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渤中西次洼东营组层序地层特征与沉积体系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典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结合高分辨率基准面旋回分析,根据钻井、地震、古生物、电测曲线等资料对渤中西次洼东营组开展了层序地层学研究。东营组可以划分为三个三级层序,即东一层序、东二层序、东三层序,其中东二层序发育较为完整,进一步细分出低位体系域、湖扩展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最后识别出东营组各层序单元沉积体系类型并恢复了岩相古地理,渤中西次洼及围区沉积体系主要受来自石臼坨凸起和沙垒田凸起两大物源体系控制,按层序及体系域发育时间分析了本区东营组沉积体系平面展布规律及纵向演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结合岩石相分析资料.综合电性特征及砂体的空间分布,对辽河海外河油田东营组沉积微相、空间展布及其与含油性关系进行了分析;认为海外河油田东营组地层为一套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三角洲平原河道、河道间、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砂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相含油性最好。  相似文献   

3.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泰州组一段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上白垩统泰州组(K2t)为凹陷发育初期形成的一套碎屑岩沉积地层,总体自下而上构成由粗到细的沉积旋回。通过对区内30余口探井的录井、测井和岩心资料综合分析,认为泰州组一段沉积早、中期为辫状三角洲沉积,晚期转变为正常三角洲沉积类型,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识别出5种亚相和11种微相。该区的三角洲沉积体系为典型的退积型沉积体系,但伴随湖平面的反复升降,又表现出明显的多旋回性。综合分析泰州组各沉积时期沉积相的平面分布及演化特点,指出了梁垛—安丰—海中一带沉积砂体发育,是油气储层发育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4.
潮水盆地属典型的西北体罗系原型盆地,早在20世纪中叶就在青土井发现浅油藏。为了正确认识潮水盆地侏罗系的沉积体系,以便更好地完成该区油气藏的勘探,通过详细的野外露头剖面观察和记录,对潮水盆地侏罗系地层进行了详细认识。认为盆地发育有冲积扇、三角洲一湖泊和河流三大类沉积体系,对应的亚、微相沉积体相互叠置,横向上具可追踪性。最后,结合前人资料和岩相特征认为:潮水盆地为由早期的断陷盆地冲积扇体系.经中期盆地深陷水进演化为三角洲一湖泊体系,最后经末期水退形成河流体系的盆地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5.
印度河扇近海盆地位于印度板块西缘,其深水区是当今国际油气勘探的热点区域.基于二维地震测线、钻井、商业数据库和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本文对印度河扇近海盆地的沉积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印度河扇近海盆地为裂谷型被动大陆边缘盆地,基底之上发育晚白垩世以来的沉积序列,其中晚白垩世末期—早古新世推测处于裂陷阶段,发生大规模岩...  相似文献   

6.
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从中生代沉积古气候,古地势,古沉积边界,湖泊沉积基准面,沉积沉降中心,沉积体系等6个方面的变化,论述了焉耆中生代原型盆地沉积演化特征,湖泊沉积基准面于中-晚三叠世,早侏罗世晚期两次升高,形成了中-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早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早期三大旋回,从三叠纪侏罗世早期,从盆地边缘到盆地中心沉积体系基本为冲积扇或河流(潮湿扇)-辫状河-曲流河-滨浅湖沉积体系,中侏罗世中期为河流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7.
伊犁盆地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沉积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犁盆地下石炭统阿克沙克组按岩性自下而上分为碎屑岩段、碎屑岩夹碳酸盐岩段以及碳酸盐岩段,通过详细的野外地质考察和室内分析,识别出6种沉积相、14种沉积亚相。碳酸盐沉积是伊犁石炭纪海相盆地重要沉积,发育有混积滨岸相、局限-开阔台地相、台盆相、台地边缘礁滩相、台地前缘斜坡-坡脚相。伊犁盆地早石炭世晚期沉积演化明显受构造活动、古地形、海平面升降、物源等影响,可分为3个阶段:①早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沉积物主要来自北天山一带;②中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混积滨岸相、开阔台地相、台盆相,靠近物源区的尼勒克水泥厂一带为辫状河三角洲相和混积滨岸相,昭苏阿克沙克沟一带为混积滨岸相,科克苏峡谷一带为开阔台地相,切克台沟一带为台盆相;③晚期盆地处于拗陷阶段,陆源物质输入少,为典型台地碳酸盐沉积时期,沉积相在平面上呈向西敞开、向东收敛的带状分布,由于靠近物源,尼勒克水泥厂一带仍存在混积滨岸相。  相似文献   

