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洋  王育民 《计算机工程》2007,33(22):21-22
随机预言机模型下的可证明安全性不能保证数字签名方案在具体实现时的安全性,因此在标准模型下的可证明安全的数字签名方案更具有吸引力。针对在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两个短签名方案,该文指出这两个方案在多用户环境下是不安全的,不能抵抗密钥替换攻击,即一个攻击者能够生成一个新公钥满足合法签名者生成的合法签名。  相似文献   

2.
Itkis-Reyzin前向安全签名方案的一种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向安全数字签名方案无法保证数字签名的后向安全性.本文对Itkis-Reyzin的前向安全数字签名方案进行了改进,将单向散列链嵌入到该方案的签名中,使该方案具有后向安全检测功能.改进后的方案不仅具有数字签名的前向安全性而且同样具有后向安全性,攻击者即使在第i时段入侵系统,也无法伪造以前或以后时段的签名.  相似文献   

3.
对白国强等人提出的基于椭圆曲线的代理数字签名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其数字签名是不安全的,并在其基础上分别给出一种改进的基于椭圆曲线的代理数字签名和代理多重签名方案,该方案不需要秘密通道。新方案满足代理签名安全性要求,因而是实用的、安全的、有效的签名方案。  相似文献   

4.
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是一种重要的密码学工具,不仅在基于身份密码体制中实现了签名功能,而且简化了传统数字签名中公钥证书的生成、管理和吊销等问题.Paterson和Schuldt首次构造了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的基于身份的数字签名方案,但是该方案效率不高且通信代价昂贵.李继国和姜平进提出了一个新型的改进方案———标准模型下可证安全的基于身份的高效签名方案,新方案的特点是:标准模型下可证明安全、计算效率更高、通信代价更小.然而,文中发现,该方案并不满足不可伪造性,原因在于用户密钥提取是广义伪造的.进一步指出了原方案安全性证明中的缺陷:敌手的view与安全性模拟中成功的事件不独立.  相似文献   

5.
一些代理多重签名方案的安全性分析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理多重签名方案是现代电子商务中重要的一种数字签名,但很多代理多重签名方案是不安全的,存在各种问题.对最近提出的一些代理多重签名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分析,指出这些方案是不安全的,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缺陷.为了弥补这些缺陷,提出一个新的不需要安全信道的代理多重签名方案,并对改进的方案进行了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改进的基于椭圆曲线的代理数字签名和代理多重签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基于椭圆曲线的代理数字签名和代理多重签名方案的安全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其数字签名是不安全的,并在其基础上给出一种改进的安全方案。  相似文献   

7.
基于证书的公钥密码体制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型的公钥密码体制。群签名是一种多用户参与的数字签名方式,将群签名所具有的性质引入基于证书密码体制中可以将基于证书签名方案拓展到多用户环境中,适于如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投票系统等多种领域。给出了基于证书群签名方案的形式化定义和安全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证书群签名方案,并给出了安全分析以及效率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可信度量机制的数字签名模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数字签名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签名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与其他位于个人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程序一样,数字签名应用程序同样面临着如何在不可信的计算环境中保证自身完整性的技术难题.本文在对原有数字签名应用模型的安全性分析基础上,引入了"可信计算"的核心思想,建立了一个基于可信度量机制的安全数字签名模型.  相似文献   

9.
针对标准模型下数字签名方案较难构造的问题,在已有选择密文攻击(CCA)安全的可公开验证加密(PVPKE)方案基础上,提出一种标准模型下的数字签名方案。构造基于以下结论:CCA安全的PVPKE方案密文的合法性可公开验证,而数字签名也要求可公开验证;CCA安全的PVPKE方案密文不可伪造,而数字签名也要求不可伪造。通过将PVPKE方案中私钥用于签名,其公钥用于签名的验证,设计数字签名方案,并进行了安全性证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案在邮件传输系统中有较好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数字签名的概念、分类及原理,具体讲述了RSA数字签名方案和ELGamal数字签名方案,并对这两种经典的数字签名方案进行了相应的数学描述.在此基础上指出两种方案的缺陷以及与之对应的解决方法.对数字签名应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安全性问题进行阐述,给出预防签名方案被攻击的基本安全需求.最后,指出了数字签名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