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吐哈“三大”油田属低压低渗和高气油比油田,经过高速开发,低压、高气液比特征更为突出,造成油井补层后转抽作业压井液倒灌而严重污染地层,无效甚至返效。针对以上难题,吐哈油田开展了补层一转抽不压井一体化管柱技术实践和应用,在S3-231井现场试验一次成功并推广应用25井次,实现了补层和转抽的全过程不压井作业,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低压油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吐哈油田的油气井存在低压、高气液比,易导致压井作业“一压就死”、“一动就喷”,造成地层严重伤害,并影响油田产量。油田开展了低压油气井不压井作业技术攻关,开发了系列工具,形成了“杆式泵不压井检泵技术”、“射孔一完井一体化管柱技术”、“自喷井转抽不压井作业技术”,并配套了捞砂、防砂、防气等技术,成功解决了常规作业造成的地层污染和潜在风险问题。现场试验并推广应用156井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国内其他深井油田开展不压井作业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射孔下泵不压井作业一体化管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抽油井射孔后压井下泵作业存在的地层损害问题,研制了抽油机射孔下泵不压井作业一体化管柱。该管柱由双级油管柱、定位校深短节、泵座、封泵器、气锚、点火头、射孔枪和油管鞋等组成,特别适用于油田低压、敏感性储层油井补层作业需要。对于层间差异大、作业时易发生井涌甚至井喷的井,可有效保护低压层,并保证作业安全。这种管柱实现了射孔后不起管柱、不压井下泵作业,施工成功率100%,单井节省工时26h,温米油田12口井的现场试验均取得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抽油井不压井工艺技术在吐哈油田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彦立  李军  许云春 《油气井测试》2007,16(3):66-67,69
吐哈油田地层压力低,层内脱气造成抽油井气液比上升,出现了大批的低压、高气液比抽油井,针对这类油井维护作业地层易污染、产量恢复周期长的问题,开展抽油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共完成有杆泵不压井检泵26口、自喷井不压井转抽作业5口,成功解决了油套环空和油管内部的密封问题,避免了外来液体大量漏入油层,作业后无需产量恢复期,对地层无损害。  相似文献   

5.
不压井作业技术发展方向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彦立 《吐哈油气》2005,10(4):326-330
不压井作业技术是解决低压油井由于作业过程井漏造成产量恢复周期长的有效工艺。吐哈油田先前重点攻关解决了杆式泵抽油井不压井作业和自喷井转抽的不压井作业问题。针对管式泵不压井作业、气井不压井作业、水井带压不压井作业技术等问题,提出了针对低压油层的系列的不压井作业技术工艺思路和对策,阐述了吐哈油田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存在问题和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正>吉林油田自主研发的一体化高效防气举升工艺,截至2016年12月已在大情字井油田应用88口井,标志着吉林油田低渗透油藏二氧化碳驱低产液、高气油比油井举升难题被成功攻克。大情字井油田属于低渗透油藏,2008年开展二氧化碳驱矿场试验以来,采油井见到较好增油效果,但同时出现了气油比高、套压高等现象,影响举升效率。吉林油田二氧化碳驱项目人员通过理  相似文献   

7.
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油田盐下二叠系砂岩油藏压力系数超过1.7,采用常规射孔后压裂工艺或者适用于常压储层的不动管柱喷砂射孔压裂工艺,存在井控风险大、转层作业周期长、改造不彻底等技术难题。为提高单井产能,在单层水力喷射加砂压裂技术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后,研发出逐级坐封封隔器和带滑套喷枪,通过理论参数计算,实现了工艺优化与入井管柱的组配,形成异常高压储层水力喷砂射孔多层压裂投产技术。在现场完成了3口井不动管柱逐级坐封单井分两层喷砂射孔加砂压裂工艺的现场试验,成功率100%。措施后平均单井日增油52.3 t;现场施工数据显示,转层后两层水力喷砂射孔时的射孔压力差小于2 MPa,验证了该工艺在理论上满足3层以上的压裂改造。该工艺实现了不压井条件下多套储层的射孔、压裂改造及投产一体化作业,对高压油气井储层改造具有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气液比抽油井不压井作业技术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彦立  李军  许云春 《吐哈油气》2006,11(2):134-137
吐哈主要为低渗、弱挥发性稀油油藏,油层埋藏深,地层原油低粘、低密、原始气油比高,有杆泵采油占产量的73.4%。经过十五年的高速开发,地层压力普遍下降,出现了大批的低压、高气液比抽油井。作业易造成作业液倒灌污染地层,作业后产量大幅下降,产量恢复周期长。实践证明,不压并作业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工艺。该文介绍了吐哈油田抽油并不压并作业技术路线、对策和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当试油层为异常高压并且油层流体具有高气油比的特性时,要对其实施封闭作业,施工的风险和困难很大。通过H10井的压井资料分析,找出超高压过饱和油气层在压井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对施工设备的性能要求、地面除气设施的配备及压井泥浆密度的合理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油田开发中所面临的自喷转抽井因油压高、无法正常起下管柱和高凝油井管柱结蜡堵塞无法泄油等问题,设计了一种三作用固定阀抽油泵。该特种固定阀由换向弹簧、导轨管、转向销、圆锥体、复位弹簧、半阀球等部件构成,通过转向销处在导轨管中的不同位置,可实现泄油、堵塞和单流阀等3个作用,较好地实现了溢流井不压井起下管柱和结蜡井正常泄油。自2009年以来,现场应用三作用固定阀抽油泵15井次,其中自喷转抽井应用7井次,高含蜡井应用8井次,作业成功率100%。现场应用表明,三作用固定阀可以有效减少作业周期,降低压井作业对油层的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