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马头选煤厂粗精煤重介系统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了改造 ,介绍了改造后的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2.
查正平 《煤炭技术》2006,25(2):92-93
主要介绍淮北选煤厂全重介工艺的特点以及新技术煤泥重介工艺的使用效果,并分析了煤泥重介对浮选工艺、浮选精煤脱水的影响,对解决的办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宋占彬  闫景霞 《中国煤炭》2007,33(11):59-60
对东庞选煤厂进行重介改造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介绍了方案实施后的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选煤厂工艺选择、设备选型等设计角度阐述了影响介耗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降低介耗应注意的主要环节和措施,以期对选煤厂工艺设计和选煤厂的生产管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针对临涣选煤厂重介系统煤泥量大、旋流器分选精度差、介质消耗大的现状,提出了降低重悬浮液循环总量,改进稀介质回收工艺并增设精煤磁选机的技术改造方案,并介绍了技术改造后的技术经济效果。  相似文献   

6.
宋忠广 《煤炭技术》2003,22(9):78-79
降低介质消耗是降低重介选煤厂精煤成本的关键。从总结铁东选煤厂实践入手,分析了降低介耗的影响因素,并加以改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老屋基选煤厂降低介质消耗的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老屋基选煤厂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介耗高问题,通过认真分析原因并对各处问题进行处理与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从而有效降低了介质消耗。  相似文献   

8.
《煤炭技术》2015,(8):286-287
针对选煤厂介耗偏高的问题,总结了常见的介耗损失种类,并依据不同的种类提出了对应的预防和降低措施,以期对介耗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9.
选煤厂末煤重介系统降低介耗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双进 《煤质技术》2010,(1):70-70,72
针对范各庄选煤厂末煤重介系统在生产期间出现介质消耗高、悬浮液密度不稳定等问题进行了检查分析,找出问题的存在原因,并采取实施管理制度、增加介质和喷水处理及改进设备等措施,使末煤重介系统达到正常运转,介耗明显降低,产品质量日趋稳定。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古汉山矿选煤厂针对末煤重介系统介耗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主要包括对脱介筛入料点和筛板的改进,喷水量、喷水位置、喷水角度的优化以及分流量和磁选机的合理调节,从而使介质消耗大幅下降,并使磁选效果得以优化。  相似文献   

11.
在HGY-1500型钻机的设计中应用汽车底盘技术,选用汽车变速器、离合器等零部件;钻机分动箱采用斜齿圆柱齿轮传动,使用接合套式换挡装置进行换挡,提高了钻机工作的可靠性,降低了生产成本,减轻了钻机质量,操作轻松、方便。  相似文献   

12.
刘涛  杨鹏  吕文生  杜坤 《煤炭学报》2017,42(9):2280-2286
设计3种不同类型的岩石在不同应力幅值下的循环扰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扰动应力幅值较小时,岩石在循环加载下出现弹性模量强化效应,不同类型的岩石弹性模量强化程度不同;循环动力扰动加载试验存在应力上限门槛值,只有大于应力上限门槛值,试样才会发生破坏;扰动应力幅值对岩石的破坏影响显著,在高应力幅值下,循环次数迅速减少;在低应力幅值下,试件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在高应力幅值下,破坏形态复杂,出现板裂化破坏和碎块弹射。建立了循环扰动作用下的应变损伤模型,通过分析不同应力幅值下损伤变量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岩石损伤可划分为迅速增长阶段、平稳发展阶段、快速增大阶段,且随着扰动应力幅值的增加,平稳发展阶段的循环数显著减少;当应力幅值提高,损伤变量变化率显著提高,应变迅速增加,岩石破坏。  相似文献   

13.
新铁煤矿采用EBZ260H纵轴悬臂式综掘机,可降低设备故障率,从而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使用成本创造更大的效益,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文章详细介绍了EBZ260H纵轴悬臂式全岩综掘机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新铁煤矿的应用,对以后类似的设备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光引发聚合方式,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共聚单体,合成了阳离子度为16.03%,特性粘数为548mL/g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絮凝剂。采用红外光谱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对合成的CPAM聚合物的絮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最佳药剂用量条件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在处理灰分高、粒度细的难沉降煤泥水时,沉降速度为39.2cm/m in,透光率可达98.9%,适宜的阳离子度为16.03%。  相似文献   

15.
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钒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树脂对钒的吸附能力, 并分析在低酸条件下钒的赋存状态。对吸附数据进行模型拟合, 同时用动边界模型对离子交换过程进行了描述。结果表明, D301树脂对钒吸附能力较强, 在pH<2.5时, 钒存在阴阳离子状态平衡。D301树脂对钒的吸附为吸热过程, 吸附等温线同时较好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经验式。离子交换过程的控制步骤为颗粒扩散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刘松  侯力  张建权  蒋维旭 《煤矿机械》2011,32(2):208-210
液压伺服系统PID控制中因测量和观测引入的噪声信号,会严重影响PID的控制品质,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的PID调节技术。通过卡尔曼滤波对系统状态的估计,实现对测量噪声信号和观测噪声信号的抑制,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在MATLAB中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动态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带有卡尔曼滤波器的PID调节技术能够有效地对系统中存在的噪声信号进行滤波,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搅拌吸附方式,对钢渣吸附去除藏蓝色和紫红色2种实际染料废水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钢渣对藏蓝色和紫红色印染废水脱色率受钢渣用量的影响较为显著,钢渣用量越大,脱色率越高,且呈线性递增趋势,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2>0.96);钢渣对藏蓝色印染废水脱色率在pH值为4.84~10.85时,基本不受影响,但pH值为12.40时,脱色率大幅下降,脱色率仅为41.41%,相对色度高达1 403.40°;钢渣对紫红色印染废水的吸附具有良好的pH值适应性,基本不受废水pH值影响。钢渣吸附去除藏蓝色和紫红色2种染料废水脱色率可达94.70%和96.16%,COD去除率可达91.48%和95.63%。  相似文献   

18.
李霞 《煤矿机械》2012,32(7):176-177
介绍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技术的数据采集系统。系统设计以工业控制计算机为核心,以微型压力传感器、信号放大器和数据采集卡组成硬件平台,采用LabVIEW软件设计数据采集软件平台,实现了实验过程中冲击载荷的实时采集、显示和保存。实验验证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一种针对异步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程度的诊断方法。把从异步电机定子端采集的失电残余电压进行频谱分析,提取其中部分高次谐波成分并与其中的基波成分对比,比值作为不同程度的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向量,再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仿真,得出诊断结果。实验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准确地做出电机匝间短路故障程度的诊断。  相似文献   

20.
对察尔汗盐湖卤水进行脱色除钙提纯试验。条件试验表明,在碳酸氢钠用量为10 m L、反应温度为80℃和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经过脱色预处理后的卤水除钙效果最好,除钙率为95.8%,镁离子回收率为84.2%。XRD分析表明,向脱色除钙后的盐湖卤水中加入氟化铵,所得氟化镁纯度为99.3%,产品符合行业标准GB/T 31860-2015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