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学的起源带有神话色彩,天学之“天”是以“自然之天”作为表现形态的“神灵之天”,天学的功能是通过“天象”去获悉天意,为人事提供本源和本体依据,天学的本质是星占之学,从而与现代天文学相距甚远。对天学的评价应该摒弃所谓的“辉格解释论”,而应遵循“语境论”,只有这样,才能较为客观地对其在古代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意义予以价值评估。  相似文献   

2.
1文学作品朗读存在的问题1.1重文轻语”对朗读的影响广义地说,朗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现象,《诗经》中的“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记录的都是些口头文学作品;白居易的诗则是“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我国古代浩瀚的诗词都可以“歌而咏之”,可见,朗读风气时来已久。随着电讯事业的发展,给“口耳相传”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机。然而,人们对朗读的认识却是模糊的,认为朗读是很简单的事,是那些专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今天,信息发展如此迅捷。为了多元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写的语言”以各种态势充盈文化市场,即使是一般…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贯穿《论语》始终的公式,即:一方面“是什么”,另一方面“又是什么”,而涵盖这一思想的就是在《论语》中仅出现的一次的“中庸”二字。但孔子本人并没有对此做出明确的解释,那么,究竟何谓“中庸”呢?朱熹在《中庸章句》标题下注说:“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又引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相似文献   

4.
<正> 民以食为天,食以民为栓。人人在吃,人人谈吃,吃出了健康,吃出了人生。不必说帝王权贵肉林酒池、穷奢极侈之吃;也不必说平民百姓悠闲自得、顺应自然之吃;更不必说文人士子抨击社会、品味人生之吃。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谈吃,那还得首先谈谈厨师之吃。烹专的每位同学作为身处摇篮中的厨师,作为“未来人类膳食的工程师”,于吃之道,应为本行。  相似文献   

5.
“一事两诉”问题在中国的区际法律冲突中经常发生。台湾地区与内地是通过承认与执行法院判决而间接解决这一问题的,但仍遗留了不少问题。目前,内地与香港既无承认与执行法院判决的安排,也无解决“一事两诉”问题的协议。因此,如何解决中国区际法律冲突下“一事两诉”,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酒仙与酒神     
酒是许多人的至爱.人们从中获得了极大的乐趣。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曾经说:“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不过,酒中乐趣多种多样,而人们的侧重点却不尽相同,中国入主要追求酒仙似的超凡脱俗之趣,西方人更多的是追求酒神似的狂放浪漫之乐。  相似文献   

7.
人们提出“编辑学者化”,概括起来,出发点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囿于对编辑职业的认识未能走出误区;另一种是出于对编辑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它们提出的角度虽然不同,但却起到“异曲同工”之作用。第一意见可以引起人们思考促进人产正视这个问题,第二种意见可以从辨证的角度深化这个问题。它们都希望编辑成为学者式的编辑;对编辑出版事业的发展,对编辑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都是不可低估的。  相似文献   

8.
<正>国家和法律作为实现阶级专政和暴力工具,不是无源之水,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统治阶级把本阶级的意志制定为各种规范,通过国家暴力工具强迫人们遵守,于是法律便产生了.“法制”一词早在我国先秦史籍中就有记载,《左传》文公六年有“引之表仪,予之法制”,《商君书·君臣》篇有“立法制、度量,以禁之.”《礼记·月令》篇有“修法制,缮囹圄”等记载,然而中国法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则始于清末民初.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法制才日臻完善,使其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9.
事类之"语"及其成立之证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是古代曾经有过的一种文类和教材,其体用特征是明德,主要表现形式是嘉言善语,有散见的,也有结集或成篇的。除言类之“语”外,文献中也有以记事为主体的“语”。周秦汉和两汉以后人认可的若干事类之“语”,以作为事类之“语”成立之证明。将”语”作言类和事类之分,只是根据其大致的倾向和侧重,并不排除其中的某些内容有些交错,因为“语”的意义不在其内容或者形式,甚至也不在其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上,而在其明德的体用特征,围绕这样的体用特征,在表现形式上有些界限模糊也是可以理解的。  相似文献   

10.
网上餐饮     
<正> 时下,“internet”风刮得如火如荼,有关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民会突破1000万大关,并呈几何趋势增长。而“民以食为天”,当这1000万人高呼“我要吃饭”的时候,餐饮企业岂能等闲视之,不为之心动?e-business的迅猛发展,是否会给网上餐饮带来一个绚丽多彩的春天呢? 今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的主题是“新经济”,其意就是指“internet”给各行各业带来的新发展,但受传统因素的影响,现在我国的绝大多数餐饮企业还是维持着旧的经营方式——零  相似文献   

11.
《南昌水专学报》2016,(5):62-65
食品作为人类生存的根基,一直受到中国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在古代,民食被推崇到"天"的高度,树立了民以食为天的政治伦理观。为保证食品安全,统治者以严厉的刑罚为后盾,对生产经营不安全食品者施以重罚,同时,重视发挥行会在食品安全保障中的作用。从政治伦理维度审视古代的食品安全治理,能够为当代中国的食品安全治理提供镜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要成为某一行的“状元”,敬业精神是断不可少的。因此可以说,三百六十行,行行需要敬业精神。何谓敬业精神?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讲,要“敬事而信”,意思就是要认真严肃对待工作。有句成语叫“敬业乐群”,源出《礼记·学记》。古代大学者朱嘉解释道:“敬业者,专心致志以事其业也。”这与“敬事而信”是一个意思。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学集传授知识技能与塑造灵魂于一体,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各门学科的内容博大精深,需要从教者努力去钻研,教学既有方法而又无定法,需要从教者悉…  相似文献   

