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溶胶-凝胶法制备Eu掺杂Sr_2MgSi_2O_7光致发光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稀土离子Eu掺杂的Sr2MgSi2O7硅酸盐基发光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荧光分光光度计(PL)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形貌及光学性能进行测试。XRD测试结果表明,在较低的处理温度下可获得Sr2MgSi2O7,但样品中也存在其它的杂质相。荧光光谱测试结果表明,经空气中处理的Eu3+在395 nm光激发下产生590 nm、610 nm的发射峰,通过氢气还原处理后得到的Eu2+离子的发光从250到400 nm的紫外区可以激发峰值为460 nm左右的宽谱带,且随氢气还原温度的升高和Eu离子掺杂浓度的提高发光强度也增强。  相似文献   

2.
根据BaO-B2O3-SiO2玻璃形成系统相图和介电设计原则,确定介电常数为5~10的基础玻璃粉摩尔组成,并利用溶胶-凝胶法预先合成BaO-B2O3-SiO2系玻璃粉体,然后再与金红石陶瓷复合来制备LTCC玻璃陶瓷材料。文中考察了pH值、温度等对玻璃组成体系凝胶化时间的影响;利用DSC、TGA、SEM及红外光谱分析等手段对基础玻璃粉体性能和结构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玻璃+陶瓷复合体系的最佳烧结温度在740℃左右,此时径向烧结收缩率达到16%左右;适量TiO2的加入对复合体系烧结温度影响不大,且使烧结体中晶相量增加,晶粒变大。由于金红石介电常数远大于玻璃相的介电常数,实验结果表明,随着金红石掺量增加,玻璃陶瓷复合体系的介电常数成正比增大。  相似文献   

3.
溶胶-凝胶法制备La2O3纳米粉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普通La2O3,硝酸,聚乙二醇为原料,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La2O3粉体,利用TG-DTA,XRD,TEM等各种测试方法对干凝胶300℃灼烧所得前驱体粉末的分解过程及最终形成的纳米氧化镧粉体进行了分析和表征,并研究了浓度、搅拌和分散剂聚乙二醇(PEG)添加量等因素的改变对La2O3粉体的粒径、形态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适当工艺参数下,可以制得平均粒径小于50 nm的La2O3粉体.  相似文献   

4.
溶胶-凝胶法制备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柏雄  韩宝军  陈一胜 《铸造》2006,55(3):252-253
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制备的关键是如何向铜基体中引入弥散强化相,以及控制弥散相的粒径、分布等。本研究采用溶胶-凝胶法(Sol-Gel)与热压烧结相结合的方法制备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该方法制备的Al2O3弥散强化铜基复合材料的导电率达到79.32%IACS,硬度(HB)127.3,软化温度在900℃以上。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平均粒径小于60nm的Mo-La2O3粉末。将所制备出的纳米复合Mo-La2O3粉末经冷压、热压工艺后烧结成纳米复合Mo-La2O3阴极。发现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Mo-La2O3阴极组织均匀,晶粒细小,La2O3粒子晶粒大多在100nm以下,且弥散分布在晶内及晶界上。在燃弧实验中发现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复合Mo-La2O3阴极击穿点分布存阴极表面的大部分面积上,烧蚀坑浅,且击穿优先发生在La2O3相上。  相似文献   

6.
溶胶-凝胶法制备YBa2Cu3O7-δ超细粉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醋酸盐为起始原料,乙二醇甲醚为溶剂,以二乙烯三胺、乳酸和丙酸为络合剂,制备了稳定的YBa2Cu3O7δ(YBCO)溶胶。溶胶经干燥形成凝胶后,再通过热分解及高温煅烧,获得了YBCO粉体。利用X射线衍射对粉体进行了物相分析,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粉体形貌并分析了其晶体结构。结果表明该粉体粒径在几十到几百纳米,其晶体结构为正交钙钛矿结构。把该粉体压制而成的YBCO块体,在900℃氧气条件下烧结1h,即得到了临界转变温度(Tc)为92.5K的高温超导体。  相似文献   

