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我们探讨三个问题: 一、地板贴牌企业是否应当跳出现有的竞争平台,实施战略突围,即突围的必要性问题。 二、地板贴牌企业突围的方向与目标定位问题.即突围的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2.
“聪明扣地板”在中国地板界并非陌生的名词,在消费市场却难觅其踪迹:研发与创新被地板界看作新突破口,但类似“聪明扣”的改变地板铺装格局的创新并不多见:被国际地板专家首肯乃至国内地板资深人士赞扬的“聪明扣”,市场推广一直进展缓慢。围绕上海乔凡装饰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新发及其研发并获发明专利的“聪明扣地板”,人们的疑惑可谓多亦?  相似文献   

3.
7月8日.上臣地板在杭州白鹭湾君澜度假酒店举行了“地板商家终端营销峰会”。上臣地板对目前中国地板市场的状况和地板市场行情进行了深度剖析与准确定位.从地板经销商目前最关心的问题着手,切中地板专卖店突围瓶颈的要害.解决地板销售过程中诸如广告投放、小区推广、同业竞合、淡季对策等具体性问题,受到与会嘉宾的极大认同。  相似文献   

4.
来自彩云之南的宦飞在地板界已留下诸多泛善可陈的传奇:1999年创建云南为天集团,出任董事长,旗下子公司云南为天贸易有限公司经营的葆耐特地板,曾一度占据云南地板市场的半壁江山。为天集团曾获“2006年中国装饰材料十强企业”、“领袖云南品牌百强”、“兴滇新锐品牌”等荣誉,宦飞本人也于2006年当选为云南省工商联地板商会副会长,并获得“2006年中国地板经销行业十大精英人物”殊荣。在地板界屡创神话的宦飞,2007年毅然北上常州八驻大欧,引发着行业之士的高度关注。大家纷纷猜测:一场新的地板营销革命即将爆发。  相似文献   

5.
中国地板行业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艰难”。在国际上,中国企业面临美国337调查、332调查,以及其他国家的反倾销调查和专利技术壁垒,地板出口面临转折点。在国内,前有圣象、升达、吉象、安信、大自然等行业巨头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渠道营销能力,后有生产规模庞大和资本实力雄厚的地板出口商开始转战国内市场。 如何在这样的地板经营环境中异军突起,一直是众多企业老板们头疼的问题。北美枫情地板,作为地板行业的后来者,靠创新营销路子,摸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色的北美枫情渠道模式。本刊记者通过深入跟踪采访,真实记录了北美枫情地板如何在白热化的竞争中成功“突围”。  相似文献   

6.
国内地板企业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利用自身产能优势为同行或代理商提供OEM、ODM等多种形式的贴牌合作,从而赚取稳定的加工费。第二阶段是初步建立了品牌意识,在提供贴牌生产基础之上,借鉴其他企业在管理、工艺、营销等方面的经验,尝试以自主品牌方式参与市场竞争。第三阶段是全面建立自主品牌意识,真正融入各地市场,自主进行品牌传播、网络拓展、市场销售等。  相似文献   

7.
《辽宁建材》2006,(5):81-82
“有人说今年开始。70%的地板品牌将被淘汰,我认为一点儿也没错。现在有很多地板企业。问他们是做什么的,大多会说是做地板的。如果这个说法没有错。但是你把这个说法灌输到你的企业里面去。你的企业就离末日不远了。”在上周举行的麦莎威尔品牌发展论坛上,营销专家李海龙的一席话让地板从业者大为惊诧,却让那些正在崭露头角的新兴品牌看到了在激烈竞争中迅速做大品牌的捷径——采用娱乐化方式,开展“温馨营销”。  相似文献   

8.
陈晓 《建材与装饰》2007,(1S):54-55
科利达——地板界科技领先、务实、诚信的代名词。 以往的科利达长期以外贸出口为主导。以国内制造精品贴牌为辅助,在海外及国内市场均赢得了辉煌的业绩和良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9.
涨价势头止不住 企业沉不住气了 “涨价的势头已止不住了,升达地板涨价的批示就在营销总监的案头,终端涨价随时都可以开始。”升达地板市场负责人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从今年5月1日起,装饰装修材料中的部分产品(包括溶剂型木器涂料、瓷质砖、混凝土防冻剂)开始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即“3C”认证。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建材业的生产企业、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及消费者的热切关注,而由它引发的冲击波还将持续扩展。可以预见的是,“3C”认证也将成为地板生产企业的必由之路。为此我们分别采访了北京宏耐嘉业建材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卫先生、德国科隆世家木业集团——中国代表处营销总监濮方东先生以及肯帝亚木业(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郦海星先生(排名顺序仅代表采访的时间顺序),共同探讨地板企业的规范化发展之路。三家企业模式各异,对同一问题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但正是这些差异同时呈现在一处,反而展示了一种更加全面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彭湃 《建材与装饰》2006,(10):25-25
4月28日,莱茵阳光地板新闻发言人、柯诺木业中国区营销总监杨志明对外宣布莱茵阳光地板决定将其拥有的“印商标”的权属转让给中国林产工业协会,这就意味着地板行业的日常主管部门中国林产工业协会将成为E0商标的新主人。  相似文献   

