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压力仿真系统模糊自适应PID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压力仿真系统实时、高精度的要求,提出了将模糊控制理论和PID控制结合起来构成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方法。利用模糊控制规则在线对该控制器PID参数进行了整定,增强了PID控制器的调节控制能力。并在基于MATLAB/Simulink的仿真环境下,对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该控制器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性能,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传统变增益控制器全局稳定缺乏理论保证,飞行器初始段参数扰动比较大不易稳定,飞行参数变化较快等特征,引入了多胞变增益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依据顶点定理将整个控制器的设计转化为对多胞体顶点的控制器的设计,当顶点控制器设计完成后通过凸分解算法获得连续的LPV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控制器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一种基于直流电机的电动汽车控制器的设计原理及控制电路的实现.对电动汽车控制器给出了原理性设计,划分和详细阐述了电动汽车控制器控制回路的功能模块,并给出了主要功能模块的设计原理图.从研制的电动汽车控制器样品实验结果可知,根据本文设计的电动汽车控制器能够可靠、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4.
张广成  徐福元 《兵工学报》1996,17(4):334-337
把模糊控制引入到模型参考协调控制系统,构造一种多机协调控制的控制器。提出了带有模糊控制的模型参考协调控制器模型,给出了二阶子系统协调控制器设计公式和仿真结果,为协调系统控制器设计提供了一种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5.
飞行控制系统自动调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飞行器的控制器设计还较多地应用传统控制方法,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存在大量的、繁琐的调参工作。为了改善控制器的调参工作,提出了控制器自动调参的思想。将控制器调参工作视为控制器参数和系统响应性能之间的寻优问题,基于控制性能指标设计微粒群算法目标函数,借助于微粒群算法快速的全局寻优性能,自动寻找满足控制指标的且在误差绝对值积分最小意义上的优化的控制器参数,实现控制器调参的自动化。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响应满足设计要求,所设计的自动调参软件实现了控制器调参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数控成形加工,对目前数控系统中采用的三种控制器(反馈控制器、前馈控制器、相互作用控制器)的优缺点,从模型和实际实验结果两方面进行了综述及评价;对未来伺服控制算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时间最优姿态机动的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问题。基于一类采用拟欧拉角和绝对角速度为反馈信号的姿态机动控制模型,以其控制器参数为优化变量,机动时间为优化指标,建立了时间最优的姿态机动控制器参数优化模型。采用一类全局收敛的连续模拟退火算法完成了控制器参数的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1)控制器参数优化可以有效地缩减姿态机动时间,经过优化的控制器参数减少了16.5%的机动时间;(2)模拟退火算法保证了控制器参数优化的全局最优性;(3)机动时间的减小是以增大最大控制力矩为代价的。  相似文献   

8.
为设计更加有效的降阶控制器,将平衡截断法引入到降阶控制器设计过程中。对比分析了传统降阶控制器设计与利用平衡截断法设计的降阶控制器在状态量选择与降阶系统结构上的区别。从降阶控制器控制原系统的控制性能指标的角度出发,对比了传统降阶控制器与利用平衡截断法设计的降阶控制器的控制效果。以导弹自动驾驶仪六阶模型为基础进行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平衡截断法设计的降阶控制器与传统降阶控制器相比能够取得更好的控制效果,但平衡截断法不能敏感到性能指标权系数带来的降阶控制稳定性问题,因而在实际使用时需进行稳定性检验。  相似文献   

9.
将单片机技术应用到导弹的控制器中,使模拟控制器电路数字化,从而通过编程便可方便地改变控制器的控制规律,并提高其动静态性能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文章介绍了模拟控制器的工作原理和利用80C196单片机对控制器数字化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自抗扰控制器在惯性平台稳定回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传统PID控制的稳定回路抗干扰能力不高的问题,设计了自抗扰控制器.自抗扰控制器是在继承经典PID控制器不依赖对象模型优点的基础上,通过改进经典PID固有缺陷而形成的新型控制器.Matlab仿真结果表明,用自抗扰控制器设计控制规律,稳定回路的跟踪能力和抗干扰能力都得到了较大的改善,提高了惯性平台的可靠性和精度.  相似文献   

