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未来五年里,中国将重点发展12类农产食品工业,这12类农产食品工业包括大豆加工业、玉米加工业、马铃薯加工业、乳品加工业、肉类加工业、制糖工业、果蔬采后储运加工业、饮料工业、方便食品和功能性食品、水产加工业、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业等。  相似文献   

2.
1中国食品工业发展概况与趋势“民以食为天”,食品工业和人们生活密切相关,是人类永恒不衰的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中国食品工业按行业分类可分为四大类,即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食品加工业包括粮食及饲料加工业、植物油加工业、制糖业  相似文献   

3.
本刊讯(记者青青图文报道)日前,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发展纲要》确定了“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8个行业。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实行差异化发展,建设一批食品加工基地.培育食品工业产业带(区),促进产业集聚,形成各具特色的区域食品工业发展的新格局。《发展纲要》认为,食品工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推进工业结构优…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农业部、科技部和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联合发布了《食品工业“十一五”发展纲要》。《发展纲要》确定了“十一五”食品工业发展的重点行业,有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l业、果蔬加工业、肉类加工业、水产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饮料制造业、制糖工业等8个行业。为了便于行业人士及读者深入了解《发展纲要》,本刊在国家发改委工业司、产业发展研究所的支持下,将陆续摘编发布“十一五”期间,我国对这些重点行业的具有发展方向的指导性及前瞻性的纲领性战略构思。  相似文献   

5.
中国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重点,必须适应食品工业生产规模,满足食品工业需求,为食品工业提供所需的各种类型、不同规格的食品机械。既要满足量大而广的中小型加工企业的需求,也要满足大型食品加工企业和新组建的企业集团的需求。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十五”期间我国包装工业、食品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市场走向和需求 ,针对“十五”期间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发展预测 ,行业发展重点 ,行业面对WTO ,行业面对西部大开发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 ,供行业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7.
StatusandDevelopmentDirectionofChina’sFoodandFermentationIndustryPanPeilei随着改革开放的人断权入,我国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的食品工业和发酵工业也获得了迅猛发展c1996年完成的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结果表明,食品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首次上升到第一位。1997年,食品工业全行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17.86亿元(按199O年不变价计算,统计范围包括:采盐业、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的938%,比上年同期增长12.16%,高出…  相似文献   

8.
郭翔 《中国酒》2012,(9):29-31
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编制了《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食品工业门类较多,本着突出重点,体现特色的原则,结合食品工业行业分类的实际,《规划》提出了粮食加工业等13个重点行业的发展方向、产业布局和发展目标。这13个行业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一是关系国计民生、转化农产品数量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辐射能力强的行业,主要包括粮食加工业、食用植物油加工业、肉类加工业、乳制品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果蔬加工业、饮料工业、制糖工业、酿酒工业等9个行业。二是近年来发展比较快、能够适  相似文献   

9.
食品工业是中国第一大工业 ,但无论是规模还是科技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为了把握中国食品科技和食品工业面向2 1世纪的发展机遇 ,迎接加入WTO的挑战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拟定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和浙江省食品学会联全举办“2 1世纪食品和生物技术发展研讨会。”会议时间 :2 0 0 0年 11月 10日报到 ,11月 11~ 12日开会。会议地点 :杭州会议内容 :权威形势报告 ;学术交流 ;新产品、新技术展示和信息发布 ;参观征文范围 :加入WTO后食品工业面临的形势及对策 ;食品卫生与安全性探讨 ;食品标准国际化与检测新方法 ;…  相似文献   

10.
今后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是:利用现阶段我国丰富的农产品和经济作物资源,理顺食品加工业和农业的关系,以食品加工企业为龙头,调整食品工业结构和农产品种植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的深加工。 我国发展食品工业特别要从以下三方面努力:一是重点鼓励深加工产品,粮食加工食品中以玉米、大豆、蔗糖、马铃薯深加工为主;肉类食品要发展方便的熟肉制品,开发肉类副产品的综合作用:果蔬食品重点发展果蔬罐头和果蔬饮料;同时加大乳制品的开发,增加液体奶产量。二是鼓励新型工业化产品,发展直接进人家庭的一日三餐食品,变家庭加工为食品工…  相似文献   

11.
<正>据悉,河北省的资源和区位两大优势,为食品工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河北食品工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酒及制茶业、烟草制品业4大类、21个中类、56个小类,共计2万多种食品的产业体系。河北省优势食品在全国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衡水牌老白干酒、钻石牌卷烟等一大批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  相似文献   

12.
食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健康食品是现代食品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是食品工业升级发展的最大助推力量,生产和研发健康食品一直是食品工业努力的方向。通过健康因子内寻外加的现代化生产方式、营养和健康的可持续原料的筛选与研发,促进新发展格局下《“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实施,助力社会主义节约型国家建设。总结了目前我国健康食品与食品工业发展的基本概况,分析了健康食品产业现状与食品工业转型发展亟须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是风味与健康双导向,食品产业需要具有现代化与国际化的双视野。重点提出,食品工业发展要遵循“健康原料挖掘-理论技术创新-智慧科学监管”的原则,树立大食物观,建立多元化的食物供给体系,以期为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十五”期间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发展趋势(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根据“十五”期间我国包半工业,食品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的市场走向和需求,针对“:十五”期间我国包装和食品机械行业发展预测,行业发展重点,行业面对WTO,行业面对西部大开发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介绍,供行业有关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一、食品工业南斯拉夫食品工业有800多个企业,大部分是中小企业。大企业与原料生产基地的农业合作社、个体农民组成联合体。南斯拉夫食品工业的主要行业有粮油加工业、肉制品业、方便食品加工业、乳品工业、啤酒工业和制糖业等。粮油加工业主要有主食面包、冷冻面团以及面条等,向日葵、大豆和油菜籽油料等;肉制品加工业主要生产肉制品、灌肠、罐  相似文献   

15.
工信部日前印发((2011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今年工信部会同发改委开展《食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发布实施《肉类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马铃薯加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粮食加工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和《浓缩果蔬汁(浆)加工行业准入条  相似文献   

16.
《食品工业科技》2005年第12期“互动平台”话题:我国的食品加工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很大,如何提高我国的食品加工业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食品工业是现代工业组成中的重要部门。食品与包装机械是为食品工业提供装备的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食品与包装机械业也得到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是我国食品工业和食品与包装机械工业共同大发展的时期,实现我国食品机械现代化是推动我国食品工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984年8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食品工业会议。这是我国建国以来,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全国性的、全面研究我国食品工业如何发展的盛会。这次会议以后,在中华大地掀起了一场“食品热”。各省、市纷纷提出要重点发展食品工业,把食品工业的开发放在优先的地位;有的地方还提出了要建设“食品城”、“食品县”。在这场  相似文献   

19.
“八五”期间,全国食品工业以每年13.5%的速度递增,1995年总产值达4300亿元。到2000年,食品工业总产值将达7000至7600亿元,“九五”期间的增长率达10%至12%。今后几年食品工业的发展重点是:1、开发基础原料工业产品;2、改善食品消费结构,提高食品营养质量;3、发展方便食品;4、加强营养保健食品的开发和管理;5、恢复和发展传统食品和烹饪技艺;6、调整出口食品结构;7、饮料工业重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生活,已开始由解决温饱问题的水平逐渐向小康水平过渡,单就食品消耗而言,“吃讲营养”已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西北地区食品工业虽有较大发展,但速度仍比较慢,资源的增值利用还有很大差距,资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要发展食品工业生产,必须抓好两件事:一是抓好农产资源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转化,提高吃加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