13.
传统童装在中华民族的服饰中有着特殊的含义,人们对于童装的认识远远大于其他服装.中国传统童装是一种民俗事物、民俗行为,又是民俗形态和民俗现象.传统童装是服用功能性的能指符号和民俗文化性的意指符号的结合体.传统童装除了基本穿着功能外,还载有民俗符号的意义.穿着的行为过程与穿着的外在形态共同作用构成了中国传统的童装.传统童装本身即是民俗活动的行为表现,而它的形态又是对民俗的传承现象,因此,我们把传统童装行为称为民俗事象,而不是单一地称之为现象.“事”,指行为过程;“象”,指外在形态.童装的“事”与“象”在民俗活动中,整合成完美、活跃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4.
<正> 酱品是食物和食盐的产物,是中国烹饪史上历史较悠久的咸味食品、咸鲜味调味品,是与人们的日常饮食生活联系密切的食品,上至达官,下到平民无一不晓。春秋时代,孔子的“不得其酱不食”,足以说明酱品的起源应先于春秋。 酱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其品种多种多样。最初的酱“从肉从酉,酒以和酱也”(《说文》)。《周礼·庖人》著有“青州之蟹胥”,释文:“胥,蟹酱也。”(青州,古为齐国之地)。《周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居民饮食可以分为日常三餐,在一日三餐基础上,又可分为节日家宴、零星小吃、餐馆就餐几种类型。 一日三餐,重养生之道 中国家庭对日常三餐是非常重视的,中国民间有句俗话“民以食为天”。中国人花在饮食方面的支出占消费支出的一半左右。  相似文献   

16.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蓬勃发展的阶段,先是魏曹丕《典论·论文》强调“文以气为主”;继而梁刘勰《文心雕龙·体性》扩大其说。论文章风格的四种成因:“才有庸儁,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雅郑。”以为“才”“气”来之于作者先天禀赋而难以移易;至于“学”“习”则系乎作者后天努力而勤勉可得,故篇中强调“八体屡迁,功以学成”“才由天资,学慎始习”,盖兼顾才气学习四端,颇为周全。考察刘勰《文心雕龙》立论,如《杂文》称“伟矣前修,学坚才饱”,《事类》举扬雄为例,说“夫以子云之才而自奏不学;及观书石室,乃成鸿采。”皆可证“才气学习”四者相辅相成。基于上述认知,值得深入原典,细加分析,以突显刘勰对作品风格成因来自作家“才气学习”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提起五、六十年代的海外华文文学,人们自然把目光集中在香港.香港是英国女皇的“皇冠之珠”,“也是华文海外文坛的‘皇冠之珠’;可是后‘珠’不比前‘珠’,‘前珠’在许多人的眼中是光耀夺目的”.当然,后“珠”也不是毫无光辉,1952年7月25日创刊的《中国学生周报》,就曾整整22年又一个月大放光芒,一共出版了1128期,直至1974年7月20日停刊为止.  相似文献   

18.
李娜  许长荣 《商品与质量》2012,(24):112-115
"民以食为天",一个社会的繁荣昌盛是以丰衣足食为前提的,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餐饮文化大国。源远流长的烹调艺术经过历代人民的创造,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方菜系,成就了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一个菜系的形成和它的悠久历史与独到的烹饪特色是分不开的,同时也受到当地自然条件、资源特产、饮食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影响,因而传统文化之中国四大菜系的烹调技艺自是各具风韵。因而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菜系,往往也能使人们从中感悟出一些处世哲理。  相似文献   

19.
苏玲 《饰》2004,(3):30-32
中国古代哲学观念和西方基督教对服饰的影响。去年的时候收看了中国健力宝“龙队”与西班牙“皇马”在北京工人体育馆进行的一场比赛。对于足球,我是个外行。只知道双方实力悬殊,不仅如此,我还注意到两队的球服在颜色的选择上也有很大的反差。和以往很多次比赛一样,中国队一如既往地着带有红色的球服。其实这一现象并不奇怪,因为中国人尚红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中国人喜欢趋吉避凶,很重视吉事穿吉服,凶事穿凶服。这多半是受礼法的影响和制约。例如西方婚礼上新娘都穿着洁白的婚纱,因为在西方白色代表着纯洁。而在中国,白色在古代服饰领域属命运不济的一种颜色,民间以“红  相似文献   

20.
<正> 《序卦》说:“革物 者莫若鼎,故受之以 《鼎》。”《九家易》说: “鼎者,三足一体,犹三 公承天子也。三公,谓调阴阳;鼎,谓调五味。”所谓“调”,就是“和”——“和五味以调口”,“和六律以聪耳”,“大乐与天地和”。鼎调五味出美食,以嘉惠天下之口。那么,鼎是如何变革而相和、相济呢?鼎中之变,就整体而言,是由热源、传热介质(水、气、油等)和食物三者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