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柔性结构的模糊主动振动控制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柔性结构在不同激振信号下的振动抑制问题,研究了如何应用模糊控制理论实现柔性结构的主动控制,提出了一种基于连续模糊判决函数的模糊PD主动振动控制方法,对悬臂梁分别在瞬态、正弦及随机激振下的模糊PD主动振动控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模糊PD控制对上述三种激振信号的振动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由于模糊PD主动振动控制对结构的不依赖性,该方法对难以建模的大型柔性结构的主动振动控制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发电侧市场力进行测度,应用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和增强学习算法,建立了发电侧市场力模糊评估模型,对发电侧市场力进行了模糊综合评判.评估的结果说明了根据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可以把模糊性很强的集中度等级指标定量化,为发电侧市场力的评判提供依据.并以某市发电市场为例,通过对其进行模糊评估分析,得出该市场集中度等极指标.  相似文献   

3.
黄若  张威力  邢卫东  张烨 《振动与冲击》2014,33(19):140-146
车用球轴承涡轮增压器气流激振力包括密封流体激振力和叶顶间隙气流激振力。针对某型号车用球轴承涡轮增压器,分别应用Black模型和Alford模型,计算得到密封流体激振力和叶顶间隙气流激振力。将计算结果代入模型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密封流体激振力和叶顶间隙气流激振力对增压器转子系统临界转速、稳定性、不平衡响应的影响规律。分别与临界转速实验结果、与未添加叶顶间隙气流激振力模型计算结果、未添加密封流体激振力和叶顶间隙气流激振力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密封流体激振力增加系统阻尼,降低球轴承涡轮增压器转子系统的振幅,提升系统的稳定性;气流激振增加系统交叉刚度,降低系统稳态响应振幅。  相似文献   

4.
内螺纹低频振动冷挤压振动加工装置动力学仿真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Adams对自行设计的内螺纹低频振动冷挤压振动加工装置进行动力学仿真,并以振动杆的角位移变化情况来考察内螺纹低频振动冷挤压加工过程中挤压丝锥棱齿的角位移变化情况。首先,建立该装置的动力学仿真模型;其次,基于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获得该振动加工装置参数(包括振动板相对振动杆旋转中心高度、激振力和激振频率)对振动杆角位移变化幅度的影响规律。由仿真分析可知:(1)随着振动板相对振动杆旋转中心高度的增大,振动杆的角位移变化幅度则呈现增大趋势;随着激振力的增大,振动杆的角位移变化幅度呈现增大趋势;随着激振频率的增大,振动杆角位移变化幅度则呈现增大趋势。(2)激振力的变化对振动杆角位移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激振频率,最后是振动板相对振动杆旋转中心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随机激振下直线振动筛的振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振幅是直线振动筛重要工作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振动筛分效率及工作可靠性.考虑激振力幅值大小及方向的随机性,在建立随机模型基础上,研究随机激振参数(偏心块质量矩、激振力方向角、激振频率)对振动筛振幅的影响规律.引入相对均差系数及变差系数,定量描述振动筛振幅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偏心块质量矩随机对振幅的均值影响很小,但是引起的振幅动态偏离度不容忽视;激振力方向角随机引起振幅的均值变异较大,动态偏离度亦大,是引起振幅变异最敏感的激振参数;当偏心块质量矩、激振力方向角、激振频率同时随机且变差系数达到15%后,振幅变异梯度迅速增大,振幅的均值变异及动态偏离度都很大.振动筛结构在制造与安装过程中随机因素引起的振幅变异必须加以分析与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高速旋转机械是应用较多的一种机械设备,一旦发生故障造成的损失十分严重。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对其转子进行自动平衡。生产中转子除了受到偏心激振力之外,还会受到高次倍频激振力和分数倍频激振力,特别是二倍频激振力。研究这些激振力对球式自动平衡装置的影响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构建球式自动平衡装置在二倍频激振力作用下的平衡方程,应用Matlab软件研究和通过实验验证其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7.
潜艇轴系向艇体传递激振力的过程是轴、艇耦合作用过程,为解决工程中需采用简化等效轴-艇模型进行轴、艇激振力传递分析的问题,针对潜艇模型进行了螺旋桨轴向激振力工况下的轴、艇耦合特性与机理研究:在不改变耦合状态的情况下,采取子系统分析方法,将轴-艇耦合系统分解为轴系子系统和艇体子系统,利用力模式分解技术研究了轴系向艇体传递激振力的模式,研究了轴、艇耦合状态,采取子模态分析技术分析了艇体自由模态与轴系的耦合关系。数值研究结果表明:轴系对激振力的传递具有多模式特征,各轴承对激振力传递的贡献程度由激振频段决定,不同激振频段的轴、艇耦合强度不同,参与轴、艇强耦合的艇体模态数量和类型也不同。相关定量结果可为工程中轴-艇模型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桥梁抖振时域和频域分析的一致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考查时域分析方法用于桥梁抖振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基于相同的分析参数,分别采用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对一斜拉桥的抖振响应进行分析,并从结构振动型态、抖振响应均方根及抖振响应功率谱密度函数三个方面对时域和频域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进行了较详细的比较。时域抖振响应分析中,采用谱解法模拟了斜拉桥的脉动风场,抖振力采用准定常表达形式,自激力采用Y.K. Lin 表达形式。由于自激力的存在,结构的运动方程为非线性,提出了一种迭代方法来考虑自激力引起的非线性。采用Newmark-β方法进行积分计算。频域抖振分析采用多模态耦合分析方法。时域及频域抖振响应分析结果的一致性较好,这表明了大跨度斜拉桥时域抖振响应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探究涡振机理是桥梁涡激振动效应评价与控制的重要前提。立足于涡振发展完整过程中多尺度气动力(宏观整体涡激力与局部分布压力)与结构效应同步演变特性分析,从涡激气动力及其对结构行为作用机制角度揭示涡振机理。以典型大跨度桥梁流线型闭口箱梁断面为研究对象,实现了弹性悬挂节段模型同步测力、测振和测压风洞试验,精确获取了整体涡激力时频演变特征。对涡振过程风速关键结点模型表面气动力进行分析,可知箱梁整体涡激力特性在涡振发生前、锁定区上升区、振幅极值点、下降区以及涡振后等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变迁历程:上表面下游、下表面下游与下游风嘴转角区域分布气动力对涡激力的贡献、整体涡激力幅值等均与涡振振幅呈正相关关系,与涡振振幅同时达到最大。在锁定区内,涡激力高次谐波成分显著变化。在振幅极值点时,二次谐波成分与基波的比例最小。总之,涡振过程气动力特性与涡振响应同步演化,尤其是上表面下游、下表面与下游风嘴转角附近区域气动力演变特性显著,前者对整体涡激力起主要增强作用,而后者对整体涡激力起主要抑制作用,这些区域气动力是引起涡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一种用于控制液压激振装置加载力和加载频率的机液电系统。简要叙述液压激振器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分析了双闭环控制回路。重点介绍激振力和激振频率的检测和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