7.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SiO2基底上制备了Gd2SiWO8:Dy薄膜,用X射线衍射(XRD)、原子力显微镜(AFM)和荧光光谱仪对所得到的发光薄膜进行了表征.XRD的结果表明薄膜在1000℃完全结晶,并且与标准卡片符合得很好.AFM的结果表明薄膜表面均匀,没有裂痕,粒子致密,平均尺寸为120 nm,薄膜的厚度为660 nm.WO42-的吸收在280 nm处,以此为激发波长得到在Gd2SiWO8薄膜基质中,Dy3+离子表现出它的特征黄光发射,位于483 nm和575 nm,分别归属于Dy3+的4F9/2-6H15/2和4F9/2-6H13/2跃迁.  相似文献   

8.
用溶胶-凝胶法,以钛酸丁脂为先驱体、无水乙醇为溶剂、二乙醇胺为络合剂,以载玻片为基体采用溶胶.凝胶浸渍提升法制备纳米TiO2薄膜。探讨制备过程中影响薄膜质量的因素,用NDJ-8S数字显示粘度计测定溶胶在溶胶.凝胶过程中的粘度随存放时间的变化;差热分析仪分析有机物的热分解行为和晶型转变;红外光谱仪对干凝胶相组成进行分析;扫描电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颗粒的均匀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可在玻璃基体上镀上纳米TiO2薄膜;粘度随着陈化时间成正比关系;薄膜表面光滑,颗粒较均匀且达到纳米级颗粒。  相似文献   

9.
以硅溶胶和炭黑为主要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碳化硅晶须,探讨了不同的炭黑与二氧化硅的摩尔比、合成温度对碳化硅晶须形成的影响,通过XRD、SEM对热处理后的试样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碳化硅晶须的形成温度高于1550℃,当温度达到1600℃时,反应产物均是碳化硅:当炭黑与二氧化硅的摩尔比为3.3时,碳化硅晶须形成的量最多,且晶须较细长。  相似文献   

10.
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水合硝酸铝(ANN)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无定形Al2O3-2SiO2粉体。通过XRD与FT-IR对其无定形相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其结构与偏高岭土相似。为了考察粉体的碱激发活性,用SiO2/Na2O摩尔比为1.2的硅酸钠溶液对其进行碱激发试验,结果表明合成的无定形Al2O3-2SiO2粉体具有碱激活性,3d抗压强度达到24MPa。  相似文献   

11.
采用固相法和水热法制备了BaAl2B2O7:Eu^3+系列发光体,研究了制备方法对其光谱特性的影响、助熔剂对发光强度和微观形貌的影响、激活剂浓度对发射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固相法制备的发光体Eu^3+存在621nm的^5D0→^7F2强发射和772nm的^5Do→^7F5.6弱发射,通过对多种助熔剂优选NaF为最佳的助熔剂,掺杂NaF的发光体仅在772nm的发射大幅度增强,说明助熔剂对发射光谱的特定波长有突出的增强作用:当掺杂Eu^3+浓度较低时和水热法制备的荧光体在455nm存在Eu^2+的4f^65d^1→^8S7/2强发射;此外还研究了BaAl2B2O7:Eu^3+中Eu^2+→Eu^3+的能量传递。  相似文献   

12.
纳米SrAl2O4:Eu,Dy发光特性及浓度猝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不同Eu2+掺杂浓度的SrAl2O4Eu2+,Dy3+纳米晶体,探讨了纳米晶体的发光性能及浓度猝灭.结果发现纳米晶体与相应的常规尺寸的发光粉末材料相比,发射光谱和激发光谱的主峰位置均出现了明显的蓝移,发光强度和猝灭浓度有明显的提高,余辉衰减速度加快.认为蓝移现象以及余辉衰减变快,主要归因于发光粉体纳米粒子的量子尺寸效应.  相似文献   

