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赤霉病对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2012年江苏产硬质白小麦,制备不同赤霉病含量的小麦样品,探讨不同赤霉病含量对小麦籽粒品质、小麦粉品质影响程度,以及由小麦赤霉病病原菌分泌产生的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在小麦籽粒中积累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小麦样品中赤霉病麦含量的升高,涉及小麦籽粒品质、小麦粉品质的主要指标明显下降;同时DON毒素在小麦籽粒中积累分布,皮层中含量明显高于胚乳(小麦粉)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呕吐毒素,即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含量的相关因素,研究小麦不同粒型及籽粒不同部位DON的污染特性、分布差异。结果表明,小麦籽粒染病、破损,籽粒粒径及虫蛀类型对DON污染均有影响,DON含量与不完善粒含量呈显著的弱正相关,与赤霉病粒含量呈显著的强正相关。相同品种的小麦样品,小麦不同粒型和籽粒不同部位,DON含量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赤霉病粒显著高于未染病粒,破损粒显著高于完整粒,小颗粒显著高于大颗粒,籽粒胚部显著高于胚乳,粒面DON含量占35.2%~52.1%。胚乳结构越靠近外层,DON污染越严重,越靠近籽粒中心,DON污染越轻,制粉后外层麸皮DON含量较高,而可食用的小麦粉含量较低。小麦通过分级、分选、水洗和制粉加工可有效降低DON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分别从2条小麦制粉生产线的重力分级去石机进出口在线取得小麦样品进行实验制粉。结果表明:分级后重质小麦中饱满籽粒含量增多,小麦粉的加工精度提高,品质特性得到改善,麦谷蛋白与醇溶蛋白含量虽稍有下降,但面筋指数提高,面团的形成时间及稳定时间延长,降落数值以及峰值黏度、最低黏度和最终黏度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轻质小麦的出粉率及小麦粉加工精度均降低,品质特性变差,轻质小麦中不饱满籽粒含量越多,差异越显著。  相似文献   

4.
通过比较使用不同加工方法对小麦籽粒不同部位呕吐毒素(DON)含量的影响,得出:1、皮粉、芯粉中DON的含量低于全麦粉中DON的含量,DON主要分布于小麦的表皮附近。2、小麦制粉前进行筛杂或清洗对降低DON的效果不同。筛杂对降低皮粉、芯粉中DON的效果更好,清洗对降低粗麸、细麸中的DON效果更好。3、使用不同加工方法产生的小麦粉或麦麸中DON含量几乎相同。4、当全麦粉的DON含量低于1.56 mg/kg时,通过筛杂、清洗、磨粉后芯粉的DON含量可能会低于1 mg/kg的规定值。  相似文献   

