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分析了某公司炼油装置汽油生产现状,制定出京Ⅵ标准汽油调和配方,并采取了调整汽油池烯烃平衡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将重整拔头油与苯抽提非芳烃分开单独存储,优先采用重整汽油、醚化汽油、S-Zorb汽油、重整拔头油等4种组分调和95~#京Ⅵ标准汽油;采取重整装置加工催化汽油、柴油改质装置多产重整原料、提高醚化原料轻汽油干点等措施,提高重整汽油、醚化汽油产量,降低SZorb汽油产量,使汽油池烯烃体积分数降低2.55个百分点,芳烃体积分数增加1.89个百分点,研究法辛烷值增加0.33个单位,汽油总产量增加了12.51万t/a;生产京Ⅵ标准汽油占汽油总产量的比例为23%(质量分数),其余汽油产品符合国Ⅴ标准汽油要求。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国Ⅵ汽油质量升级,分析了国ⅥA标准汽油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其主要原因为催化汽油烯烃含量高,影响国ⅥA标准汽油的调和。通过优化重催装置操作条件、应用新型降烯烃催化剂、优化汽油加氢装置操作条件、优化汽油醚化装置剩余碳五加工等技术措施,两套重催装置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由35%降至30%左右,汽油加氢装置汽油烯烃体积分数由24.7%降至18.9%,汽油的半成品罐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由25.7%降低至21.5%,满足了国ⅥA标准汽油的调和需要,实现了国Ⅵ汽油的质量升级。  相似文献   

3.
车用清洁汽油及其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我国车用汽油的现状以及与国外清洁汽油新标准的差距,介绍并讨论了为满足新标准车用清洁汽油可采用的汽油脱硫技术、降低汽油烯烃技术、高辛烷值调合组分生产技术,汽油清净剂与含醇汽油技术。  相似文献   

4.
汽油及汽油清净剂对汽油直喷发动机沉积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典型工况条件下不同组分汽油的对比试验,考察了汽油和汽油清净剂对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喷嘴沉积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中的芳烃组分对汽油直接喷射发动机喷嘴沉积物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世界推行低硫和超低硫汽油的发展进程,评述了汽油深度和超深度脱硫的国内外技术进展,包括催化裂化进料预处理技术、汽油脱硫后处理技术(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技术和汽油脱硫新技术),并叙述了我国低硫汽油生产前景。  相似文献   

6.
程序升温升压GC法快速分析汽油中的BTEX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慧峰 《石油化工》2003,32(5):430-432
采用程序升温和程序升柱头压的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分析汽油中BTEX的气相色谱方法,对汽油中芳烃的分离条件进行了选择,比较了用不同内标的定量分析结果,并测定了几种汽油中的BTEX。该方法可用于直馏汽油、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裂解汽油中BTEX和其它芳烃的测定,适合于汽油质量的快速监测分析。  相似文献   

7.
辽河石化分公司应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技术对催化裂化装置进行了改造,并增设了两种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汽油和全馏分汽油)回炼改质措施。工业应用表明,在汽油烯烃含量接近目标值(目标值为体积分数39%)时,汽油回炼量小,此时回炼轻馏分汽油有利于目的产品收率的提高;当汽油烯烃含量与目标值相差较大时,汽油回炼量大,此时回炼全馏分汽油有利于汽油辛烷值不受损失。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高桥石油化工公司炼油厂生产的目前可以列入“清洁燃料”范畴的几种汽油:加清净剂汽油,为上海通用汽车公司生产的装车汽油和试验用油,各种出口汽油。介绍了生产研究法辛烷值为93和95的出口汽油的经验,并提供了清洁汽油生产的一些思路和实例。  相似文献   

9.
汽油调合自动控制系统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汽油调合是汽油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汽油调合采用自动控制是提高生产率和使效益最大化的必然手段。综述了汽油调合控制系统的方法、存在问题,讨论了实现汽油调合在线优化控制的关键问题,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从某公司全厂汽油调合组分的构成及汽油质量指标角度分析增产汽油的潜力。催化裂化汽油和重整汽油是全厂汽油的主要调合组分,该公司2010年通过应用增产催化裂化及连续重整装置原料、提高催化裂化及连续重整装置负荷及重整汽油重组分馏分进催化裂化回炼等措施,增产汽油172.6 kt,增效8 613万元,取得了较好的增产汽油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研究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反应过程的特征,对催化裂化条件下甲醇与石脑油的交互作用规律进行了考察。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对甲醇与石脑油共同进料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石脑油中甲醇比例的增加,产物中气体烃产率、焦炭产率、二甲醚产率及低碳烯烃选择性增加;裂化汽油中烷烃含量、芳烃含量先增加后降低,烯烃含量增加;甲醇与石脑油的交互作用使得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的反应程度加深,同时促进了石脑油的裂化反应。该研究初步探究了甲醇与石脑油的交互作用规律,为更深入的研究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的反应过程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2.
在自制的微反-色谱联合实验装置上,改变反应温度、停留时间、剂油比等反应条件,考察了助剂LBO-A对抚顺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反应的影响。以LBO-A助剂为催化剂时,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反应的优化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420℃~450℃,停留时间0.024s,剂油比6。在450℃的优化条件下,催化裂化汽油改质后,烯烃质量分数由40.74%降至25.80%,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计算辛烷值RON提高了5.48个单位,汽油收率降低了14.25个百分点,液化气收率提高了13.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3.
在提升管中型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MLC-500催化剂,分别以全馏分和重馏分汽油为原料研究在催化转化过程中,汽油中的芳烃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以全馏分汽油为原料,反应温度较低时,主要发生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和芳环上侧链的裂化反应都比较明显.以重馏分汽油为原料,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主要发生芳环上侧链的裂化反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裂化向含有较少碳数的芳烃转移.  相似文献   