8.
在撒哈拉地台上,从南部的霍加尔山开始,可以观察到许多南北走的隆起(阿姨吉德尔比亚德-哈西边斯欧德,提克赫姆伯卡-扎尔扎伊廷-阿勒拉尔,伊贾伦-姆扎卡等),这些隆起之间是宽阔的复向斜,下伏许多与其同走向的坳陷。因此,东撒哈拉复向斜可以分为两个坳陷,南部是伊利济坳陷,北部是东大沙漠坳陷(古达迷斯坳陷)。中撒哈拉复向斜也下伏两个坳陷,其中,穆维迪尔坳陷位于南部,瓦德米亚坳陷们于北部。在西撒哈拉复向斜内发现了阿赫奈特、拉甘、廷杜夫、提米蒙和贝沙尔等缺陷(图1和2)。Guiraud等(1987)把这些盆地分为北撒啦 盆地和南撒啦盆地,而Legrand(1985)和Whiteman(1972)则对这些盆地的地层作了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9.
辽河滩海地区月东油田经济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东油田位于辽河滩海地区海南一月东披覆构造构造带上,石油储量大,但滩海的恶劣地表条件,以及高粘度、高密度的油藏特性,一直阻碍着对该油田的开发进程。本文根据石油工业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规范的要求,对该油田进行了系统的经济评价。评价后认为:尽管该油田的开发投资大、周期长、费用多,但仍具有投资价值,可以投入开发。  相似文献   

10.
辽河东部凹陷滩海地区东营组准层序成因研究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钻井及地震资料,详细研究了辽河东部凹陷滩海地区东营组的准层序组和准层序特征,认为该地区东营组包含了陆相准层序的两种基本类型:湖相沉积体制准层序,由向上变粗的沉积序列组成;河流沉积体制准层序,在河流体系分布区为向上变细的正粒序,在泛滥盆地相分布区为向上变粗的反粒序。成因分析表明,东营组准层序的特征和形成受四级构造幕沉降作用控制,从沉积空间演化角度看,准层序边界是一个沉积空间突变面。通过分析沉降速率变化引起沉积空间演变的沉积响应特征,解释了两类准层序的形成过程,并建立了相应的准层序成因模式。提出的认识为陆相断陷盆地准层序划分和对比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辽河滩海地区下第三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测井沉积学分析手段,对辽河滩海地区下第三系的沉积体系及展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识别出6种主要沉积体系类型,即泛滥平原、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湖底扇及湖泊相。油气勘探实践表明: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泛滥平原沉积体系发育了该区最重要的储集砂体;湖底扇沉积体系发育的砂体是潜在的、具有良好油气勘探前景的储集层。  相似文献   

12.
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营组沉积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岩心、钻测井、地震资料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渤海湾盆地埕岛地区东古近系在营组发育有较深水湖-浊积扇、扇三角洲-滑塌浊积扇、辫状三角洲、低弯度河-泛滥平原等沉积体系,并分析了其沉积相构成及特征。结果显示,古近系东营组沉积前的古地貌特征对东营组下部沉积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在层序格架内沉积相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沉积相的空间展布特征,并从储集砂体类型、储集砂体的分布位置、有利发育层系及空间展布特征等方面明确了沉积特征研究的油气地质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冀中坳陷淀南地区沙河街组一段层序地层及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利用岩心、钻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冀中坳陷淀南地区沙河街组一段进行了层序地层划分,建立了以体系域为单元的等时层序地层对比格架,将沙河街组一段划分为一个三级层序,并以岩性、岩相以及地层叠置样式的变化进一步细分出低位、湖侵和高位体系域。在层序地层格架的基础上,分析了沙河街组一段沉积相的构成、演化和分布规律,认为沙河街组一段主要发育三角洲相和湖泊相沉积。  相似文献   