13.
基质组成对xSrO·yAl2O3∶Eu2+,Dy3+发光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基质组成对xSrO·yAl2O3∶Eu2+,Dy3+体系长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XRD分析和长余辉发光性能表明:改变Al2O3/SrO比率可以获得长余辉发光性能较好的3种基质相:SrAl2O4∶Eu2+,Dy3+和Sr4Al14O25∶Eu2+,Dy3+及SrAl4O7∶Eu2+,Dy3+.激发与发射光谱性能分析和余辉衰减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基质中Sr/Al比例的减小,激发光谱向短波方向延伸,发射峰蓝移,初始余辉亮度越高,余辉持续时间越长.热释光谱分析表明:贫锶相晶格中的陷阱深度与密度较大,因而显示出较好的长余辉发光性能.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分别以微米级Y2O3、Eu2O3粉体为原料,碳酸氢铵为沉淀剂,三乙醇胺为络合剂,采用三乙醇胺络合沉淀法制备了化学组成为NC6H12(NH4)Y2(CO3)(NO3)2·nH2O的前驱体。研究了前驱体在不同的煅烧温度下的物相变化,结果表明,前驱体在500℃保温2h即可直接生成立方相的Eu:Y2O3,在1000℃保温2h的条件下得到了结晶度高、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50~60nm、近球形的纳米Eu:Y2O3荧光粉。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ZnO-B2O3-SiO2溶胶-凝胶的制备过程,分析了凝胶的形成机理,探讨了干凝胶的析晶过程.结果表明随着SiO2/(ZnO+B2O3)比值的增大,样品胶凝时间逐渐延长,凝胶从浑浊转为清亮,而对应干凝胶的析晶温度升高.析出主晶相为Zn2SiO4,并存在少量的石英相.物相分析和红外能谱分析表明,在热处理过程前后,始终有B2O3-SiO2玻璃相存在于样品中.微观分析表明,经800℃高温热处理的干凝胶中存在着大量0.4μm左右的圆形气孔.  相似文献   

16.
Sol-gel法超细SrFe12O19磁粉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sol-gel法成功地合成了超细SrFe12O19磁粉。研究了Sr^2+与Fe^3+离子比、醇水比、预热处理温度和升温速率对粉体的形成及其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明磁粉形成了单相的锶铁氧体粉体;生成单相SrFe12O19粉体的Sr^2+与Fe^3+的离子摩尔比为1.13:12.00;粒子尺寸为43.2nm~51.8nm,接近理论单畴尺寸,使粉体有较高的矫顽力。低温预处理、较高的醇水比和300℃-900℃之间较快的升温速率导致了粒子结晶度和沿易磁化c-轴取向晶化的显著增大,这又增大了粉体的饱和磁化强度。  相似文献   

17.
用溶胶.凝胶(Sol-Gel)法制备了RE(RE=La,Y)-Mo复合氧化物粉末,工艺条件:初始溶液pH值=1,于550℃分解胶体,500℃,900℃ 2次还原粉末。采用XRD,TEM对还原后粉末的相组成、形貌、粒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500℃还原后,单质Mo衍射峰出现,RE以非晶态RE-O-Mo存在;900℃2次还原后,RE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红外光谱(FT-IR)分析结果表明,La和Y通过O与Mo键合,削弱Mo=O键,使稀土钼复合氧化物可还原性增强。TEM分析表明,还原后稀土钼粉末粒径在70nm左右。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利用共沉淀法制备了发光材料前驱体,然后以石墨为还原剂、1280℃保温2 h烧结合成Sr4Al14O25Eu2+,Dy3+长余辉发光材料.通过XRD、荧光光谱分析方法,研究了助熔剂、稀土离子、烧结制度等对发光材料物相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发光粉体的主晶相为Sr4Al14O25,属斜方晶系,晶胞参数为a=2.480 nm,b=0.850nm,c=0.489nm;其激发光谱为一主峰波长在398 nm和356 nm的连续谱,包括紫外线和可见光;发射光谱为一主峰波长为491 nm的宽带谱,经自然光、紫外光照射后可发出明亮的蓝绿色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