5.
实验制粉去除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飞  刘阳  邢福国 《食品科学》2013,34(11):62-66
采用自然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毒素不同程度的9种小麦为材料,通过检测其经实验制粉工艺得到麸皮、细麸、不同出粉点面粉包括最后统粉的DON含量,探索小麦实验制粉工艺去除DON的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小麦实验制粉工艺后,能够重新分配小麦中的DON毒素,存留在面粉中的DON总量仅为原来小麦的31.03%~50.39%,并主要分布在小麦的表皮中,在小麦胚乳中也呈从内到外逐渐升高。制得面粉统粉中DON含量减少23.67%~58.97%,心磨粉最高能减少70.51%。小麦籽粒DON含量与制得面粉中DON含量之间呈幂函数回归关系,回归方程为y=0.498x1.206(R2=0.991),随着DON污染程度越低,DON含量减少率越大。以上实验证明,小麦制粉工艺是一种有效的去除小麦中DON毒素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用自然污染不同程度呕吐毒素的小麦为材料,通过检测制粉工艺过程中不同产物如麸皮、细麸、皮粉、心粉中呕吐毒素含量,探索小麦不同部位呕吐毒素的含量分布及制粉工艺中去除DON的效果。结果表明:呕吐毒素在小麦中的污染程度从外到内逐步递减;经过小麦制粉加工工艺后,存留在面粉中的DON浓度仅为原来小麦中DON浓度的49.17%~77.68%,而粗麸及细麸中DON浓度为原来小麦中DON浓度的132.00%~185.96%。另外,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跟赤霉病粒的含量不存在完全的一一对应的线性关系,赤霉病粒含量的多少不能完全反应小麦中呕吐毒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60Co-γ辐照对赤霉病小麦中DON的降解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0Co-γ射线辐照技术处理赤霉病小麦,结果表明:此技术可以降解赤霉病小麦中一定量的DON,降解率随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当辐照达到安全剂量10 k Gy时,赤霉病小麦籽粒中DON的降解率超过20%,若不结合其他小麦加工工艺,该技术可将DON含量低于1.25 mg/kg的赤霉病小麦降低到安全范围之内(DON含量≤1 mg/kg);小麦的物理形态、籽粒含水量及赤霉病感染程度对DON的辐照降解无显著影响(P0.05);此外,赤霉病麦粒经水浸泡后再辐照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DON的降解,在安全剂量10 k Gy时降解率最高可达到55.76%。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分析黑龙江省小麦和小麦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 DON)污染状况。方法 样品经乙腈-水(84:16)溶液浸泡提取,净化柱净化后,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黑龙江省90份收购环节小麦和127份市售小麦粉中DON含量进行检测,并对污染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小麦及小麦粉样品DON平均含量分别为133和417 μg/kg,检出率均为100%。在检测的217份样品中,最大检出值为970 μg/kg,DON含量均低于我国限量标准1000 μg/kg。结论 检测数据表明,小麦和小麦粉易受DON污染;我国东北部产区小麦粉中DON的含量较中部地区低,这可能与中部地区的温湿度条件较东北部地区更有利于真菌生长、产毒有关;小麦粉中DON的含量大于小麦中DON的含量,提示小麦粉的运输及储存过程可能导致其DON含量增加;因此,对市售小麦粉的管理应重点关注其出厂后的运输储存条件。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臭氧对不同基质中呕吐毒素(DON)的降解效果及其规律,本研究采用臭氧来处理不同状态下DON纯品和赤霉病小麦,并初步探究了小麦组分对臭氧降解DON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可以在短时间内降解水溶液中的DON纯品和固态DON纯品,在处理浓度为10 mg/L、处理时间为60 s时,DON的降解率可达90%;臭氧可以有效降解小麦中的DON,料液比对小麦中DON的降解效果具有显著影响,当小麦粉与水的料液比为1:6时,臭氧可将初始含量为1.82 mg/kg的全麦粉中DON含量降解至国家标准限量 (1 mg/kg)以下。此外,在臭氧降解小麦中的DON时,小麦麸皮、淀粉和蛋白均对其降解效果有着明显的阻碍作用,且蛋白的阻碍作用最大。由此可知,臭氧可以显著降解不同状态下的DON纯品,对小麦各组分中的DON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并且臭氧对DON纯品的降解效率要显著高于赤霉病小麦,说明小麦各组分对臭氧降解DON有一定影响,其中蛋白的影响效果最为明显。不同基质中的DON的臭氧降解效果不同,且该降解效果受臭氧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样品与臭氧接触面积、样品水分含量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含量超标的赤霉病小麦为原料,采用免疫亲和层析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小麦籽粒、研磨后各组分及面制品中DON的含量,比较和分析DO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剔除呆白粒后的小麦籽粒可食用部分的DON含量大幅度下降;经过煮制的面条中DON含量下降较大,而蒸制的馒头中则下降较小;同是烘焙产品,曲奇中的DON含量降低幅度远远高于面包。  相似文献   

11.
研究检测小麦样品中容重、赤霉病粒、不完善粒、色泽以及呕吐毒素等指标,通过数据分析,得出小麦呕吐毒素含量与赤霉病粒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并检测小麦籽粒不同部位呕吐毒素的含量。结果显示,皮层、糊粉层高于胚乳;对小麦进行筛理,去除杂质和赤霉病粒,发现经过筛理小麦中呕吐毒素含量会下降4.6%~22%;对比分析小麦粉和小麦粉馒头中呕吐毒素的含量,发现小麦粉通过蒸煮等加工过程,呕吐毒素含量并不会减少,仍然有较高残留。  相似文献   

12.
发芽时间对不同系统小麦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豫农035小麦按不同时间梯度发芽后,进行常规水分调节并研磨制粉,探讨小麦发芽程度对不同系统小麦粉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虽然发芽6h后各系统小麦粉的降落数值均明显下降,并随发芽时间的增加而逐渐下降,不同系统小麦粉品质指标的变化有相近的规律,却也不尽相同。随着发芽时间的增加,不同系统小麦粉的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峰值黏度、回生值、衰减值、最终黏度均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当发芽时间为24~48h时,降幅显著;不同系统小麦粉的水溶物、灰分、损伤淀粉含量有所增加,但不同系统及发芽时间段的变幅不同,其中1M、2M粉的水溶物增幅较大;而发芽48h后,各系统小麦粉损伤淀粉含量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3.
以自然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的小麦为原料,进行全麦粉和特制二等粉的制备,并进一步加工成馒头,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全麦粉、特制二等粉及其馒头中DON含量的测定,研究各制品中的DON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小麦籽粒相比,全麦粉的DON含量有所升高,特制二等粉中的含量有所下降。发酵粉添加量对馒头中DON的去除影响不大,添加一定量的食用碱面可使馒头中的DON的含量降低。本研究可为小麦制粉或馒头加工企业对DON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53份自然污染真菌毒素的小麦进行制粉,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其籽粒、面粉及麸皮中呕吐毒素(DON)的含量。结果显示:麸皮呕吐毒素含量最高、籽粒次之、面粉最低,说明DON在小麦籽粒中分布不是均衡的,皮层含量高,胚乳含量低;分组检测结果显示,随着小麦籽粒DON含量的增加,面粉DON含量占小麦籽粒DON含量比例逐步增加,而麸皮DON含量占比相对减小,说明小麦随DON污染程度的增加,胚乳受DON污染程度增加更大。小麦籽粒和面粉DON含量的关系回归方程为:y=0.3725x~(1.0835),R~2=0.9084;小麦籽粒与麸皮DON含量的关系回归y=1.7211x~(0.971),R~2=0.8652。  相似文献   

