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PBT [3, 3–双(叠氮甲基)氧杂环丁烷–四氢呋喃共聚醚]/TDI(甲苯二异氰酸酯)反应体系在不同催化剂用量、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的固化反应进行了研究,并通过Kissinger-Crane方程求解得到了表观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催化剂含量不会影响PBT/TDI固化反应级数,但能显著改变固化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2.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马来酸酐固化剂/咪唑类固化催化剂体系的固化反应。结果表明,固化催化剂的用量在0.2%~2.0%(质量分数)时,对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反应可起到明显的催化作用;大于2.0%时反应机理发生显著变化,环氧树脂与催化剂优先反应,抵制环氧树脂与固化剂的反应。  相似文献   

3.
季铵盐对酸酐/环氧树脂体系固化反应和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陈平 《热固性树脂》1996,11(1):23-26
本文研究了季铵盐对酸酐/环氧树脂体系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这种季铵盐与叔胺一样可作为酸酐/环氧树脂固化体系的促进剂,且具有一定的潜伏性.在室温下,该体系的贮存期是通常叔胺促进剂的6~8倍.整个固化反应过程遵循准一级的力学方程.两固化体系的机电热性能略有差异.  相似文献   

4.
用DTA研究环氧树脂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DTA和FIR研究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与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反应动力学,探讨了固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此固化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催化聚合反应,由此确定适宜采用分段固化工艺。通过DTA曲线推得固化工艺温度,并计算固化反应各步活化能:E1=368kJ.mol-1,E2=539kJ.mol-1  相似文献   

5.
6.
用FTIR对TDI-PPG-MOCA体系的固化过程进行了红外跟踪,对吸收峰进行了归属分析,研究了该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反应程度与时间的关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结果表明:该固化反应为二级反应;当温度分别为25℃、80℃、100℃时,该反应的速度常数k依次为91.41、3.37×103和3.15×103(g·mol-1·h-1);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57.45kJ·mol-1。  相似文献   

7.
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氰酸酯单体的等温固化反应。获得了有机锡催化氰酸酯和苯乙烯体系在不同固化温度下的转化率和动力学参数。氰酸酯的转化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催化剂的使用而提高。不含催化剂时苯乙烯对氰酸酯的影响较小,而有机锡和苯乙烯同时存在时对氰酸酯有很强的催化作用。在所有的体系中,催化反应速率常数对氰酸酯单体浓度在动力学控制阶段表现为一级反应。改性体系的冲击强度和弯曲强度比未改性氰酸酯最高分别提高了45.3%和18.7%。  相似文献   

8.
9.
梁舒萍 《热固性树脂》1998,13(4):20-23,29
本文用DTA和FIR研究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型环氧树脂与2-乙基-4-甲基咪唑固化反应动力学,探讨了固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此固化反应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是加成反应,第二步是催化聚合反应,由此确定适宜采用分段固化工艺。通过DTA曲线推得固化工艺温度,并计算固化反应各步活化能:E1=36.8kJ.mol-1,E2=53.gkJ·mol-1。  相似文献   

10.
二异氰酸酯与聚乙烯醇胶水固化反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利用二异氰酸酯(TDI和HDI)与聚乙烯酯固化反应的产物不溶性判断该反应进程,研究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对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少量一二异氰酸酯的加入,较大程度地提高聚乙烯醇胶水的耐水性能。  相似文献   