11.
实验室门禁管理系统由门控制器、区控制器、中央控制器及上层软件组成.各控制器通过RS485总线传输数据.门控制器读卡并验证,控制门的开闭.区控制器为门控制器供电并存储记录..上层软件和中央控制器的传输遵循TCP/IP协议.中央控制器具有唯一的IP,连接Internet的PC装好上层软件,即可管理该门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定深电液伺服系统的系统参数难以确定、运行过程中内部参数具有时变性和外部负载扰动较大等 问题,设计一种将PID 控制器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控制策略。分析定深电液伺服系统的数学模型和控制器的结构与 工作原理,用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来动态修正PID 控制器中控制参数的策略,采用粒子群算法离线选取最优的神经 网络权值,用Matlab 将控制器应用于定深电液伺服系统中,并与经典的PID 控制器和RBF-PID 控制器进行对比。 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快速响应能力与鲁棒性。  相似文献   

13.
利用最优反馈矩阵来加权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并且通过对系统状态的综合处理,减少模糊控制器的输入变量,降低控制器的设计难度。其具体设计为:在6个状态变量中引入2个综合变量,定义各个状态变量的加权系数,分别反映各个变量在控制器输出的权重。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不但结构简单,且具有很好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14.
分布控制系统的容错配置设计是在Galois域增加冗余控制器.可编程控制器的扩充状态变量经网络送给冗余控制器.该控制器在设定时间产生奇偶校验码,通过布尔函数逻辑运算转换成Galois域函数运算,检验其输出是否满足奇偶校验条件以判断是否存在故障.以物料抓送系统的冗余控制为例,对冗余结点的输出进行检测、用估计输出取代故障控制器的输出使其功能恢复,实现系统的自诊断.  相似文献   

15.
针对应用于新型鱼雷武器中的永磁无刷直流电机(PMBLDCM)转矩脉动较大引起的噪声和振动等问题,设计了离线训练与在线训练相结合的智能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器。首先,通过分析被控对象负载扰动大的特点,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自校正调节器,将其与传统的PID控制器相结合,通过在线调节PID参数以达到最优的控制效果;其次,在Simulink中搭建了在线智能PID控制系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在线智能PID控制器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6.
李华琳  陈勇  黄琦  李坚 《兵工自动化》2010,29(10):85-88
由于磁流变减振器的阻尼可控性具有非线性、回滞性和饱和特性,使其控制器的开发相对复杂。依据磁流变减振控制器的控制原理和设计功能,结合模糊PID控制算法,提出采用三闭环磁流变减振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包括加速度环、电压环和电流环,保证控制系统的精度和实时性。详细介绍磁流变减振控制器的硬件电路设计和DSP控制系统的软件设计,并进行减振器的台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磁流变减振控制器是正确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决无级变速鱼雷由于速度的大范围变化给其精确控制带来的困难,该文将具有理想鲁棒性的滑模控制与自适应控制结合起来,设计出自适应滑模控制器,从而实现了无级变速鱼雷纵向、侧向和轴向的精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可适应鱼雷20~55 kn速度的大范围变化,并对参数不确定性和未建模动态具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8.
李果  冯泽斌 《兵工学报》2011,32(9):1071-1076
为了研究汽车转向过程中防抱死制动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新的协同控制系统.该协同控制结构由转向控制器和制动控制器组成.在汽车转向控制设计中基于主动前轮最优滑模控制器和横摆力矩控制器力求改善汽车动态响应和稳定性.针对转向系统和制动系统之间的补偿控制律难以确定的困难,先定义协同误差和协同模型,然后设计防抱死制动快速终端滑模控制...  相似文献   

19.
针对经典 PD 算法无法保证闭环系统在大范围内的稳定性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线性化的无人机盘旋控制器设计方法。在考虑滚转角响应特性的条件下建立了无人机盘旋飞行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反馈线性化方法设计了非线性盘旋控制器,以保证闭环系统的全局渐进稳定,并通过Matlab/Simulink中将盘旋控制器加入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证明:相比于线性盘旋控制器,非线性盘旋控制器可得到更好的动态响应特性,其抵抗风干扰的能力也明显优于线性盘旋控制器。  相似文献   

20.
将导弹弹体弹性变形引起的附加气动力引入导弹刚体运动方程和弹性振动方程,推导出弹性体导弹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主动作动力,建立起适合进行主动减振设计的弹性体导弹状态空间模型.针对解耦的刚性子系统设计H∞控制器模拟刚体导弹控制器,针对弹性子系统设计LQR控制器,再考虑耦合项对弹性子系统进行控制器设计,得到主动减振组合控制器.仿真结果验证了所设计的组合控制器在保证弹体运动姿态控制的同时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