12.
9月.天气应该是开始转凉的时候,而蓉城依然是“夏日炎炎”.五十年难遇的高温似乎也恋上了“成都,这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但是高温天气并没有阻碍强化地板界首脑的脚步,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的领导来了,江苏地板企业组团来了,湖北地板企业组团来了,长沙地板企业组团来了,重庆地板企业组团来了,成都本土企业组团来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地板界首脑放下手头的工作,从四面八方千里迢迢赶到蓉城,共同探讨强化木地板“如何走出寒冬”、“如何困境突围”。首脑们对本次峰会的重视,对行业的关注与热情足以让作为主办方的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13.
消防界人士经过无数次调查论证,找出了火灾血案的四大“元凶”,并认为是极度危险分子,应引起人们高度的警惕,现将这四名“案犯”的特征,杀伤力和“犯罪”事实公布如下。[编按]  相似文献   

14.
李天  唐磊 《建材与装饰》2007,(12S):25-28
标王地板,2006年武汉地板市场的最大黑马。虽然时间已过去整整一年,但其“渠道蓝海+品牌创新运作”的模式被业内人士津津乐道。时间在变,环境在变,但企业营销的精髓是不变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陈晓 《建材与装饰》2006,(17):23-23
8月8日至8月10目,卡尔玛地板2006年度营销峰会在苏州召开。会议回顾了卡尔玛地板过去一年来的市场经营状况,总结了市场运营中的成功经验,并针对未来几年的发展做了详细的规划。中国林产工业协会会长张森林携同辽宁家具协会会长、地板专委会理事长祖树武、上海建筑材料行业协会地板专业委员会秘书长李宏刚、浙江省地板协会秘书长方崇荣、南浔地板协会会长蒋雪林、秘书长宋亚平专程到场祝贺,并发表了“如何做强做大品牌”的专题演讲,勉励卡尔玛地板继续走品牌发展之路,做大做强企业。会议期间,卡尔玛还邀请了国内品牌营销专家对代理商进行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代理商的品牌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6.
“如何超越竞争对手,实现蓝海突围,上海品生木业的观点是只有回归个性,才能改变与对手之间的竞争状态。” 上海品生木业以“神话”复古地板为突破口,通过品牌延伸形成了公司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三支“潜力股”,将品生模式在全国复制。打造“中国木饰面子第一品”。  相似文献   

17.
董乔 《建材与装饰》2006,(19):21-21
9月15日,由中国木材流通协会举办的2006年地板行业诚信兴业论坛暨全国实木地板与实木复合地板双30家地板企业双承诺新闻发布会在上海明珠大酒店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木材通流协会、国家林业局、上海市技术监督局等领导,木地板企业负责人,行业资深人士以及媒体等百余人参加了发布会,会议围绕“诚信”展开了深刻的讨论。  相似文献   

18.
由《建材与装饰》杂志社云南办事处主办,昆明宇灵传媒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云南影响力地板品牌发展论坛”座谈会经过精心准备,于2007年4月12日在昆明兰台大酒店5楼会议厅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突破营销瓶颈”为主题,受到了业内有志之士的高度关注和热情参与。包括云南省室内装饰行业协会、云南省地板商会的领导和28家云南最具影响力的地板品牌的老总(或相关负责人)及《建材与装饰》杂志社云贵办派驻楚雄、大理、玉溪、红河、曲靖、思茅等州、市记者在内的50余人参加了本次座谈会。会议促进了云南地板行业强势品牌、新锐品牌之间的沟通交流,总结了近几年来云南地板行业的发展状况,分析了云南地板行业的发展趋势和走向,共同探讨了如何突破营销瓶颈及走出营销困境的战略战术、方法对策,为品牌地板“动”起来、“活”起来打开了营销思维。为更好地展现品牌地板的魅力,促进云南地板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迎来云南地板行业发展的春天起到了促进作用。精辟的发言,丰富务实的内容,使整个会议从开始到结束掌声不断。  相似文献   

19.
2011年7月21日至24日,第七届青岛国际建筑材料及装饰材料博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地板防潮专家——徐家地板,作为地板界拥有15年发展历史的资深地板制造企业和杰出代表参加此次展会,同时作为参展地板企业唯一代表参加了“房地产企业供需精准对接会”。  相似文献   

20.
3.15m件后,品牌地板企业似乎不约而同地打起消费者的“主意”来。为了让消费者更加放心地购买地板,圣象地板4月15日带领消费者参观了位于丹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圣象地板工业园区。柯诺邀请消费者参观北京工厂,鲁伏马地板也开展了邀请消费者赴德国的文化之旅……5月21日,四川吉象地板营销管理中心携同来自四川省各市县的消费者,前往乐山吉象地板基地参观,亲临吉象工厂,全程目睹了世界500强卡达维集团投资上亿美元的国际吉象地板的整个一体化原装地板生产过程。品牌企业似乎是想在地板品牌面临行业危机时,改打亲民牌,试图改变地板市场的不良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