有其独特的特征,一直到油田开发的整个过程都有显著不同。主要表现在钻井泥浆漏失、有效渗透率比分析渗透率大许多倍、注入井井口压力低、水淹水窜等。本文用于描述裂缝性储集层的油藏动态特征所涉及到的各参数在现场上一般都易于测取得到。主要有:每口井的法所涉及到的油藏动态资料丰富,并且其特征参数计算简单,易于应用。  相似文献   

3.
安塞油田坪北区为低渗透裂缝油藏,通过野外露头观察,应用岩心裂缝描述、古地磁测定、岩石力学实验、微地震波监测、三维水力裂缝模拟和地应力分析,研究了油藏储层天然裂缝产状、裂缝性质、裂缝发育程度和分布规律共有4组,其走向方位分别为43.5°、320°、90.4°和2.5°,主要集中在43.5°和320°。人工裂缝主要发育方向为北东75°,生产动态特性表明油层存在双重孔隙介质,井与井间地层压力恢复程度差异大,利用裂缝系统特征,加密调整注水开发井网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统计大庆外围特低丰度薄层油藏14个区块、90口水平井、245口直井的地质、油藏工程及生产历史资料数据,利用多因素综合分类分析法,系统分析水平井开发效果与各种地质及工程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地质影响因素主要为砂体类型、注采连通关系及油水同层发育程度,开发调整措施的适应性是影响水平井生产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姬塬油田Y267区发育侏罗系延8、延9、延10三个油藏的规模较小、含油带窄、边底水发育,目前油藏整体进入中高含水期,存在底水锥进现象明显、剖面矛盾突出、低产井逐年增加等开发矛盾,后期稳产难度逐年加大。应用灰色关联综合评价技术对油藏水驱开发效果进行评价,运用三维地质建模和数值模拟对剩余油分布及潜力进行分析,结合静态地质研究及油藏动态,针对油藏存在的主要开发矛盾,制定相应的开发调整对策,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对策方案进行模拟并优选最佳开发方案,为油田后期的整体调整以及同类油藏的开发调整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探究稠油乳化降黏剂的降黏增油机理, 针对渤海油藏地质特征和流体性质, 在完成降黏剂 筛选及相关性能评价后, 以黏度和采收率为评价指标, 开展了稠油乳化剂降黏增油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实验研究。结 果表明, 3种降黏剂通过与原油作用形成水包油乳状液, 进而降低原油黏度, 其中降黏剂2乳化降黏效果最好。随乳 状液中水含量减小, 油水乳状液乳化类型逐渐从水包油型( O /W) 转变为油包水型( W/ O) , 油水乳化液黏度增加, 最 终超过原油黏度。随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即窜流程度增加, 降黏剂增油效果变好。随原油黏度增大, 降黏剂增油 效果变差, 在使用类似降黏剂前可对储层原油进行降黏预处理, 从而增大原油采收率增幅。  相似文献   

7.
8.
王场油田王广区潜4~3油组为江汉油区典型的非均质油藏。受储层非均质影响,水驱效果差,导致近年来自然递减率居高不下。通过在该区域展开油藏精细描述及注水开发实践研究,分析油区在注水开发中出现的问题,确定研究思路,提出一套合理有效改善水驱效果的治理方案,对油区其他同类油田开发调整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