14.
为了防止石脑油中的硅对加氢工序和重整工序使用的催化剂造成危害,提出了一种催化裂化流化床处理高硅石脑油的方案。采用中型提升管试验装置对高硅石脑油进行脱硅处理,通过调整掺炼比例、反应停留时间和原料油性质初步确定工业试验工艺条件,并探究其反应机理;在中国石化天津分公司的2.80 Mt/a催化裂化装置上进行了工业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此方案在石脑油脱硅方面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高硅石脑油以终止剂的形式回炼、掺炼比例小于1%、反应停留时间大于3 s时,处理效果最佳。该方案具有极佳的石脑油脱硅效果,可避免使用捕硅剂或脱硅保护剂带来杂质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典型直馏石脑油的烃类组成特点以及烃类在分子筛催化剂上的扩散和吸附特性的基础上,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ACE)装置考察了反应温度、油剂接触时间和催化剂活性对直馏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直馏石脑油馏分富含的小分子饱和烃在常规分子筛催化剂的孔道中扩散阻力小,具有较弱的吸附性能,同时催化裂解反应活化能较高。对此提出需开发多级孔沸石材料、改善小分子饱和烃吸附性能以及实现高苛刻度反应环境的技术构思,以推进石脑油催化裂解技术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催化裂解汽油苯含量较高,受加工流程限制,通过调整装置操作参数以降低汽油苯含量。简述了催化裂解汽油中苯的生成机理,汽油中的苯主要来自芳烃的侧链裂解反应、环烷烃的氢转移反应和烯烃的环化脱氢反应;分析了催化裂解装置原料性质、操作条件及催化剂性质对汽油苯含量的影响,通过操作参数的调整,使催化裂解汽油苯体积分数由1.60%降至1.40%。将降低汽油苯含量的的理论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催化裂解汽油苯含量较高,受加工流程限制,通过调整装置操作参数以降低汽油苯含量。简述了催化裂解汽油中苯的生成机理,汽油中的苯主要来自芳烃的侧链裂解反应、环烷烃的氢转移反应和烯烃的环化脱氢反应;分析了催化裂解装置原料性质、操作条件及催化剂性质对汽油苯含量的影响,通过操作参数的调整,使催化裂解汽油苯体积分数由1.60%降至1.40%。将降低汽油苯含量的的理论成功应用于生产实践,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8.
采用微反-色谱联合的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活性对哈尔滨炼油厂流化催化裂化汽油催化裂解的产品分布、低碳烯烃(乙烯、丙烯和丁烯)产率和产品汽油族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590℃、剂油比170、反应时间0.24s的实验条件下,FCC汽油经催化改质后,烯烃含量大幅度下降,可由改质前的41.6%降到改质后的13.4%,满足汽油新标准的要求,而异构烷烃和芳烃含量有较大幅度增加,分别由改质前的33.3%、13.3%增到40.4%、35.7%,使汽油在降低烯烃含量的同时,辛烷值不会降低,并且还会增加低碳烯烃的产率。此外,提高反应温度、延长反应时间、提高催化剂活性均有利于降低改质汽油的烯烃含量,增产低碳烯烃。  相似文献   

19.
MIP系列技术降低汽油苯含量的先进性及理论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已运行的MIP装置汽油苯含量进行统计和分析,统计数据表明,MIP系列技术的汽油苯含量低于1.0%,满足车用汽油(Ⅲ)质量指标要求,而FDFCC-Ⅲ,ARGG和DCC的汽油苯含量分别为1.36%,1.64%和2.11%。通过对这些工艺技术的工业应用数据分析,发现在催化裂化条件下既存在着烷基苯发生裂化生成苯和小分子烯烃,也存在着苯和小分子烯烃发生烷基化反应,MIP汽油苯含量降低的原因在于MIP工艺第二反应区反应条件有利于汽油苯和烯烃进行烷基化反应,从而减少了汽油苯含量;而其他多产丙烯技术由于反应设计要求,有利于烷基苯发生裂化生成苯和小分子烯烃,从而增加了汽油苯含量。  相似文献   

20.
SiO2掺杂对V-Mo/TiO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SiO2掺杂量的TiO2-SiO2复合载体,采用浸渍法在这些复合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V2O5和MoO3,制备不同SiO2掺杂量的V-Mo/TiO2-SiO2催化剂 (VMTS)。运用XRD,SEM,BET,H2-TPR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SiO2掺杂量的增加,VMTS催化剂的XRD谱图中不仅出现了SiO2衍射峰,而且出现了锐钛矿型TiO2的衍射峰,表明活性组分V2O5和MoO3含量相对较低,主要以非晶态或微晶态形式存在;掺杂SiO2的催化剂H2-TPR还原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同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大,孔径减小;与其他催化剂相比,SiO2与TiO2的质量比为0.2∶1的催化剂VMTS-(0.2∶1)具有最佳的氧化还原能力。脱硝效率评价结果表明:VMTS-(0.2∶1)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烟气脱硝效率,烟气中通入SO2时,VMTS催化剂烟气脱硝效率下降幅度均低于未掺杂SiO2的催化剂,VMTS-(0.2:1)催化剂烟气脱硝效率下降幅度最小,说明掺杂SiO2有利于催化剂抗硫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