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夏玲 《合成纤维》2012,41(2):35-37,47
利用原有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纺丝及卷绕设备,采用前纺注入着色母粒的方法生产有色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全拉伸丝(FDY)。结合PTT大分子的结构与性能,分析其特性,对有色PTT FDY生产过程中切片、色母粒的干燥,色母粒的加入量和纺丝、卷绕工艺等条件进行讨论,并对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色差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TCS热管式纺丝拉伸机生产涤纶有色FDY工艺技术的分析和探讨,讨论了PET切片、色母粒的干燥条件和纺丝工艺的制定和控制,介绍了LWF型色母粒注射机的工作原理和特点,提出了防止色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王仁博 《合成纤维》1998,27(2):50-54
本文介绍了在丙纶熔体着色纺丝中利用稀释色母粒或纺前色母粒再造粒的技术,解决了有色纺丝过程中由于混合效果不好造成的色差问题,并拓展了丙纶色丝的颜色品种.  相似文献   

4.
利用PP-BCF设备研制生产PBT-BCF,要求PBT切片[η]为0.9dL/g,干燥后含水≤2.5‰;PBT-BCF生产中纺丝温度控制在低于PET纺丝温度10—15℃;可用PP色母粒原液着色生产有色丝;纺丝油剂可用PET长丝油剂;并对产品的性能和用途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5.
《合成纤维》2016,(9):8-11
介绍了锦纶色母粒、色母粒固体计量添加、色母粒熔体计量添加和动态混合、有色切片的研发及纺丝情况,揭示了无染(原液着色)锦纶色丝的研发技术及其发展方向,介绍和探讨了无染锦纶色丝的应用和前景。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聚酯纤维原液着色的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应用领域。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主要采用色母粒法和色浆法生产;色母粒法加入方式有色母粒与切片混合法和熔体直纺在线添加法;色浆法是将着色剂、颜料/染料、分散剂、溶剂等混合,以液态色浆形式添加生产原液着色纤维的方法,主要在聚合和纺丝过程中添加;原液着色聚酯纤维主要应用在服装、家用、产业用、装饰面料等领域;与常规聚酯纤维染色法相比,聚酯纤维原液着色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绿色环保、产品颜色均匀、色牢度好等优点;研究高品质色母粒的制备和添加技术以及开发分散性能好的色浆是未来原液着色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在郑州中原干燥设备与 Barmag公司嫁接设备上 ,应用瑞士 K- tron Soder公司生产的色母粒注射机 ,采用纺前注射着色的方法 ,生产 1 0 5 dtex/ 36 f三叶形黑色涤纶 FDY的生产工艺 ,LWF-2型色母粒注射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讨论了 PET切片、色母粒的干燥条件及加入量和纺丝卷绕工艺 ,并提出了防止色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母粒注射法生产三叶形黑色涤纶FDY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亭 《聚酯工业》2010,23(2):33-35
介绍采用纺前注射着色的方法,生产三叶形黑色涤纶FDY的生产工艺。讨论了PET切片、色母粒干燥条件、加入方式和加入量、纺丝温度、熔体压力和过滤条件的选择、冷却成形条件及卷绕工艺的制定和控制,并提出了防止色差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肖刚  姚芳莲 《聚酯工业》2005,18(4):20-23
通过对加入有色母粒后聚酯熔体流变性能的分析,研究了色母粒对熔体流变性能及可纺性的影响,分析了有色三叶形纤维纺丝特点,采用聚酯常规切片与有色母粒共混纺丝的工艺路线,成功开发出有色三叶形系列涤纶短纤维。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用TCS法生产涤纶有色长丝时,切片含水率、色母粒含水率、纺丝温度、纺丝速度等工艺参数的选择,结果表明:干切片与色母粒含水率应小于20μg/g与100μg/g,且控制染料注射速率为1~8kg/h,热管温度180~185℃,卷绕速度为4.5~4.8km/min时,可生产出优质涤纶有色丝。  相似文献   

11.
探索TCS法生产 92dtex/3 6f涤纶三叶形黑色长丝 ,生产工艺条件为 :干切片与色母粒含水率分别应小于 2 0 μg/g与 40 μg/g ,螺杆温度稍低于常规纺丝温度 ,热管温度 190℃ ,生产的有色异形涤纶长丝优等品率达 90 %。  相似文献   

12.
涤纶直纺色母粒添加控制系统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色母粒添加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洚纶直纺生产中的应用。重点探讨了色母粒和熔体混合的比值控制,失重称的工作原理及防沉积冲刷程序的应用该系统的应用解决了涤纶直纺色母粒添加混料的均匀性和色母粒残留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纳米硫酸钡对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纳米BaSO4加入到颜料的浆料中进行充分搅拌、干燥,制备成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利用测色仪测定色母粒制成的薄膜和样板制品的着色力和遮盖力,研究其对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被着色制品色彩性能的前提下,纳米BaSO4可以替代部分颜料,替代最大比例可达到30%。在色母粒浓度为50%时,纳米BaSO4替代颜料的效果最好。当纳米BaSO4替代比例为20%时,所得制品的色彩性能与纯PB15:3蓝颜料色母粒最为接近。  相似文献   

14.
以阻燃聚酯切片与高色牢度色母粒为原料,制备了有色阻燃异径聚酯全拉伸丝(FDY),重点探讨了工艺条件对其热收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有色阻燃异径聚酯FDY的热收缩率较有色普通异径聚酯FDY的高;拉伸温度对有色阻燃异径聚酯FDY热收缩率的影响很小,而定形温度与纺丝速度对其影响较大,且有色阻燃异径聚酯FDY的热收缩率随定形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随纺丝速度的降低而降低。  相似文献   

15.
利用国产与巴马格公司热辊拉伸FDY生产线。探讨了生产106 dtex/36 f黑色涤纶细旦FDY的工艺。结果表明:选择色母粒特性粘数为0.60~0.63 dL/g,含水率为90~99μg/g;色母粒添加质量分数为3.5%,结晶温度为178℃,干燥温度为175℃,纺丝温度为285~288℃,热辊温度GR1为85~88℃、GR2为127~130℃,纺丝速度为4400 m/min,控制合理的拉伸倍数可制得性能良好的涤纶长丝。  相似文献   

16.
通过筛选颜料、分散剂和载体,采用两步法工艺路线制备出无规共聚聚丙烯(PP—R)树脂专用色母粒,并详细讨论了色母粒的性能指标以及色母粒对PP—R管材专用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研制出的色母粒与PP—R树脂兼容性较好,提高了PP—R管材专用树脂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7.
王革  杨为  张诚 《聚酯工业》2001,14(5):36-37,40
通过对POY色丝产生色差原因的研究 ,认为色母粒的质量 ,注色机计量盘的选择 ,纺丝温度 ,压力等是POY色丝产生色差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聚丙烯纤维母粒着色生产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聚丙烯母粒色纺的生产技术,提出了色母粒制备的质量要求:颜料粒径≤1.0μm,细且丝颜料粒径≤0.5μm;压力过滤值≤0.15MPa·cm~2/g;色母粒热稳定性280~300℃.色母粒的加入对纺丝工艺与产品质量指标有影响,喷丝板换板周期色纺丝约为本色纺的一半,纤维强力约降低10%.依据有关配色定律可优化配方工艺,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