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事水利,有了与大运河无数次的亲密接触,常生感慨,大运河竞流过了那么久。2500多年,大运河承载了万物生灵的给养,目睹了千古这般的风流,滋生了大干世界的百态。大运河的气力从哪里来,就因为连接着长江、淮河、沂沭泗诸河,与中华大地的脉搏一起跳动,所以才会生生不息,应验了这句话:有源的河流不死,逝去的日子无声。  相似文献   

2.
正"气候影响降雨,但不管怎么样的气候和降雨,水都是要随着地势,物理地汇流入海的。盆地和流域这些个词,就是为了形容水的归属而产生。河流好像一棵树的主干和枝叶,只不过树从一根主干生出很多枝条来,与之相反,河流则由无数源头汇入条条溪流,再往前走,成为小河,最终汇入一条通向大海的大河。以大海作为终点,所有的河流都可以追本溯源,直划到分水岭去。好像秦  相似文献   

3.
一、地形地貌特征 高邮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淮河流域下游,京杭大运河贯穿南北,其中运东为里下河平原地区,地势低洼,湖荡众多,河流沟渠密布,具有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的地形特点,呈簸箕状,地面坡度约万分之一.市境内里下河北部:子婴河以南,大运河以东,六安河以北,三阳河以西的区域,主要包括界首、周巷两个镇以及周山的少部村庄,地形地貌上属次高地地区,行政面积135 km2,圩内防汛防涝面积1.07万hm2,可耕地面积0.63万hm2.  相似文献   

4.
大运河上的南旺分水工程被称为大运河的"都江堰",而构想这项工程的是明朝的一位普通的农民,他就是被称为"汶上老人"的白英。  相似文献   

5.
<正>从蓝色的"河长"标牌走过去,眼前就是整洁美丽的运料河。两面草皮护坡伸向远方,下面是水泥衬砌,干干净净的水面上倒映着远处保洁员正在工作的身影。2016年10月10日下午,徐州市铜山区新任副区长刘刚,也是上任一个月的运料河区级河长,与镇级河长许东一起来看看运料河。"每天上下班我都路过运料河,自从当了河长,感觉就是不一样:现在每次路过这条河,总是带着责任多看几  相似文献   

6.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组织的惟一一次集体采访,就是专门谈论大运河保护和申遗问题。从而,使得久已沉寂的京杭大运河的保护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长城是凝固的历史,运河是流动的文化”。京杭大运河北起通州,南至杭州,全长1 794 km,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六个省市,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京杭大运河始凿至今已近2 500年,其集航运、灌溉、防洪于一体的功能,仍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运河沿岸风光无限,文化遗产众多,京杭大运河已成为一条历史的和现实的“经济走廊”、“文化走廊”。为了更好地宣传运河文化,支持大运河申遗,我刊“水.自然.社会”栏目,将从本期开始陆续刊载一批围绕大运河题材的文章,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7.
试论无锡古运河的文化价值与“申遗”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琳 《江苏水利》2008,(1):47-48
京杭大运河是古代中国人民创造的伟大水利工程,它与万里长城齐名,勾画出中华大地上一撇一捺一个骄傲的“人”字。作为当今世界上开凿最早、里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它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漕运通道”和经济命脉,是中华民族南北文化交流的桥梁,是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更是一条鲜活的、流动的、发展的文化经济黄金水道。千年流淌的大运河是华夏民族的历史丰碑和永远的骄傲,  相似文献   

8.
久仰香溪河美名,曾于河畔游览过屈原故里和昭妃新村,对其哺育了伟大诗人和绝代佳丽一直深怀敬慕之情。近闻四句打油诗,前两句发问,“屈原何以伟,昭君何以美?”后两句作答,“探寻香溪源,自解其中味”。看来香溪河的神秀与神农架的奥秘大有关系,因为它的上段就是神农架的当阳河。我溯当阳河而进,对其主源和几条支流的源头进行了一番考察,沿途的所见所闻果然神奇诡橘,几乎都是难解之谜,今简录于后,或许可为有志探寻神农架奥秘的朋友们提供一点参考资料。一、九冲河尽老君山九冲河乃当阳河最大的支流,它源出老君山,自东北流向西…  相似文献   

9.
张俊 《中华建设》2010,(5):76-77
今年春节,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我又见到从广州回家探亲的刘炳南。认识炳南兄已经20多年,每看到他酒后单纯而快乐的样子,我心中都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个1954年生人.如今都是“奔六”的人了,这么就好像是停止了衰老,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雕塑家?  相似文献   

10.
夏静蓉 《江苏水利》2012,(10):17-18
1概述里运河是京杭大运河介于长江和淮河之间的河段,横穿淮安市区,是历史上重要的漕运通道,1959年为满足航运,大运河被裁弯取直,留在江苏淮安城区的这一段,成为一条内城河。为了解决淮安市大闸口处的里运河水流湍急无法行船的问题,当年在旁边开凿了一条新的河道—越河,这就形成了淮安市区唯一的小岛—中洲岛。上世纪70年代开始,里运河逐渐成为接纳淮安城区污水的排污河,杂物堵塞河道,沿岸违章建筑林  相似文献   

