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简要介绍了ATM技术的发展背景及ATM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ATM技术在电信网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ATM(异步转移模式)张更新(通信工程学院,南京210016)在通信中,ATM是异步转移模式(AsynchronousTransferMode)的英文缩写,它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一种最适合于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的交换方式。ATM是与STM(... 相似文献
4.
5.
6.
异步转移模式(ATM)电子科技大学刘荣富孝感师范专科学院叶建勇一、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局限性通常将只能提供PCM一次群速率以内的电信业务的综合业务数字网,称为窄带综合业务数字网(N—ISDN)。N—ISDN是以电话网为基础发展而成的,它能够以电路交换... 相似文献
7.
8.
异步转移模式(ATM)(续)电子科技大学刘荣富孝感师范专科学院叶建勇七、ATM交换机的组成实现B—ISDN的技术难点是研制高性能、大容量的ATM交换机。ATM交换机主要由输入模块(IM)、交换结构(SF)、输出模块(OM)和控制模块(CM)等部分组成...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人们对通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通信业务的发展,无论是用户还是网络运营者,都希望建立一个单一的多功能网络一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而以信元为基本单位,能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路复用、传输、交换的异步转移模式(ATM)技术,则为其实现创造了条件。1998年11月,CCITT(现ITU-T)在其通过的一系列建议文件中,选择ATM作为B-ISDN的信息转移模式,并将其确定为实现B-IS-DIN的基础。B-ISDN具有许多优越性,它能支持现有的和将来的、从低速到高速、从均速率到变速率以及突发性很强的业务。ITU-T指出,下一代通信网将是采用ATM技术的高速B-ISDN。 相似文献
10.
11.
12.
ATM网络的实现和应用日益广泛,使用卫星互连分散的ATM网络能提供高带宽的广域网连接并实现多种服务质量。互联网协议(IP)是用于异种网互连的成熟协议,适于卫星信道的广播特性。 相似文献
13.
14.
异步转移模式(ATM)的研究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ATM是实现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N)关键技术之一。本文综述了ATM近几年来在网路控制、业务模型、资源分配、允许接入控制、流量控制以及选路控制等诸多方面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实现ATM综合多种业务与有效利用网路资源这一目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16.
同步数字体系(SDH)与异步转移模式(ATM)的结合应用北京市电信规划设计院宋鑫一、SDH与ATM的结合应用传统的时分复用,是基于拥有固定带宽时隙的时分复用。虽然同步数字体系(SDH)比准同步数字体系(PDH)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但二者在信道带宽运...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