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双环戊二烯解聚—加氢制备环戊烯(CPE)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以双环戊二烯(DCPD)为原料,经过高温解聚得到环戊二烯(CPD),与氢气混合后通入装填了Pd/γ-Al2O3催化剂的常压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选择加氢反应.结果表明,在解聚温度270℃,氢烃比1.0,反应温度120℃,液空速2.0h1条件下,双环戊二烯转化率大于95%,环戊烯收率大于85%.  相似文献   

2.
<正> WF86——01微型反应装置主要用于:快速评选催化剂以及确定催化过程最佳条件;研究催化反应的动力学和机理以及影响催化活性的各种因素;研究催化剂的比金属表面,表面酸度及吸附系数等性质。由于本装置的微型反应器采用的是流化砂浴加热炉,这种加热炉的内温对壁温有较大的纯滞后。所以,采用通常的PID控制算法不容易得到满意的控制效果。本文将对该装置微机监控系统的功能及克服纯滞后影响的控制算法作详细介绍,并且阐述在微机上实现这种控制算法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热管型固定床反应器应用于顺丁烯二酸酐生产的试验研究情况,阶段性试验结果表明了该热管型固定床反应器结构合理,性能优越,明显提高了反应空速及转化率。该类反应器可以扩展到气-气,气-液固定床催化放热反应工艺过程中去。  相似文献   

4.
采用Cu Cr Ca/SiO2催化剂进行糠醛气相加氢合成2-甲基呋喃.研究了温度、空速、催化剂粒径对2-甲基呋喃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并在不锈钢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上进行动力学研究,通过大量实验,确定本反应的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5.
针对小型试验反应器的特点,介绍了PID自整定、串级控制、采样调节、程序适应控制、程序升降温等多种控制策略在该种反应器温度控制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温稳态温度控制精度高,升降温曲线能很好地跟踪开停工工艺条件,开停工简单方便,参数整定方便,适应性强,控制方式灵活,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型试验反应器的特点,介绍了PID自整定、串级控制、采样调节、程序适应控制、程序升降温等多种控制策略在该种反应器温度控制上的应用。结果表明,反应器内温稳态温度控制精度高,升降温曲线能很好地跟踪开停工工艺条件,开停工简单方便,参数整定方便,适应性强,控制方式灵活,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试验装置的自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苯乙烯小试装置微机监控系统的硬件,软件设计和系统的控制方案及控制算法.采用专家式控制实现了系统的自动开车、自动停车、自动取样及排料等功能.该系统具有自动化水平高和性能指标优良等特点,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微波合成沸石为催化剂,在小型固定床反应装置上,考察叔碳烯烃与乙醇的醚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温度65℃、醇烯摩尔比1.2、压力0.8MPa和体积空速0.8h-1下,叔碳烯烃总转化率达46.3%.经过600h的稳定性试验,叔碳烯烃转化率维持在44.0%基本不变,表明该催化剂活性稳定,具有良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草酸二甲酯加氢制乙二醇固定床反应器内的传质、传热及化学反应过程进行分析,建立了反应器的拟均相二维模型,采用Crank-Nicholson隐式差分法进行数值求解。借助Matlab软件编程计算,考察了操作条件对反应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原料气入口温度越高,温度上升越快,热点温度越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和产物的收率也明显增加;氢酯比增大,热点温度下降不多,但反应物的转化率则降低较多;气体流速增加,热点位置向出口移动,反应物转化率降低。  相似文献   