11.
化学后处理法降低TDI-TMP固化剂中游离TDI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以一种化学后处理法降低TDI-TMP型聚氨酯固化剂中游离TDI的工艺方法,其合成思路主要为:利用反应过程中空间位阻的影响而导致在TDI单体及聚氨酯加成物上-NCO基的化学反应活性的差异,选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和特定的工艺条件,促进游离TDI的自聚反应,并使其成为聚氨酯固化剂中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降低游离TDI之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研究纯聚氨酯弹性体和聚氨酯/聚二甲基硅氧烷IPN中聚氨酯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在PU/PDMS IPN体系中聚氩酯的交联反应仍为二级反应,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存在大大降低了PU/PDMS IPN的交联速率,并提高了反应活化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差热分析(DSC)研究了非等温过程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的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了不同配比对固化反应的影响,固化反应转化率与固化温度的关系,计算了固化反应的活化能,确定了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的固化工艺条件,用偏光显微镜观察了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4,4-二氨基二苯砜(DDS)体系在不同温度下固化时的形态。结果表明:液晶固化剂的加入量越大,固化反应速度越快;环氧树脂/液晶固化剂体系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力为71.5kJ/mol,偏光显微镜观察表明:随着固化起始温度的增加,固化体系的形态由原来的具有各向异性的丝状结构变化为各向同性,液晶丝状条纹消失。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叠氮黏合剂/非异氰酸酯固化体系的反应动力学和固化终点,通过非等温与等温微量热法,利用Kissinger方程和Crane方程研究了聚叠氮缩水甘油醚(GAP)与非异氰酸酯固化剂-丁二酸二丙炔醇酯(BPS)黏结体系的固化过程。结果表明,—C≡C—与—N3摩尔比为1时,GAP/BPS黏结体系固化反应放热量最大;固化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80.33kJ/mol,指前因子为108.42s-1,反应级数为0.94,固化反应热为-1357.69J/g;拟合计算出了黏结体系的特征温度,凝胶温度为313.87K,固化温度为316.18K,后固化温度为338.55K;GAP/BPS黏结体系固化反应中存在自催化现象;拟合出黏结体系完全固化时间与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为y=4.13×1010e-0.06441x+5.029。  相似文献   

15.
方芬  孙爱娟 《广州化工》2011,39(13):79-81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nano-SiO2填充BCE/BMI(nano-SiO2/BCE/BMI)体系的固化动力学,用Kissinger、Crane和Ozawa法确定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nano-SiO2/BCE/BMI体系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和频率因子为293.69 kJ.mol-1和4.5×1033 s-1;反应级数为0.97;nano-SiO2/BCE/BMI体系的固化工艺参数:凝胶温度为117.28℃、固化温度为184.78℃及后处理温度为234.84℃。  相似文献   

16.
方芬  麻晓霞 《广东化工》2011,38(9):26-27,53
采用非等温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偶联剂KH560处理的nano-SiO2填充BCE/BMI体系(nano-SiO2/BCE/BMI)的固化动力学,用Kissinger、Crane和Ozawa法确定固化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nano-SiO2/BCE/BMI体系的固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65.05 kJ.mol-1和6.61×106 s-1;反应级数为0.89;nano-SiO2/BCE/BMI体系的固化工艺参数:凝胶温度为116.33℃、固化温度为163.34℃及后处理温度为213.27℃。  相似文献   

17.
陈雪良  李国强  颜显龙 《广州化工》2011,39(10):144-145
采用红外光谱法对固化剂中HDI三聚体与TDI三聚体进行定量分析,作出了相关的工作曲线,并通过对未知样品的红外分析结果对比,确认了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Kissinger法对双酚A/双酚E氰酸酯和双酚M/双酚E氰酸酯进行了固化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到了不同双酚化合物作用下的表观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反应级数及135℃下的速率常数。对于双酚A/氰酸酯体系,起始固化温度为97.8℃,峰值温度为132.7℃,表观活化能为68.98kJ.mol-1,指前因子为1.27×108min-1,135℃下的速率常数为0.1889min-1;对于双酚M/氰酸酯体系,起始固化温度为88.7℃,峰值温度为131.1℃,反应活化能为64.58kJ.mol-1,指前因子为3.51×107min-1,135℃下的速率常数为0.1905min-1。研究表明,增加反应物结构的柔韧度有利于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以低分子聚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合成新型聚氨酯固化剂,分别研究了甲苯二异氰酸酯(TD 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 I)与低分子聚酯多元醇的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TD I封端低分子聚酯多元醇的反应为二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51.7 kJ/mol;MD I封端低分子聚酯多元醇的反应在反应温度低于70℃时也为二级反应,反应活化能为27.6 k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