11.
淮河流域地处中国东部,介于长江和黄河两流域之间,流域面积27万km2。流域西起桐柏山、伏牛山,东临黄海,南以大别山、江准丘陵、通扬运河及如泰运河南堤与长江分界,北以黄河南堤和沂蒙山与黄河流域毗邻。淮河流域以废黄河为界,分淮河及沂沭泗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19万km2和8万km2,有大运河及淮沭新河贯通其间。  相似文献   

12.
张俊 《长江建设》2010,(5):76-77
今年春节,在一次朋友聚会的晚宴上,我又见到从广州回家探亲的刘炳南。认识炳南兄已经20多年,每看到他酒后单纯而快乐的样子,我心中都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个1954年生人.如今都是“奔六”的人了,这么就好像是停止了衰老,难道就因为他是一个雕塑家?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淮安段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节点,都与水利工程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在中国大运河申遗的背景下,淮安市坚持建设与保护传承并举的原则,在保护运河水系、水环境、水生态和彰显水文化特色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成果。淮安段大运河的建设与管理,既坚持水利功能的提升,又按照申遗的需要,在治淮建设、江水北调、南水北调和航道整治等建设中,既利用历史形成的大运河主体河道效益,又为提升水利功能和文化传播而进行发掘传承。面对大运河遗产保护,水利行业必然会面临新的工作内容,面对大运河成为世界文化遗产这一成果,需要积极应对,主动包容。  相似文献   

14.
“风急雨大时,人家都往家里跑,而我却朝河边跑。”余金洲不好意思地说,“没办法,干水文干了三十多年,我已经形成条件反射,快成病了。”54岁的余金洲现任河南省信阳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淮滨水文站站长,对于他来说,河就是家,家就是河!  相似文献   

15.
南方的河碧波清澈好象那少女眼睛含情脉脉两岸青山秀河里鱼如梭一队队船炯浪花里出没辽远的鱼歌伴随白童奋翩啊,南方的河一条河就是一轴山水图画一条河就是一支抒情的歌北方的河奔腾激越就象那邹伦春人粗犷豪放的性格白浪拍岸急山林珍宝多一排排木伐如坟龙起舞放伐的号子追逐白云起落啊,北方的河每条河都流淌着动人的故事每条河都流动着古老的传说祖国的河(歌词)@韩先杰~~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的大运河霍丘县众兴公社人民大队贫农社员易明礼:俺们队的贫下中农,见到淠史杭灌渠通水,都高兴地说它是社会主义的大运河。我说就是对!要是前前后后一对比,看得最清楚。俺们这块黄泥岗,在旧社会是望天收、碰运种,水比油还金贵。过去,星星点点下点雨,穷人为截“花水”,常被地主狗腿子打  相似文献   

17.
开会     
牟丕志 《水利天地》2011,(12):45-45
我是机关的一个小头目,大家都说我是官。其实我也算不上什么官,不就是管着几十人吗,仅此而已。自从我当上了这个小头目之后,我就越来越爱开会了,以至对开会如痴如醉,难以割舍。一天不开会,我心里就感到很难受,好像缺了点什么。我从开会中得到了无穷的乐趣。我常想,世界上竟然有这样使人神魂颠倒的东西,太令人幸福了。有人说我是会虫,我认为这种说法并无不妥。  相似文献   

18.
临清,因南运河的水源——由西南奔来的卫河,古称清河,正邻其城,故称临清。我们来到县城西南角叫做“头闸口”的地方,这里既是南运河的终点,又是下一段大运河——会通河的起点。北自临清、南至济宁的这段运河,在历史上又称会通河,长约313公里。它是元王朝为重新整治大运河而开凿的。公元13世纪,元世祖忽必烈定都北京以后,为了尽快地把南方的大批粮食和其他物资运进都城,就把隋代大运河改造成为以北京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为此,在山东省境内先后开凿了济州河和会通河。后来合称会通河,今称鲁运河。会通河流经的地方,以南旺为水脊,河水南北分流,地势相差悬殊,水势十分湍急。为节省水源,保  相似文献   

19.
张建军 《人民长江》2009,40(17):75-76
昆都仑河是包头境内最大的一条黄河一级支流,它由北向南穿越阴山山脉,平原段有近7 km的河道在包头市区内。历次昆都仑河整治一直都是当时包头市的重点水利工程,从2007年开始的这次综合治理工程是以防洪为主,并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这是包头市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昆都仑河整治工程,它把水利工程和生态环境绿化、美化、历史人文旅游有机结合起来,堪称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典范工程。  相似文献   

20.
正洛阳居天下之中、九州之腹,境内河山控戴,五水并流,形胜甲于天下。历史上先后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无不与洛阳的水有密切关系。特别是水量丰沛的伊、洛河水系,使洛阳成为中国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史学界公认,河洛文明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和摇篮;专家们则有一个说法,伊、洛河文明就是中国的"两河文明"。洛河是一条文化之河河洛文化博大精深。孕育、发展和繁荣于河洛地区的河洛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源头和核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