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介绍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与影响,提出了在施工阶段应采取的环保措施,除此之外,还应采取生态环境监控和生态恢复的方法来减少施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盖板涵因施工技术简单、排洪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公路建设,但工程实践中,涵洞基础常因为雨水、地下水等因素导致基坑沉降而被破坏.本文结合某项目施工实践,对该工程项目中的通涵防水施工所采用的复合防水技术原理、工艺流程和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以更好地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世界各国对生态环境给予更多重视,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与破坏也必将对当地生态系统产生破坏,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公路建设的实际情况,就公路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作了分析,提出了公路建设时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以减少公路建设给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路基边坡是公路项目建设的重点.路基是公路的基层结构,边坡是公路两旁具有相应坡度的辅助构造.从整个公路性能角度考虑,对公路路基、边坡施工方案进行合理地规划是不可缺少的.为了避免多种病害的发生,施工单位应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的路基边坡防护方案,对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加强处理.本文从路基病害和边坡病害两方面探讨了公路路基与边坡防护的必要性;并从病害防范、优化材料、加固处理、结构改造等四方面分析了路基边坡防护方案的编制策略,以期对后续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6.
总结了当前全球城市转型的4个基本趋势,认为生态与可持续已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基于ICT技术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文化创意功能提升与紧凑集约发展是后工业城市转型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建立生态与经济共进人文与科技并举的“智慧南京”的目标并探讨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规划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寒地城镇生态规划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伴随着城镇问题的日益突出 ,众多城镇开始关注生态建设和绿地规划 ,并进行了相应理论和实践探索。本文以我国北方寒地城镇的生态环境为研究背景 ,探讨适应我国寒地城镇的生态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8.
当前生态规划中,主要倚重“千层
饼”生态适宜性区划和“廊道—斑块—基质”
景观生态格局构建这两种方法,所建立的生
态空间或局限于城市不可能发展的区域,或
以不确定的迁移廊道联系景观斑块,其最大
缺失是缺乏对生态过程的深层理解与预测。
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剖析不同时期生态规
划思想方法对生态本体的认知广度和深度的
缺失与不足,尝试拓展对生态本体认知的广
度和深度,扎根于对生境这一具有“生物群
落”邻里概念、能作为生态系统基本空间单元
的生态本体的认知,提出以“结构控制”生境
网络为手段的生境生态系统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21)
安庆市位于长江沿岸,城区内山体、河流湖泊较多,生态环境较为敏感,但是市区内的化工产业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威胁,探讨生态环境保护对城区发展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规划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公路的建设和运营过程对路侧的动、植物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存在较大的影响,会使公路两侧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文章在对公路建设影响生物多样性效应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工程解决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追求生态效益的最优化在目前我国的城市绿地规划中有着特殊的迫切性。通过分析、研究,本文提出在区域宏观层面上应保护、建构连续有机的城市绿链,在微观层面上应注重绿化配置的生态效益最大化;针对寒地城市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规划策略。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自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城市社会地理格局中, 分异不仅出现在社会实体的分化, 而且这一结果已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居住空间予以表征。通过对空间分异的机制研究表明, 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经济的转变、城市及房地产发展组织方式和规划方法以及价值观的转化影响社会分化的空间化过程实现。在此基础上发现, 目前南京市已出现由6 个阶层聚居的居住空间分异格局。 相似文献
13.
南京地区土体热物理性质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南京地区大量黏土和粉质黏土样品的比热容值和导热值的测试,分析土体热物理性质与其含水量、孔隙比的相关关系。对影响土体比热容值、导热值的因素作了详细分析,提出根据土体含水量计算土体比热容和根据含水量、孔隙比值计算土体热导率的经验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已经在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两个层面开展了大量的探索性示范工作,形成了各自的指标体系,但绿色建筑如何与上位的低碳生态规划之间形成直接的指标对应关系,还是研究领域的一个空白点。本文通过对国内外低碳生态规划指标与绿色建筑相关指标的梳理研究,结合北京地方特点,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详细规划阶段切入,将绿色建筑与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目标相结合,建立起低碳生态详细规划阶段与绿色建筑设计阶段相衔接的指标体系。在详细规划阶段涵盖了空间规划、交通组织、资源利用、生态环境4方面、20项指标,在建筑设计阶段涵盖了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电气、景观环境、室内装修7方面、27项指标,两阶段的各项指标相互对应,并在规划审批环节逐层落实,为世界城市推进低碳生态规划和绿色建筑发展提供了一套可落实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南京明城墙风光带规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京明城墙是我国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 ,其特点是采用了自由式布局 ,“得山川之利 ,控江湖之势”。规划从人类文化遗产的高度审视明城墙的历史文化价值。对城墙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 ,并完善法规体系。努力挖掘城墙的内涵 ,采用多种方式展示与利用明城墙及其周围的风景资源 ,使之成为环城绿带 ,改善城市景观 相似文献
16.
17.
南京市商贸发展战略与规划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贸业是城市公共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贸业的发展在新时代、新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面临很多的挑战。介绍了南京市商贸业在新时代、新经济背景下的发展战略 ,提出了具体规划对策 ,并对商贸业的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支撑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中产阶层化过程、特征与评价——以南京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中产阶层化现象开始在我国城市中出现。中国中产阶层化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由政府推动,投资者、金融机构和中产阶层等共同参与的社会空间再造过程。为了解我国现阶段中产阶层化的发育程度与演化机制,采取实地调研与问卷访谈等研究手段,对南京中产阶层化过程进行探讨。认为南京中产阶层化过程经历了孕育、发生和快速发展三个时期;宏观上表现为中产阶层向城市中心集聚、封闭社区整体植入等空间特征;微观上中产阶层化社区文化与阶层认同正在不断发育与成熟。在中产阶层化过程中,需要警惕如空间私有化、阶层排斥加剧与公平性缺失等社会负面效应。随着大规模城市拆迁接近尾声和《物权法》等法规政策的出台,中国以城市更新为契机的第一波中产阶层化过程即将进入平稳缓行阶段。 相似文献
19.
深入分析了南京市城南绿化隔离带的现状问题与规划立法的必要性,论述了规划立法的研究过程,提出相应的宏观策略和系统结构,在此基础上划定管控范围并制定相应控制策略成果,为后续的规划立法工作做好准备,以期为当前中国的规划法制化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公路网络与城镇发展空间网络适应性分析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在城镇发展与交通发展关系分析基础上,从公路在城镇空间发展中的作用、公路对城镇布局和空间拓展的影响以及公路网络布局引导城镇空间发展特点三方面入手阐述了公路交通网络引导城镇空间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遵循指标的选取具有代表性、可比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对网络适应性评价指标进行了选取,并阐述了相应指标的定义及量化分析方法。最后以宿迁市2000年现状公路网为例,对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可靠性与实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在对计算结果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