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师立华  王军 《华中建筑》2021,39(4):137-141
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乡土社会原有的社会结构和生活价值观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乡土建筑作为中国乡土社会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逐步走向衰落.窑洞民居作为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民居类型,是我国传统民居重要的分支,因其节能节地、冬暖夏凉、易于取材等优点而广受喜爱,但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如今在乡村社会变迁下逐渐被...  相似文献   

2.
孙来忠 《城市建筑》2021,(12):145-147
本文简要概括了窑洞民居在我国的分布及类型特点,并通过对西北地区窑洞民居代表之一的陇东地区进行了现场调查研究,对生土窑洞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了归纳分析.针对传统窑洞民居固有的突出问题,从其采光、通风、防潮、内部空间单一、崖面和门窗方面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工程修复技术和设计图示方案,为西北地区乡村振兴中窑洞民居的保护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林道果 《城市建筑》2013,(16):272-272
本文通过分析陕北窑洞民居的发展现状,总结出传统窑洞在当前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在乡村旅游导向下的陕北窑洞民居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4.
窑洞防水     
在黄河中上游的河南、山西、陕西、甘肃等省的黄土塬区,至今尚有数千万人居住在数代相传的靠崖或下沉式的黄土窑洞之中。由于黄土窑洞具有冬暖夏凉,节约投资,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有鲜明的地方性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等优点,仍有强烈的生命力,是中华建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黄土塬区属于干旱、半干旱类型的气候,年降雨量200~500mm,蒸发量为200至550mm,地下  相似文献   

5.
赭石色的油橄榄树林绵延起伏,一望无际——这是伊比利亚半岛标志性的地表特征。更确切地说,这里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边界线上一处迷人的风景。在这里,葡萄牙籍建筑师Jorge Farinha——一位专门设计私人别墅的设计师——完成了他的最新作品。  相似文献   

6.
7.
陕西窑洞民居历史悠久。正当国内外建筑学坛,提倡节能和探求风土建筑风格,研讨生活、自然的今天,陕西窑洞民居将给予我们有益的启示。 由于降雨少,气候干燥,黄土稳定性好,窑洞直立边坡高度10~20米可长期稳定,在颗粒组成、含水量适度的条件下,强度接近50号  相似文献   

8.
宗晓萌  汪永平 《华中建筑》2011,29(6):148-150
西藏窑洞式建筑主要分布在阿里地区.根据笔者对阿里窑洞的调研发现,用于居住的窑洞和用于修行的窑洞数量最为众多,并且是阿里窑洞式建筑的典型代表.该论文主要阐述和比较这两种窑洞在形式上的相似及差异性.  相似文献   

9.
《室内设计与装修》2009,(7):137-137
窑洞民居是我国目前尚存的几大类生土建筑中仍处于活性状态且继续发展和完善的一种民居。而陕北则保存有中国现在最丰富、最单性的窑洞民居。这种民居由于它与当地地貌、气候的协和,更由于它的“绿色”(低能耗、保护环境与生态等),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建筑界的重视。它的意义远远超过了“文化”和“民族”的范围。这是中国对人类居住方式极为重要的一个贡献。  相似文献   

10.
窑洞与建筑     
中国建筑学会于6月26日到7月2日在延安召开的窑洞及生土建筑第一次学术讨论会是很成功的。我庆幸有机会参加了这次盛会。对一个从未见过窑洞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建筑设计总是给供人活动的空间以一定的型体;空间与型体又是有机的统一。两者的统一体又要与自然的和人为的环境结合起来。最  相似文献   

11.
关庆华 《山西建筑》2004,30(18):25-27
对窑洞的优势、缺点、格局及装饰特征一一进行了阐述 ,提出窑洞缺点的改进措施 ,并对窑洞的发展与未来进行了展望 ,从而继承发展传统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窑洞生活经历和体会以及对窑洞建筑的研究,认为发展窑洞建筑对于解决人口激增、土地锐减、能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只要我们能够区别地域,自然环境,地形地貌,气候和土质条件,扬长避短,将窑洞建筑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郭永庐 《建筑知识》2006,26(4):31-37
常氏庄园深藏于陕北米脂县城北12公里的高庙山柳树沟北侧脑畔山。常氏家园由常维兴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其长子常英在父逝后继建完成,最终由常维兴三子常均和四子常俊继承的一处窑洞古民居院落。常园由于选址在一条叫柳树沟的沟底部  相似文献   

14.
洛阳黄土窑洞建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洛阳位于黄河中游南岸,由黄土复盖的邙岭萦绕于周围,流传久远种类繁多的黄土窑洞建筑遍于市郊广大农村中,成为特殊的一种农村居民建筑。据邙山、红山、孙旗屯与白马寺等四个公社以及孟津、伊川、新安等县部分生产大队初步调查,当地有50~80%的农户均居住在窑洞中,他们因山就势,因地制宜建成了  相似文献   

15.
我们研究小组的组成使我们开始接触到关于这个讨论会的课题。这个研究小组对中国黄土地区的地下居室很感兴趣。由于中国建筑协会的友好合作,使我们能在四个不同的时间里考察了黄土地区的窑洞:1981年的7月—8月,1982年12月—1983年1月,1984年4月—5月,1985年4月—5月。  相似文献   

16.
黄土窑洞具有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造价低廉、有利防火抗震的诸多优点。我国黄土高原区有7省200多县的4500万人至今仍在窑洞居住,面积有60万平方公里。旧式窑洞具有夏、秋季潮湿结露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窑洞是典型的陕北民居。窑洞一般宽3米、深5~20米,在3~5米深的黄土覆盖下,夏季室温比室外低约10度,冬季比室外约高15度,可谓冬暖夏凉。窑洞有单独的沿崖式窑洞(土窑)、土坯或砖石的拱式覆土窑洞以及天井院落地坑式窑洞三种。窑洞门面装有较大面积的门窗,其采光好、受外界噪音和其他污染的影响少。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区域地理、民俗、经济技术诸方面对陕北窑居进行回顾和剖析,认为陕北窑居经过从崖上穴洞到坡地(或平地)建窑,从土穴走向石(砖)拱窑的衍变过程。提出窑居是区域特征的产物,发展的关键是通过现代技术改造使其更完美地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新型下沉式窑洞——洛阳市冢头村特色窑洞规划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沉式窑洞是洛阳地区的特色建筑类型,历史悠久,且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本方案通过对废弃窑洞的改造,旨在探索下沉式窑洞新的居住型式。  相似文献   

20.
牛云 《新材料新装饰》2021,(4):60-60,64
文章分析了窑洞民居建筑的成因,阐述了窑洞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包括窑洞民居建筑的形态与风貌、窑洞民居建筑中的艺术美,研究了窑洞民居建筑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