14.
岩石组分、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砂砾岩百分含量等分析表明,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广利地区沙河街组四段上亚段沉积时期存在南部和东北部两大物源体系,它们控制了广利地区沙四上亚段沉积时期的砂体成因类型与分布。沙四上亚段沉积早期以南部物源体系为主,主要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滩坝沉积体系;沙四上亚段沉积晚期以东北部物源体系为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等沉积体系;沙四上亚段沉积中期为两大物源体系的转换时期,南部和东北部物源体系共存,发育了重力流、牵引流交互沉积的多成因类型砂体。区内三角洲前缘由沿岸流改造形成的滩坝砂体是今后勘探的重点,应加大滩坝砂类岩性和构造共同控制的复合油气藏的部署和勘探。  相似文献   

15.
以147口探井、300口开发井资料为基础,并重点结合25口取心井的岩石学特征及地震反演分析,对松辽盆地四方坨子地区泉头组四段—嫩江组三段开展层序地层划分及沉积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泉四段—嫩江组地层可划分为3个Ⅱ级层序、7个Ⅲ级层序和21个Ⅳ级层序。在层序演化背景下,泉四段沉积期发育曲流河三角洲—滨浅湖沉积环境,青山口—嫩江组沉积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滨浅湖—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这一过程中,受沉积基准面升降、燕山期全盆左旋走滑和海侵作用的共同影响,沉积物源发生白城水系—英台水系—讷河水系的变化,沉积中心由齐家古龙凹陷向三肇凹陷迁移,突出表现为三角洲朵体轴向发生SW-NW-NE的顺时针旋转,以及青一段和嫩二段两期最大湖泛面的发育。基于上述沉积认识,提出了低幅构造脊聚集油气与湖泛期沉积寻找页岩油气资源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运用薄片鉴定、粒度分析、岩心观察、测井分析和物性分析等方法,研究了松辽盆地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的岩石学特征、沉积构造特征、测井相类型、物性特征及含油性特征等。结果表明:榆树林—肇州地区葡萄花油层为河控三角洲沉积,可进一步划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分流间湾、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及前三角洲泥等8种沉积微相类型。通过单井垂向层序、平面沉积微相及储层含油性与沉积微相类型关系的分析,认为葡萄花油层经历了早期基准面下降后期基准面上升的沉积演化过程,且沉积微相类型控制了储层的含油性。研究成果对该区岩性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莺歌海盆地东方区黄流组一段发育浅海陆架背景下的海底扇沉积,频繁的沉积及改造作用使得扇体内部小层难以对比,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复杂.基于岩心、测录井及三维地震资料,结合测井INPEFA分析技术,对海底扇砂体进行了小层划分,综合波阻抗岩性反演结果,对海底扇砂体沉积微相及演化进行了精细刻画.结果 表明:东方区黄流组一段Ⅱ气组自下...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海相碎屑岩储层是一套重要的勘探目的层系,在塔中和塔北地区勘探已有突破。但有关这套储层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特征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不利于下一步的勘探。通过野外露头精细沉积学观察及室内镜下分析,揭示柯坪露头区柯坪塔格组由3个三级层序构成,其内发育以大型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沉积,主要为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沉积,并进一步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支流间湾、河口坝、远砂坝及前三角洲泥等沉积。同时,层序底界大型下切水下分流河道的发现,预示着深水区可能存在大型深水浊积砂体。柯坪塔格组该类三角洲沉积组合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碎屑岩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示意义,较好的油源条件、面状分布的砂体及多套储盖组合构成了较好的油气成藏条件,而其深水区可能存在的浊积砂体也是潜在的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19.
伦坡拉盆地是西藏地区已发现的最具油气勘探潜力的盆地,勘探前景广阔。为研究该区烃源岩热演化史和油气运聚规律,开展了钻井岩心分析、二维地震资料解释、单井热演化史模拟、油气运聚模拟及分析等研究工作。结果表明:①在W1和W2井牛堡组三段下亚段底部识别出厚层的浊积砂体;②始新世末期,受高热流和高地温梯度双重作用的影响,牛堡组二段中亚段烃源岩开始生烃,并一直持续至今,烃源岩的成熟呈现出西早东晚的趋势,期间油气主要在蒋日阿错凹陷和江加错凹陷发生少量运移,并在凹陷内部的隆起带及周缘聚集;③渐新世早期,爬错凹陷发生大规模运移,油气沿优势运移通道向北和向南,并通过断层向上覆地层运移。由此推测,在盆地北部的逆冲推覆带中段和南部冲断隆起带中西段,以及江加错凹陷的东部和爬错凹陷的西部存在10处有利油气聚集带。该研究成果为伦坡拉盆地的油气勘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