15.
小麦制粉调质工艺既能显著改善小麦的制粉特性,同时对小麦粉的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重点从小麦籽粒、研磨、筛量、清粉及人磨水分与着水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小麦制粉调质工艺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科学阐述。小麦制粉企业要根据具体情况、不同季节,在保证小麦粉品质和工艺稳定的前提下,准确确定最佳入磨水分和精确计算适宜的着水量,力争达到最佳制粉效果。关键词小麦制粉调质工艺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为了降低小麦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含量,本文采用超声波处理促进其降解,考察了超声时间、超声振幅和脉冲占空比分别对DON纯品和赤霉病小麦籽粒中DON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延长超声时间、增大超声振幅、升高脉冲占空比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纯品DON溶液和赤霉病小麦籽粒中DON的降解。综合考虑其经济效益,当超声时间为18 min、振幅为50%、脉冲占空比为100%(连续超声)时,纯品DON降解率最高(32.25%)。当超声时间为15 min、振幅为60%、连续超声时,赤霉病小麦籽粒中DON降解率高达37.59%,表明超声波处理对纯品DON和赤霉病小麦籽粒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  相似文献   

17.
《粮食与油脂》2016,(1):67-68
采用受自然污染呕吐毒素(DON)程度不同的4种小麦,通过检测实验磨制粉得到的不同出粉点样品,以及整麦粉碎得到的全麦粉的DON含量,研究小麦DON毒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受污染小麦的DON毒素主要分布在不完善粒和小麦皮层中,在小麦胚乳中从外到里呈递减分布。因此,小麦重力分级工艺是去除轻质小麦、降低面粉DON含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小麦调质工艺既能显著改善小麦的制粉特性,同时对小麦粉的品质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重点从小麦籽粒、研磨、筛量、清粉及入磨水分与着水量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影响小麦调质工艺的辩证关系进行了科学阐述。小麦制粉企业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不同季节,在保证小麦粉品质和工艺稳定的前提下,准确确定最佳入磨水分和精确计算适宜的着水量.力争达到最佳制粉效果。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自然污染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3630PPb 的红硬冬小麦进行工业制粉生产,研究在各组分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分布及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24个组分中全部含有 DON,以生产粉、麦麸中含量最高,分别为5000和4680PPb;建设粉、1皮粉、2皮粗粉、3皮粗粉和3心粉中含量较低,分别为3030、3000、2780、3000和3110PPb。二道清理可使小麦中 DON 下降4.68%,但与原麦中 DON 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成品建设粉中 DON 下降了16.53%,明显低于原麦中毒素含量(P<0.05)。结果提示,小麦制粉可以降低面粉中DON 含量,但不能有效地去除小麦中的 DON。  相似文献   

20.
小麦赤霉病不仅会导致粮食减产,更会引起多种真菌毒素的高污染风险。将染病小麦进行实验室制粉并湿法分离统粉中的粗淀粉、谷朊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SA)测定各系统的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EN)以及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的含量,以探究赤霉病小麦在制粉及其湿法加工中四种常见真菌毒素的分布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研磨制粉及湿法加工对真菌毒素的分布影响显著。制粉加工后,皮磨和心磨系统粉的DON、AFB1、ZEN和OTA含量比原粮显著降低,降低率分别为1.38~16.24%、20.47~71.77%及26.71~69.51%;湿法加工产物中,DON消减为相应统粉的4.88~12.11%,AFB1与OTA浓缩富集,富集率分别可达统粉的2.55、3.65倍,粗淀粉中ZEN消减为统粉的12.70~15.83%,谷朊粉则富集为统粉的4.11倍。研究表明,在工业生产中,可根据赤霉病小麦的感染类型及程度,适当选用研磨或湿法加工等合适的方法加工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