10.
PCC控制技术在炼油厂污水处理装置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工艺的特点,利用先进的CITECT组态软件、新型PCC可编程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优化多级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微机自控系统,该控制系统采用B&R2010系列模块作为下位机,研华工控计算机作为上位机,上位机监控软件采用CITECT组态软件编制,下位机控制软件采用PG2000高级语言编程。系统对反应器温度实施了优化多级模糊控制,对其它参数实施了PID控制。该系统投入实际运行,效果良好,装置反应器温度控制误差≤2℃。反应器压力控制误差≤0.01MPa,提高了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的质量和效果,为废碱液湿式氧化处理装置平稳安全运行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达到了工艺要求的控制指标。PCC可编程工业计算机控制技术在该装置自控系统上的成功应用,对炼油厂污水处理装置技术改造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甲醇合成反应过程研究进展,包括液相合成过程、流向变化强制周期反应过程、流化床反应过程、膜反应、二氧化碳加氢法、超临界合成反应器、甲烷一步法氧化合成甲醇等技术,简评了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为了降低我国甲醇装置的生产成本,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研究甲醇合成的反应过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以中海油惠州炼化提供的减压渣油为研究对象,在自主研发的渣油悬浮床加氢装置中进行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催化剂质量分数以及空速对转化率、产物各馏分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460℃、氢分压14MPa、氢油体积比1000∶1、催化剂质量分数300μg/g、空速1.0h-1的最优反应条件下,渣油转化率为 90.50%,生焦率为5.01%。同时分析了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的反应机理与抑焦机理,可为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技术的工业化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对于中东混合原油常渣原料油在固定床连续加氢反应装置中的硫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 明, 经过固定床连续加氢处理后, 含硫化合物的含量随着加氢深度的增加明显降低, 脱除效果明显, 最终脱除率达到 8 3. 2 2%; 硫含量在原料油和生成油中的分布规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最终得到的生成油<3 5 0℃馏分中的硫 醚硫全部脱除, 苯并噻吩基本上脱除完全, 空间位阻大的二苯并噻吩类含硫化合物也大部分被脱除。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水热合成法制备了CuO-ZnO/SAPO-34复合催化剂,以CuO-ZnO为甲醇合成催化剂,以SAPO-34分子筛为甲醇脱水催化剂,研究了催化二氧化碳加氢一步法制备低碳烯烃的方法。通过XRD、TEM、SEM、IR和固定床反应活性评价,系统地考察了复合催化剂的物化性质和催化反应性能。在反应温度270℃、压力3.5MPa、n(H2)∶n(CO2)=4∶1、体积空速为1 600h-1的反应条件下,该催化剂表现出较好的活性和选择性。CO2的转化率可达到18.71%,乙烯、丙烯的产率分别达到9.27%和4.76%。  相似文献   

15.
N-(3-戊基)-3,4-二甲基苯胺是除草剂二甲戊乐灵的中间体.以3,4-二甲基苯胺和3-戊酮为原料,采用连续工艺催化加氢合成N-(3-戊基)-3,4-二甲基苯胺.对连续法合成工艺进行了探索,制备了过渡金属负载催化剂,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连续法合成戊胺工艺路线可行,催化剂取得较好的催化效果,转化率达90.39%,选择性79.00%,戊胺收率71.40%.  相似文献   

16.
采用阳极氧化法制备适宜孔容和大比表面积的TiO2纳米管阵列,以其为载体将具有催化加氢活性的金属Mo和Ni负载其表面。通过负载前硼改性、磷修饰等手段制备了具有较大孔径(72.3nm)和比表面积(156m2/g)的催化加氢精制催化剂,并对其进行表征。催化加氢脱硫性能选用5mL固定床小试设备,以孤岛焦化柴油作为原料进行加氢评价。结果表明,压力7MPa,温度360℃,空速1.5h-1,氢油体积比为600∶1的条件下,该柴油产品脱硫率为96.6%,基本达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在由固定流化床改造的气 固间接换热系统中,以催化裂化平衡催化剂和催化汽油为原料,时系统的传热系数进行了试验研究.考察了进油量、流化风量、床层温度等因素对传热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油量的增加,传热系数逐渐下降;提高床层温度和流化风量,传热系数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8.
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探讨了甲醇对噻吩在La-HZSM-5(硅铝物质的量比为25)分子筛催化剂上的催化脱硫转化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适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623K,氧化镧质量分数为1.0%的La-HZSM-5分子筛催化剂,剂油比为0.5,甲醇与溶剂苯的体积比为1∶2,质量空速为14h-1,此时噻吩的转化率和硫化氢的产率分别达到了51.3%、18.1%,比未加甲醇时分别提高了20.7%、9.9%;同样的甲醇浓度,在HZSM-5分子筛催化剂上噻吩的转化率和硫化氢的产率分别达到了32.4%、9.5%,比未加甲醇时分别提高了11.6%、5.4%。  相似文献   

19.
随着2020年国际海事组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IMO)船用燃料油限硫政策的施行,船用残渣型燃料油的脱硫技术受到了业界的较大关注.重质原料油是船用残渣型燃料油的主要组成部分,重质原料油脱硫技术分为加氢技术和非加氢技术.加氢技术主要有固定床、沸腾床(膨胀床)、悬浮床(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